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时间被切割成碎片,当情绪在信息洪流中沉浮,我们比任何时候都更需要那些锚定生存实感的故事。
在《鲟鱼》中,“天使望故乡”发起人、著名作家邱兵聚焦众多普通重庆人的生活,将重庆视为精神的原点,书写了一条鱼穿越激流回归起点的生命寓言。它的作品不仅关乎父辈沉默的土地与“越过山丘无人等候”的宿命,更深刻挖掘了重庆人骨子里“永不言弃”的韧劲与幽默。
2025年7月26日上午,在第十期“陆海讲读堂”上,邱兵联合中信出版集团共同发起的“天使望故乡+”融出版项目正式发布。中信出版集团党委书记、董事长陈炜在致辞中表示,在当下被海量即时化、碎片化无效信息包围的时代,“天使望故乡+”项目致力于融合文字、音频、视频等多种媒介形式,输出叙事完整、结构考究、风格独特的中国故事。该项目旨在关注社会变迁,捕捉最细微的“中国的细节”,发掘打动人心的时代故事,抚慰时代情绪,为读者构建一个可信任、有温度、能引发情感共鸣的内容阵地。
邱兵:“失落的一群人”需要鲟鱼的“惊人一跃”
“经历过‘咆哮的二十年’高速发展之后,失落的一群人开始出现在城市和乡村的角角落落,亦或我们也可以称他们为失意的一群人。在贵州赤水养乌骨鸡的前媒体人徐其勇、和我年龄相仿的D先生、我的远房亲戚老许、上海男生Jensen……
离开重庆的时候,我只有18岁,然后,在上海生活了39年。今天,不管身处哪个角落,说话的时候,我第一想到的是讲上海话,阿拉长阿拉短,但是,不要批评我忘本,每当写字的时候,耳边响起的,全是重庆话,这是种神奇的感觉,似乎比肌肉记忆更复杂一些。
我是从2023年创办“天使望故乡”开始写字的,之前三十年的新闻生涯也是写过字的,但是你知道,新闻报道和写作还是两回事,写作这个东西,需要阅历,需要天赋,如果你两样都没有的话,事情就比较难搞。
唯一给了我启发的,是一本看了很多遍的叫《在路上》的书,书中讲的一个笑话说,喝醉酒的老人把当天的收入共一千美元搁在保险箱顶上,忘了放进去。然后半夜窃贼摸了进来,带着火焰枪,切开保险箱,把文件扔得乱七八糟,踢翻几把椅子,然后就走了。那一千美元仍然放在保险箱顶上。
我笑了一会儿就想,与其大动干戈去保险箱里乱翻一通,不如看看眼皮底下到底有什么,也许这就是我唯一的创作源泉。
从“天使望故乡”到《越过山丘》到《鲟鱼》,我所记录的所有故事,99%都发生在我身边,从来不需要想起,永远也不会忘记。它们就那么随意地扔在保险箱的顶上,在岁月的河流中光芒黯淡,若隐若现。我试着把它们认真、朴实地记录下来,事实上,这也是邱兵的写作唯一可以做到的,我把它们献给我的亲人,献给我的爱人,献给我的挚友。
我的姐姐告诉我,对于她来说,在某种意义上,它们璀灿如金。
写作《鲟鱼》这本书的前后两年,是我人生最最低落的时间,亲人离去,事业危机,生活动荡,不过正是在动荡的生活中,我产生了表达的欲望。
《鲟鱼》是我中年人生的一声大笑,纪念这几年魔幻的岁月。
很多年以前,我们那时喜欢的男歌手巫启贤写过一首好听的歌,叫做《人生如梦》,当时的新闻报道说,唱片公司花了大价钱为他买下了老一辈歌手许冠杰的两句歌词,这两句歌词也与梦有关,叫做:“人皆寻梦,梦里不分西东。”
直到有一天,我和“天使望故乡”的小伙伴们说,不如,我们记录一下100个中国人的梦境,也算是一次小小的田野调查。两个月之后,有了这本《天使望故乡+ 100个中国人的梦境》,没有想到的是,我们得到的回应,远远超过了100人,这其中有非常专业的写作者,也有许许多多其他职业的普通人,简单说起来,这是一个梦的集合,复杂一点说,它似乎也是当代中国人的心灵投射。
《天使望故乡+》一个最为重要的尝试,就是让普通人参与到创作中来,之后的每两个月,我们都会推出“天使望故乡+”的系列mook,差不多每期都会选择100个左右的样本,我们会把这个调查持续下去。
“100个中国人的梦境”启动《天使望故乡+》mook作品,一份十年之约,2025-2035,它立志完整而真实地记录一个年代,一个时代。
2022年,我成为了“失落的一群人”中的一员,我离开了之前拼搏了三十多年的媒体,开始自己创业。这一年,女儿选择了出国读书;我的母亲在72小时之内离开了我,来不及告别。但是我在这一年里,有一个很特别的收获,一件很小的一件事儿啊,但是对于2022的我,它又显得格外的重要。在房间里听到了电影《长江》的主题曲,中文名字叫做《生生不息》,我在那个酷热潮湿的隔离房间里,单曲循环这首歌,它反复告诉我一个主题:
“活下去,无论多么渺小都可以!”
