跟党走丨风萧萧兮易水寒——狼牙山五壮士撼天动地

杨成海

群众在狼牙山缅怀英雄伟绩传承革命精神。

燕都融媒体记者 黄国清

杨成海今年79岁了,他是易县狼牙山南边的北管头村人,他与狼牙山五壮士之一的宋学义交谊颇深。他既不是狼牙山五壮士跳崖的见证人,也不是专业的历史研究者,但作为狼牙山的儿女,他多年来无数次探寻五壮士足迹。1995年后他更是把全部精力投入到做狼牙山红色景区义务讲解员的事业中来。3月25日记者采访了杨成海,他又一次讲述起狼牙山五壮士跳崖的英雄壮举。

一曲令人荡气回肠的壮歌

1941年9月,日军华北方面军调集了7万余人的兵力和飞机、大炮,向晋察冀抗日根据地发动秋季大扫荡。其中,3500余人分多路向易县狼牙山地区扑来。

9月25日,晋察冀军区第1军分区第1团第2营第7连担负了分路掩护机关、部队和群众转移的任务。7连6班的5名战士利用山区的有利地形,采取节节阻击的战术,按时完成了掩护任务。

为了不让日军发现部队转移方向,他们边打边撤,将日军引向狼牙山棋盘陀峰顶绝路。经过5个多小时的激烈战斗,在毙伤90多名日本鬼子后,6班5个人打光了子弹。这时,他们已经退到了棋盘坨。

最后,连山顶的石头也全扔光了。5位中华民族的优秀男儿——共产党员马宝玉、葛振林,壮士胡德林、胡福才、宋学义,砸碎枪支,高呼着“打倒日本帝国主义”的口号,毅然跳下了悬崖……

马宝玉、胡德林、胡福才光荣牺牲,其中胡德林、胡福才是叔侄关系。葛振林、宋学义挂在悬崖的树上身负重伤,被老百姓救出。

1942年3月,在晋察冀军区政治部代主任朱良才的亲自指导下,边区军民自己带着干粮和工具,肩扛、身背、手提,攀山崖,翻陡壁,将一块块石料、一袋袋沙子、一筐筐灰料、一桶桶水送上了海拔1000多米高的狼牙山。在狼牙山上五壮士跳崖之处,修建了一座《狼牙山三烈士塔》。朱良才专门为该塔题了一首诗,刻在塔座上:“北岳狼牙耸,边疆血火红。捐躯全大节,断后竞奇功。畴昔农家子,今朝八路雄。五人三烈士,战史壮高风。”

日军听说后,恼羞成怒,于1943年用山炮将该塔击毁。新中国成立后的1959年,该塔得以重建。聂荣臻元帅为塔题名《狼牙山五勇士塔》。1986年河北省委、省政府拨出专款,第三次修建“狼牙山五勇士纪念塔”。1986年10月,狼牙山五勇士纪念塔被国务院批准为全国重点烈士纪念建筑物保护单位,1995年被河北省委、省政府确定为河北省爱国主义教育基地。2001年,狼牙山五勇士陈列馆建成。2002年5月1日,狼牙山五勇士陈列馆对外开放。

“宋学义影响了我一生”

杨成海对记者说:“宋学义壮士是个非常质朴的人,祖籍河南。1944年被伤病纠缠的他离开部队到易县北管头村当了农民,因为附近的山里埋着他多位牺牲的战友。宋学义来到易县北管头村务农后,因为人品好被妇救会主任李凤亭介绍给堂妹李桂荣,宋学义因此成了北管头村的女婿。1947年宋学义带着怀孕的妻子回到了老家——河南沁阳北孔村。宋学义后来一直在家乡北孔村担任村支书。在自己的家乡,宋学义对自己当年的英雄壮举隐瞒不提,要不是1951年的全国寻访英雄活动,人们或许永远不知道他的下落。

“1951年宋学义又一次来到易县北管头村,保定有关领导曾经找过好几个人给他做思想工作,希望他留在战斗过的保定,选择一份合适的工作,但他拒绝了。他说自己想在河南老家务农,带领着北孔村的农民乡亲们把日子过好。他从不跟组织提要求。他虽有伤残补助,却很少拿回家里,都拿给村里的贫困户了。在他的带领下,北孔村从原来最穷的村,变成了全县最好的村。1970年,身患肺癌的宋学义又来到了狼牙山上,看望埋在这片土地上的战友们,在深夜的深山里,宋学义一边念叨着战友一边流泪,久久不愿意离去。1971年宋学义因病去世。1979年,宋学义被追认为革命烈士。”

