古人生活中也是“之乎者也”这样交流的吗?

文言是一种书面语言。

《论语·子张》:“小人之过也必文。”这个“文”字是什么意思?用漂亮的言辞掩饰的意思。“文言”的“文”,是“文饰”的“文”。“文言”其实就是“经过修饰的语言”,而“文言文”是指“经过修饰的语言写成的文章”。

而著名语言学家王力在《古代汉语》中对“文言”的定义是这样的:“文言是指以先秦口语为基础而形成的上古汉语书面语言以及后来历代作家仿古的作品中的语言。”换言之,普遍认为文言文是一种书面语言。

由此我们也知道先秦口语为基础,所以日常生活中肯定还有一套口语系统用来交流,而文言只是提炼整合成更加方便记录的语言体系而已。而口语在上千年的流转中早已经变化了,我们已经无从得知先秦哪怕唐宋的口音到底如何,只能从各种韵书,各种著作去研究。

口语不断变化,而作为书面语言的文言却变化得非常迟缓,这是一种稳定的、有利于中华文化流传延续的因素。直到新文化冲突,白话文才正式进入语言记录系统,文言文记录退出了日常使用,成为一种纯文艺作品。其实这和印刷技术,大众文化层次提高,影像记录等各方面社会原因有关,特别是中西方文化的冲突。

咱们现在说普通话交流和写稿子演讲不也还是两套语言吗?虽然差别不大,都能听懂,但是在该说外交辞令的时候扯闲话,只怕会坏事;同样,如果在生活中一本正经地按稿子说话,人家一定觉得这人装,矫情。

现代语言中,口语和书面语言随着社会的进步,差异在减小,但是还是普遍存在的。

同理,古人在日常生活中肯定不会说文言文来交流,太麻烦,太文绉绉了。语言是为了交流而产生的,简明达意为最佳,而文言是为了记录而产生的,更多地要起修饰作用。至于题主提到的“之乎者也”,还有“焉于乎哉”,这些都是带有“句读”的意思。

“句读”是什么意思?就是断句的语气词而已。古时候没有标点符号,诗歌靠平仄韵脚断句,而文章就只能靠“句读”来断句了,后来也发展到不同的“句读”带有不同的情感意思。所以“之乎者也”是文言文这种书面语言独有的,绝不会在口语中出现,不管哪个朝代。

当然,不排除有人就是要在口语中“焉于乎哉”,显得自己有学问。

这种装逼有瘾,被平常人视作“有病”的人,哪个年代都有,遑论古今。

打开APP阅读更多精彩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