这首歌是我听读过和听过的,对我们母亲河最好的表达,很真诚地说,正是因为这首歌,我在2022年就知道,我一定会写出《鲟鱼》。
我想谢谢中信出版,这是我见过的最完美的团队,没有中信,就不会有《鲟鱼》和《天使望故乡+》,更不会有未来我们希望改变出版业生态的更多创造。我一定要和中信出版一起,要像鲟鱼一般惊人一跃,为了我从未忘却的梦想!
在新闻已经很艰难的这个时代,为什么写《鲟鱼》?
在活动现场,邱兵与知名媒体人六神磊磊展开围绕新闻人的转型、写作实践、精神原乡的追寻等深刻话题进行了深入对谈。以下为对话内容精编。
六神磊磊:各位朋友大家好,特别开心来到 “陆海讲读堂”,我叫王晓磊,我家在重庆,现在是重庆人。我这得到了一张题目单,上面有几个问题,我会按照主办方的吩咐一一抛给邱兵老师,也会夹杂一点我自己的私货。
邱兵老师是著名媒体人,见证了传媒这么多年的变迁,在新闻已经很艰难的这个时代,您为什么写《鲟鱼》?写《鲟鱼》的使命是什么?
邱兵:我觉得新闻报道和写作,区别还是挺大的。我在新闻报道这条道路上实际上是蛮顺的,没有太多的阅历,这阅历是指我没有体会很多人生的酸甜苦辣,更多的可能是甜,就是我们享受到了时代的红利。我的阅历集中发生在这几年,所有的事情都是在这几年里面以迅雷不及掩耳之势到来,不管是死亡,还是落魄、失意。我有时候也会很感恩,因为一方面它促成了我想去表达;另一方面,让我在回忆过去的时候,有了全新的认知。
六神磊磊:《鲟鱼》里写到了很多有趣的人,比如周渝民,还有马爷,他们是真有原型还是拼凑出来的?比如故事里马爷盯住了渝民几十年,去确信他是不是好人,我觉得这很像您讲过的一个故事:您父亲当年盯住了一个卖馒头的小贩,以为他是特务,盯了几十年才发现这个小贩是个好人。《鲟鱼》里会不会有拼接的人物原型?
邱兵:我觉得我只能保证有一个骨架是在这里。比方说有这样一个人,他是跑船的,他实际上离我很近,甚至有时候就跟我在一起,他最后也因病去世了,也是一个很有意思的人,貌似也有一点仇家。但是我不能保证对白是真实的。我会编一些名字以及编一些细节。
谈故乡:故乡里面有特别沉重的一种苦
六神磊磊:每个作者写作的时候都会有一个梦中的地方,反复写到的地方,莫言老师是高密东北乡,苏童老师是香椿树街,唐朝的诗人写来写去都离不开长安,重庆对于邱兵老师意味着什么?
