9月5日慈善日:以爱之名,怀念特蕾莎修女

特蕾莎修女(是世界著名的天主教慈善工作者,主要替印度加尔各答的穷人服务。因其一生致力于消除贫困,于1979年得到诺贝尔和平奖。为纪念特蕾莎修女为世界和平与人道主义的奉献,国际上将9月5日定为“国际慈善日”以示纪念。

她获得过的荣誉包括:

1971年获得“Pope John XXIII”和平奖和肯尼迪奖。

1975年获得Albert Schweitzer国际奖。

1985年获得美国总统自由勋章。

1994年获得美国国会金牌。

1996年11月16日美国名誉公民,和许多大学的名誉学位。

1979年获得诺贝尔和平奖。

但是她对世界最大的贡献,是善与爱。

善念从小萌芽

当别的小孩还在享受世界的温暖与照顾的时候,特蕾莎12岁就加入一个天主教的儿童慈善会,那时她隐隐预感自己未来的职业是要帮助贫寒人士。

15岁时,她和姐姐决定到印度接受传教士训练工作。18岁时,她进了爱尔兰罗雷托修会,并在都柏林及印度大吉岭开始接受传教士训练工作。三学期后她去到了加尔各答,她预想中的人生才刚刚开始。

1931年,特蕾莎正式成为修女,1937年5月决定成为终身职业修女,并依法国19世纪最著名的修女“圣女德莉莎”的名字和精神,改名为特蕾莎修女。

以心中的榜样为名,特蕾莎修女一生都在践行自己的承诺。

战火中的天使

1947年东巴基斯坦脱离印度独立,加尔各答涌入了数以万计的难民。一时间街道上饿殍遍地,更糟糕的是传染病如霍乱和麻风病也在街头巷尾爆发开来,众多的生命受到严重威胁。

特蕾莎修女眼见人间惨状,心痛到无以复加。到第二年,才在不断努力下以自由修女身份行善。为了更好施以援手,照顾病患,特蕾莎修女临时学习医疗常识和救助训练。到第二年联合其他12位修女,成立了仁爱传教修女会。

成立修女会之后,她们也有了自己的家。1952年8月收容院、垂死者收容院正式成立,当时在入口处挂着一块牌子,上面写着“尼尔玛·刮德”, 按孟加拉丁语的意思,就是“静心之家”。

这个小小的歇息之地,后来收纳了无数病苦之人。一栋房子的容量能有多大?修女的能量能有多大?在残酷的战争年代,因为有爱,特蕾莎让人们看到了奇迹。

她不仅在后方救助病患和孤儿,也将自己的生死置之度外,走上前线减少战火。

1982年,在贝鲁特难民营遭围攻的紧要关头,德兰修女斡旋以色列军与巴勒斯坦游击队之间实现暂时停火,并因此得以从一座处于交战前线的医院中成功救出37名孩童。在国际红十字会工作人员的陪伴下,她穿越交战区域前往被损毁的医院,疏散年轻病患。

特蕾莎修女以博爱的精神,默默地关注着贫穷的人,使他们感受到尊重、关怀和爱。特蕾莎修女,没有高深的哲理,只用诚恳、服务而有行动的爱。如此这样的生活,她走了一辈子,也影响了无数的人。

病魔缠身 大爱无疆 

一生致力于救助困难之人的特蕾莎修女,因为常年的劳累与风霜,身体也十分虚弱。

不仅突发过两次心脏病,安装心脏支架之后又感染了肺炎。老来身体虚弱,一次摔跤跌断了锁骨,最终因心脏病抢救无效逝世。如此多灾多难又波澜壮阔的一生,永远停留在了87岁。

当她逝世的时候,印度政府为她举行了只有总统和总理才有资格享有的国葬,来自20多个国家的400多位政府要人参加了她的葬礼,其中包括三位女王与三位总统。

从12位修女开始,到特蕾莎修女走完一生的时候,她的身后站着4000 个修会的修女,超过10万以上的义工,还有在123个国家中的610个慈善工作者。

一个人的能量有多大?答案是无限大。

打开APP阅读更多精彩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