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时候读古文,记住一句:“与善人居,如入芝兰之室,久而不闻其香;与不善人居,如入鲍鱼之肆,久而不闻其臭。”在那时开始,在原始印记中,“鲍鱼”与“臭”是联系在一起的。当我人生中第一次吃到鲍鱼的时候,居然不臭,还满错愕。
当然,我又经过种种资料的查询,上古时代的鲍鱼,其实是咸鱼。我们可以想象经过腌渍咸鱼的铺子,那自然是腥臭之地。而我们现在常见的鲍鱼,在古代的名字其实是“ 鳆鱼”,自古都是显贵之物,苏轼初到山东蓬莱,吃到鲍鱼,还怅惘古今,写下《鳆鱼行》。
什么时候鳆鱼与鲍鱼混杂的呢?大概是明清时期,读音的流变,渐渐就成了鲍鱼。也是到了明朝时,人们开始渐渐吃干鲍。当时的顶流自然是皇帝,万历皇帝喜欢用鲍鱼、海参、鱼翅共烩一处,命为“烩三事”,并“恒喜用焉”。这已经是佛跳墙的前身了。至少从明朝中后期开始,中国的厨师已经熟练的操作海鲜干货,使之入味,成就大成。
前些年我去过日本的北海道寻找海参,顺路去了青森一带探索鲍鱼的秘密。
在日本料理中,鲍鱼很常见,各种吃法,还要搭配上用鲍鱼肝制成的酱料。在寿司店,不同食材都有自己的暗语,比如醋饭会用“舍利”做暗语,鲍鱼的暗语是:“片思い”,这也是源于日本的一句诗:“磯のアワビの片思い”,因为鲍鱼为单壳,看似双壳贝的单片,得一半贝壳,求另一半而永不得,鲍鱼在日本就有“单相思之苦”。
很长一段时间内,顶尖的干鲍都是产自日本,千叶县的网鲍、青森县的禾麻鲍和岩手县的吉品鲍,号称世界三大名鲍,但是在日本料理中不见踪迹,只在中华料理中大放异彩。与其类似遭遇的还有干海参和干鱼翅,何故?
日本的江户时期(1603—1867年),大抵是明晚期到晚清,德川家族在江户开创幕府,开启了武家统治封建时代的最后一个时期。江户时期实行海禁,当时称中国人为“唐人”,中国货物为“唐物”,中国船自然是“唐船”。日本与当时中国的贸易主要是金银铜等贵金属为主,换取中国货物,然而由于铜矿渐涸,于是以海产品取代。从17世纪末开始,幕府把海参、鲍鱼、鱼翅当成“出口换汇”的商品,向中国大量出口。
海参,鲍鱼、鱼翅这被称为“ 俵物三品”( たわらもの,ひょろもつ)。所谓“俵物”,是指用来盛放海产品的草袋子。初由幕府指定承包人组成的“俵物会所”承办,后该所隶属于长崎会所,改名为“依物元役所”,使之官营化。日本学者小川国治有专著《江戸幕府輸出海産物の研究 : 俵物の生産と集荷機構》专门讲述这段历史,然而在中国人的史学著作中,少有人提及。
从那时起,干鲍进入中国,成为中国餐桌之上的明珠。
鲍翅海参,无一例外,皆是“干货”。 干货发制工艺,到现在也是顶级中餐的核心机密,需要时间、技巧,以及微妙的经验。发制之后,原本无味,还要使其入味,这对厨师的吊汤手艺也提出了非常高的要求。在中国厨师的传统中:唱戏的腔,厨师的汤。吊汤的工艺向来都是判断一个厨师手艺高下的重要指标。