邱兵:我小时候重庆巴南鱼洞还是一个镇,人也很少,但这几年就发展了。我大概2023年开始会回来陪我父亲,然后住一段时间。我觉得它是在物质上、在现实生活中,我大概率可以在这里养老的地方,因为生活成本也不是那么高,该有的都有,最重要的一点是,这个小镇人口的流动没有那么频繁,这里的价值观、行为举止、对是非的评价标准,传承了很多年。我觉得在这里就是有一种默契。包括我觉得推我父亲出去玩,碰到的老同事、街坊,互相都很友善。我觉得这个地方从精神到物质,我都可以接受的,是我太太接受不了的,否则我就回来养老了,我太太还接受不了,她是上海人,重庆其实可好玩了,重庆人又耿直,又有亲和力,又没有攻击性。
六神磊磊:对,邱老师,我有个真实感受,我家乡在江西,我是在江西一个小城长大的,我感觉这些年自己回想到故乡的时候,除了所谓温暖甜蜜之外,更多的是沉重,甚至有点就不敢去想,比如说我去年回了三次老家,三次全是亲人过世,我刚从老家回来,又有一位亲人去世,可能因为我今年40出头,我觉得“家乡”两个字沉重,这是因为人生就必经一个阶段。
邱兵:对,我也会有,我也会很有共鸣,你知道我在这个鱼洞那个地方,就在江边,现在搞了滨江路,以前就是像沙滩一样,我高考那一年是1986年,每天早上大概6:45就去坐在那里背英语单词,还有什么政治的题目,对着那个长江水,那个时候说得高级一点,文学一点,就是会向往很多的东西。然后我这两天回来,有时也是一个人,父亲休息了,就走到江边,对着长江水,我想的就是流失掉的事儿,那个时候总畅想着上游会来什么东西,现在想到的就是亲人的离去。所以前几年会觉得死亡这个事情存在于宇宙中,但是离我很遥远,然后它突然某一天纷至沓来,就会让你觉得故乡里面有特别沉重的一种苦。
《鲟鱼》是失败者的符号,我把自己定位为一个失败者
六神磊磊:《鲟鱼》这本书,我一直在想它的主题是什么,读着读着觉得它的主题可能是谅解,因为里面有个故事:一个人花了几十年去观察另外一个人,然后谅解了他,后来又觉得是一个人怎么面对生命的归宿,该怎么离开这个世界。但后来我想,这本书还有一个目的是记录,记录一段岁月、一段时间,你写作的时候有这个目的吗?
邱兵:这算是这本书的终极问题,“记录”的目的我在序里面也表达过,但某种意义上我觉得算是失败者的符号,我不知道可不可以这么讲,也有很多人可能不认同。我觉得这四五年,我把自己定位成失败者、失落者、失忆者。我总觉得我是不是落伍了,以及我那么老了,就会觉得蛮失落的,但是我总归是重庆人,比较擅长苦中作乐,我总会找点借口来开导我自己,让我自己觉得我失落也是有理由的,所以我就在这个过程里面总是谅解,包括跟自己和解,就是咱不纠结了,咱们还是努力去做一点点事情。我觉得重庆崽儿对两件事特别认可:一件是真情,真情不是假的情;第二件事就是幽默,幽默是无敌的。我觉得我两样都做到了。所以这本书的基调,就是跟自己和解,用感情和好玩的这么一种来和解。
六神磊磊:最后一个问题,如果有个新手,他想在这个时代做内容,您会给他什么忠告?
邱兵:我的忠告有两点:第一点就是要把身体锻炼好,你要有强壮的身体,心肺功能要好,血液要能够上得去,写作就会有金句不断;第二件事,我很由衷地说,你要读一点书的,尽管视频也会给你获得感,但是最终的源头一定是从最经典的书里面来的,甭管什么创意,,它可能经过一茬又一茬的重新的结构,它会变成一些新的表达方式,但是它的源头都在书里,如果没有这个源头其实还是比较难搞。如果还要有一个补充,我是建议你真诚地表达就很ok了,但是我们想听听磊磊的忠告,这个是我的提问,我希望你能够给我或者给我们一些建议。
六神磊磊:不敢当,没有忠告,我刚刚在琢磨,最后好像我还该总结一下。我的忠告是《鲟鱼》和《天使望故乡+》真的是特别值得我们去读的,好作品,不会让大家失望的。这本书远远不只是离合悲欢,这里面有许多许多特别打动我们的好玩、幽默,有的时候让我们看了内心一颤的东西,而且它还有点荒诞,所以非常好看,值得大家入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