海纳云以AI打造“南昌职业大学智慧校园”,赋能江西教育高质量发展

以科技赋能教育 为教育高质量发展率先垂范

在高等教育普及化的时代,职业教育的重要性日益凸显。南昌职业大学,作为全国第一批职业本科院校,肩负着培养高素质技术技能人才的重任。学校不仅在职业教育领域占据重要地位,还通过不断推进智慧校园建设,为职业教育现代化注入新动力,打造以产教融合、校企合作为核心,人文生态、产业生态、环境生态合一,国内一流的开放型、智慧型现代化高等职业教育校园。

海纳云,海尔集团旗下的数字城市物联科技公司,与南昌职业大学携手”AI+智慧校园”,将最新的科技成果广泛运用到校园安全管理、教师效率提升、教学智能化升级等多个领域,为江西省教育创新发展提供了鲜活的示范样板。

海纳云以AI打造“南昌职业大学智慧校园”,赋能江西教育高质量发展

强化顶层设计,夯实数据中台

推动智慧校园体系化

海纳云以“1+1+5+N”构建AI智慧校园全场景体系,即1张智能感知网、1个校园智慧大脑、5大场景应用(3D领导驾驶舱、数据分析系统、教学与学术管理、学生发展与服务、人力资源与行政)、N个智慧功能模块。同时,依托人工智能、大数据等技术,海纳云助力学校搭建物联网中台、数据中台、数字孪生中台,实现各部门智能化系统的高效联动和数据共享。

在此基础上,海纳云实现为南昌职业大学建成7大信息化子系统,物联超过5000个硬件设备,校园内人、事、物、场景全面数字化,为学校教育高质量发展提供了强力支撑。

海纳云以AI打造“南昌职业大学智慧校园”,赋能江西教育高质量发展

构建AI+安防体系

守护校园安全

随着校园规模的逐步扩大,传统的安全管理手段逐渐显现出不足,无法跟上学校发展的脚步。尽管传统的监控系统在校园中已经实现了广泛的覆盖,但它们大多只能进行被动的录像和事后追溯,缺乏智能化的分析能力,难以对异常行为进行实时预警。此外,宿舍管理流程繁琐,数据统计滞后,给校园安全带来潜在风险。

海纳云以AI+安防,为学校构建了一张全方位、立体式的安全防护网。通过人脸识别摄像机实时捕捉和分析人员轨迹,一旦检测到异常行为,系统立即发出预警,使安保人员能够迅速响应。同时,在宿舍管理中,实现了线上报到与线下自动激活入室权限的无缝对接,系统自动统计学生到宿舍的数据,并同步至学工系统,大大提升了管理效率和安全性。例如系统结合宿舍一楼门禁及宿舍门锁的通行记录,自动分析夜不归宿以及晚归的异常行为,与请销假系统打通,有效排除走读、请假等特殊人群,获得精准的归寝异常学生名单,大大减轻了后勤部门、辅导员的工作强度,实现人力物力成本节省20%、校园总体安全水平提升50%以上。

▲南昌职业大学校园管理平台

▲南昌职业大学校园管理平台

搭建智慧教学平台

提升教学效率

在教学管理方面,南昌职业大学的教师们有着深刻的体会。传统的教学设备管理需要人工逐一操作,不仅耗时耗力,还容易因人为疏忽导致设备损坏或教学中断。教学资源分散在不同的系统中,教师和学生难以快速获取所需资料,影响了教学效率和学习效果。

海纳云通过物联集控平台,实现了对教室设备的集中管理。教师只需通过物联集控终端轻点屏幕,即可一键开关讲台、多媒体主机、投影仪、扩声等设备,极大地简化了操作流程,提升教学效率30%,能耗降低25%以上。该校的某老师表示:“以前每次上课前都需要提前到教室逐一开启设备,现在通过终端可以一键启动,节省了大量时间,让我们可以更专注于教学内容。”

▲南昌职业大学数据总仓

▲南昌职业大学数据总仓

打造智慧驾驶舱

校企协同推动教学创新

南昌职业大学作为一所职业本科院校,一直致力于提升学生的实践能力和教师的教学水平,加强学校的科研能力与管理效能。为此,海纳云在智慧校园驾驶舱平台建设中特别开展BIM建模横向课题研究,通过先进的数字孪生技术,让学生接触到行业前沿技术,获得实践机会,提升专业技能和创新能力,同时,也为职业教育教学创新提供“南昌案例”。

在课题研究中,海纳云与学校教师和学生紧密合作,充分发挥其在BIM领域的技术优势,基于数字孪生基础平台构建21万平方米的三维场景,具备场景渲染、数据交互和高流畅度呈现等效果,为课题研究提供了一个实践与创新的平台,研究内容涵盖香樟校区的建模、渲染、物联打点等。

值得一提的是,海纳云以BIM、数字孪生技术为项目“设计、施工及运维”全流程高效赋能的强大能力国内领先,曾先后荣获英国“BSI” (英国标准协会)和英国“RICS” (英国皇家特许测量师学会)等多家国际权威机构颁发的认证和荣誉。

▲南昌职业大学香樟校区数据总仓

▲南昌职业大学香樟校区数据总仓

此次海纳云与南昌职业大学的深度合作,是校企携手推动教育信息化的生动典范。未来,海纳云还将聚焦数据治理、业务流程优化,夯实数据中台,实现数据的高效共享与分析,并通过搭建AI大模型等为南昌职业大学的精细化管理提供更有力的技术支持。同时,双方也将继续携手前行,以科技赋能教育,为教育高质量发展率先垂范。

打开APP阅读更多精彩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