而鲍鱼还有一个评判的重要指标:溏心。在众多评价干鲍的要素之中,溏心是重要标准。用刀切开,有黏刀感,那是一种微妙的软糯与弹牙呼应的别致口感。
这几十年,鲍鱼的发展简史也是从香港到内地,从庙堂到民间,从野生到养殖,从昂贵到平常。上世纪八九十年代,鲍鱼与香港流行文化一起来到内地,在众多装修奢华的包房里,如果没有一个能讲粤语的师傅做一道溏心干鲍,那就不能算是顶级。香港名厨杨贯一的阿一鲍鱼赫赫有名,许多餐饮人借助一道鲍鱼完成了第一代的创富浪潮。
最近这些年,鲍鱼有了更多的表达方式,不再以浓郁的鲍汁搭配着鲍鱼为标准,甚至不再以干鲍为美,鲜鲍也可以做出干鲍的质感,也不再以大为美,小鲍鱼也别有风味,路边的烧烤摊上,也少不了平价的炭烤鲍鱼。
鲍鱼早已经不是当年的某种奢华生活的象征,而成为我们日常餐桌的一种滋味。它还原成了一种价格不贵的,变化多样的,带壳的,海鲜。
赵胤胤是我的好朋友,我们有时候开玩笑,说他是“饭堂级钢琴家”,我听过他弹琴,也吃过他亲手做的饭,前些日子他跟我说: 小宽,我准备做一场开年鲍鱼宴,从头到尾吃鲍鱼 。
我心里打着鼓,因为我清楚,一菜成席,是最难的。鸡鸭鱼肉燕鲍翅肚,很容易做成满桌神佛,琳琅满目。但是仅仅是一味鲍鱼,尽管精贵,从前菜汤主菜甚至甜品,皆是鲍款,难,不是一般的难。
晚宴按时开始,这是一场 鲍之源的专场,赵胤胤变身指挥,控制着整场演出的滋味与节奏。所有的鲍鱼菜都是由他一手开发研制。
开场就精彩,两道前菜,烧椒的滋味与鲍鱼和谐开场, 用勃艮第做蜗牛的方式做了一款鲍鱼,口感相似,放在鲍鱼壳里。我跟胤胤说,如果放在蜗牛壳里更具有迷惑性,鸠占鹊巢,蜗牛壳里做道场。旁边还有鲍鱼酿在鸡翅里,做了一个烧鸟,一口惊魂。
餐前小吃
汤菜更绝。20头的吉品鲍,荷包翅,常规做法是鸡汤,或浓或淡,可以加藏红花,或者伊比利亚火腿碎,甚至加白松露,但是胤胤用的是黑蒜汤,清汤,在90℃的温度下,慢煮6小时。汤清澈,黑蒜凝神静气,鲍鱼一口到溏心,干净,如同在口腔里弹奏一曲莫扎特。
汤:黑蒜20头吉品鲍炖金钩翅
主材更绝,也是溏心干鲍,没有用鲍汁,而是用了 烧鹅汁,烧鹅汁做浓缩,带着一种淡淡的甜。旁边搭配一点陈村粉,与几粒搭配烧鹅的梅酱,顿时把富贵的干鲍弄得如邻家女孩般清爽伶俐。
热菜:烧鹅酱8头溏心干鲍陈村粉
叫我感慨的还有一道萝卜,可谓天下无鲍。仅仅是一块萝卜,使用鲍汁与鲜鲍里的汁水充分融合入味。 萝卜得味,远胜鲍鱼,无鲍之鲍,乃为至鲍。
热菜:鲍汁源鲍汁虾籽烧萝卜
后面还有鲍鱼做的主食,甚至有鲍鱼做的冰淇淋。一席鲍鱼宴,大珠小珠落玉盘,辗转反侧,绿肥红瘦。
甜点:鲜鲍汁头水紫菜冰激凌
一餐晚宴,鲍鱼如同蝴蝶,上下翻飞。在一个钢琴家手里旋转乾坤,变化出万千姿态,而且各有各味,毫不违和。
其实食材的进化史也是时代的注脚,想当年我在阅读“鲍鱼之肆”并稀里糊涂的时候,并没有想过,许多年后的一天,种种鲍鱼可以犹如沙场秋点兵般,陈列于面前。
文 | 小宽
图 | 作者供图,部分图片来自网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