就是在1970年回狼牙山这次,宋学义与当时任村支书的杨成海有了几天的接触和深入交流,宋学义的伟大人格深深影响了杨成海,这位只上到小学四年级的农民通过自学文化知识,完成了《壮美狼牙山》《狼牙山壮歌》两本书几十万字的撰写工作,并坚持26年做狼牙山景区的义务讲解员。

杨成海告诉记者,国庆10周年时,宋学义作为“狼牙山五壮士”之一应邀进京参加活动,还去了毛主席家。毛主席开始递给他一支烟,他没接好,掉在了地上,毛主席笑着又递给他一支。毛主席还请他吃了一顿饭,饭桌上有一盘红烧萝卜丝、一盘炒菠菜、一盘虎皮豆腐、一盘炒肉丝,主食是烧饼,汤是小米粥。这两支烟他一直舍不得抽,珍藏了一辈子。毛主席接见他的细节,宋学义铭记了一辈子!

太行山见证

英雄壮举

杨成海对英雄记忆深刻,跟他一样深情缅怀英烈的易县乡亲还有很多。记者翻阅资料了解到,刘宏泉是“狼牙山五壮士”所在连连长刘福山之子,他在一次接受媒体采访时这样说,在1941年那次反扫荡战斗中,他的父亲右眼被打瞎,腿也被打断,由于五位壮士的英勇机智和无畏牺牲,刘福山和众多伤员以及数万军民最后都安全转移了。原易县狼牙山五勇士陈列馆馆长李芳是在狼牙山脚下听着五壮士的故事长大的。她的爷爷当时是东西水村的村长及民兵负责人,也参加了1941年掩护群众转移的那场战斗。爷爷经常嘱咐她,就算老一辈不在了,也要把英雄故事讲下去。

在当年那支安全转移的队伍中,就有狼牙山镇东西水村村民李建国的母亲王贵兰。李建国在一次接受《解放军报》采访时这样说,那时反扫荡斗争十分艰难,敌人封锁根据地,八路军一天只吃两顿饭,省下一顿给老百姓,他就是这样长大的。他的母亲是当时的东西水村妇救会主任,她常说一句话:要是没有共产党没有八路军,乡亲们活不了!

在“狼牙山五壮士”铜像旁,那篇我们耳熟能详的小学课本里的文章《狼牙山五壮士》,被逐字逐句雕刻在一块石碑上。狼牙山镇中心小学被命名为“狼牙山五壮士红军小学”,这是全国第195所红军小学。

杨成海告诉记者,虽然地处深山,由于红色旅游事业的带动,狼牙山一带的村民如今已经过上了衣食无忧的好日子。这里的村民无论耄耋长者,还是青葱少年,说起狼牙山五壮士的故事,都会深情地遥望高耸的狼牙山五勇士纪念塔,因为今天的好日子是壮士们当年用流血牺牲换来的。

气吞山河

狼牙山五壮士

1941年8月,侵华日军华北方面军调集7万余人的兵力,对晋察冀边区所属的北岳、平西根据地进行残酷的“大扫荡”。9月25日,日伪军约3500余人围攻易县城西南的狼牙山地区。晋察冀军区第1军分区某部第7连奉命掩护党政机关、部队和群众转移。完成任务撤离时,留下第6班马宝玉等5名战士担负后卫阻击。他们毙伤日伪军90余人,将日伪军引向狼牙山棋盘陀峰顶绝路。日伪军误认为咬住了八路军主力,遂发起猛攻。5位战士临危不惧,子弹打光后,用石块还击,一直坚持战斗到日落。面对步步逼近的日伪军,他们毁掉枪支,义无反顾,纵身跳下数十丈深的悬崖。马宝玉、胡德林、胡福才壮烈殉国;葛振林、宋学义被山腰树枝挂住,幸免于难。

来源:燕赵都市报—河北新闻网

打开APP阅读更多精彩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