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型冠状病毒阳性感染者居家康复实用手册(第一版)》发布
强调不要多种药混着吃
本报记者 董超
随着奥密克戎变异株致病力的减弱,其症状已与流感等其他常见呼吸道病毒性疾病相差无几,很多新冠病毒阳性感染者开启了居家治疗和康复之路。
为帮助和指导阳性感染者居家康复期间做好自我健康管理,近日,北京市卫生健康委组织专家制定了《新型冠状病毒阳性感染者居家康复实用手册(第一版)》,内容涉及居家康复须知、生活注意事项、诊疗事项、抗原检测等。
同时也强调不要多种药混在一起吃,因为各种药物也有副作用的风险,相互作用也可能增加一些药物不良反应。当你被通知新冠病毒核酸检测阳性或者自测核酸抗原阳性时,请不要惊慌,新冠病毒并不可怕。
1
奥密克戎不同分支
传染性和致病力无本质差别
新冠病毒的传播力是强了,但是它的毒力明显减弱。与2009年全球流感流行时期相比,目前奥密克戎变异株导致肺炎或者重症、危重症的比例相对较低。专家建议,一般患者可在家观察治疗。
据中国疾控中心病毒所所长许文波介绍,我国现阶段流行的新冠病毒以奥密克戎变异株BA.5的亚分支BA.5.2和BF.7为主,其中BA.5.2在我国31个省流行,BF.7在我国24个省流行。北京流行的变异株以BF.7为主,广州流行的变异株以BA.5.2为主。那么,北京与广州主要流行的这两个变异株,从临床医学角度来说有何不同?
北京市呼吸疾病研究所所长童朝晖在接受央视采访时介绍,奥密克戎不同分支致病力没有区别,公众不必过分担心。童朝晖表示,从致病力上也是没有区别的,因为百分之九十几都在上呼吸道,所以引起的是上呼吸道的症状。至于说有人会发烧明显一点,有人会咳嗽明显一点,有人会嗓子不舒服明显一点,这只是呼吸道症状表现不一样。如果说我免疫力很好,抵抗力很强,我即便是阳性,我表现出的还是一个无症状,这个还是因人而异,跟他自身的免疫力,跟他的年龄,跟他的基础疾病有关系,并不代表是病毒的致病力和毒力有改变。
童朝晖介绍,奥密克戎病毒的变异很正常,像BA.4、BA.5就是从BA.2变过来的,BF.7又是从BA.4和BA.5变过来的。但是不管怎么说,只要这个病毒还是奥密克戎分支的,其实它病毒的毒性、致病力和传染性是不会有本质改变的。
2
奥密克戎毒株
引发新冠后遗症风险更低
奥密克戎变异毒株患者以无症状感染者和轻型病例为主,大多不需要过多治疗,一般患者可在家观察治疗,注意卧床休息,加强支持治疗,保证充分能量和营养摄入。
对于大多数人关心的后遗症问题,12月9日,在2022年中华医学会呼吸病学年会上,中国工程院院士钟南山作了题为《新冠奥密克戎疫情动态及应对》的报告。他强调,奥密克戎感染不可怕,99%可在7至10天完全恢复。
在谈到新冠是否引发后遗症的问题,钟南山说,对比德尔塔毒株,奥密克戎毒株引发新冠后遗症风险更低。他引用的一项纳入56003名新冠患者,包括野生型、德尔塔毒株和奥密克戎毒株感染者的研究数据显示,德尔塔感染病例,约10.8%存在长期后遗症;而奥密克戎感染病例仅4.5%存在长期新冠后遗症。与德尔塔毒株流行时期相比,奥密克戎毒株流行期间,感染者出现包括味觉/嗅觉丧失、咳嗽、发烧、呼吸急促、肌痛、疲劳/虚弱和头痛等在内的症状概率均有减少,但喉咙痛比例有所增加。
钟南山表示,医学上对于后遗症有严格的定义,指的是疾病造成的损害终身存在。一些新冠产生的症状会慢慢消失,我们不叫它后遗症。目前还没看到特别明显的对器官引起长期功能不全的案例。经过不断变异,奥密克戎毒株病死率与流感差不多,感染奥密克戎毒株并不可怕,因此防控政策的重心要从防控感染转向防控重症,并进一步优化落实疫情防控措施。
3
大部分人
长时间内不会出现重复感染
即便是“阳”了也不是只有坏处。钟南山表示,据国外资料显示,一旦感染过奥密克戎,不管有无症状,有78%的人在相当长时间内不会再重复感染。
在优化疫情防控措施下,应对奥密克戎变异株,我们还应该做好防护。钟南山表示,戴口罩等个人防护需要加强。我们身边还是有很多弱势群体,不能再传染给他们。要更加注意佩戴口罩以及最常规的保持距离、减少公众集会等。
针对一些地方对无症状感染者和轻型患者采取居家隔离的措施,钟南山建议,要根据个人情况分类处置。如果患者有比较严重的基础病,感染新冠很容易造成基础病的加重。这种情况要与医务人员密切联系,一旦有病情变化是需要去医院的。但对于大多数人来说,不需要去医院。同时,要注意佩戴N95口罩,尽量减少感染家人。用抗原试纸隔一两天进行测试,如果第三天病情还是很厉害,就应该及时就医。
4
接种疫苗
是保护脆弱群体最好的手段
疫苗仍然是保护我们最有效的屏障。12月12日,张文宏所在的复旦大学附属华山医院感染科官方微信公众号“华山感染”发文《保护家人,走出疫情》。文章指出,老年人是新冠感染的高危人群,但若没有基础疾病或基础疾病不是较为复杂的病症,重症风险也会相对低一些。国内外的多项研究数据表明,老年人(年龄≥60岁)始终是新冠感染发生重症和死亡的主要高风险人群。这其中,如果同时伴有年龄大于80岁、合并多种基础疾病、肿瘤、接受免疫抑制剂使用等高危因素中的几种,都会进一步增加老年人群中的重症率。无论如何,保护老年患者,将是应对第一波疫情流行高峰的重中之重。
文章强调,一定要强化老年人的疫苗接种,这一经验,从香港不同时期疫苗接种率与老年人感染新冠后的病死率相关性中得到了论证。疫苗接种可以显著降低老年人新冠感染后的重症率,降低幅度高达76%~98%。上述数据已经由全球多个研究证实,在上海的疫情中,也有数据证实,接种疫苗是保护老年人最重要的医疗手段。因此,对于目前尚未接种疫苗的老年人,只要符合接种条件,应抓紧时间,在第一波疫情高峰期来临前尽快接种。
文章指出,如果老年人明确已经感染,居民可以通过是否已经全程接种疫苗、基础疾病是否稳定、是否出现预警症状等做出评估,对于家人的病情进行综合判断。如果老人属于高风险人群,并且出现预警症状或基础疾病加重,应该及时到医院就诊,交给医生进一步评估,必要时住院观察治疗。如果属于低风险人群,症状相对较轻,且已经全程接种疫苗,可以进行居家隔离和健康监测。
值得注意的是,对于老年人,尤其是80岁以上的高龄老人,服用解热镇痛药应当慎重,尤其是大量服用容易造成肝肾功能损害,还可能因为服药后大量出汗导致低血压休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