被质疑是“垮掉的一代”现在轮到95后
☟☟☟
谈恋爱月送7支口红
拼爹全款买房、工作七个月就辞职
“95后不谈薪资”的话题登上微博热搜……
95后长江后浪推前浪终于把90后拍在了沙滩上
难道现在应届生找工作真的
这么“佛系”、“不care工资”了吗
根据江湖上各种调研结果,95后确实对“平台发展空间”,“工作喜爱程度”都有着不同深浅的执念,但福利薪酬始终是稳居高位的考量重点。
谁不梦寐以求高薪?这无可厚非。
然鹅,被捆绑上了“0工作经验”,“应届生”这些标签后,HR们就有话说了:“咱能先有本事再谈钱不?”
毕业生也心里苦,没经验,没成功案例,没上过班,就等于0么?所以应届生应该怎样正确和HR谈工资?
刚毕业,究竟用啥来好好谈工资
刚毕业不配拥有高薪?当然不是,很多应届生的能力和热情绝不比职场1-2年的人逊色。但是,究竟该如何有理有据地和HR来谈工资也是要讲究方法的。
首先我们需要了解的是:公司对于应届生的评判标准。
关于这个标准,一位来自阿里巴巴产品部门的资深管理者,总结出了以下两个关键点,用于考核应届毕业生:
✔ 能力(权重40%):技能;学习力;悟性。
✔ 态度(权重60%):积极性;企业认同感;素质。
对于大部分应届生而言,“能力”板块基本都围绕在校经历开展。比如:学历往往被用来考核“学习能力”;专业知识或实习经历中,往往可以展现“技能”;“悟性”则取决于这些年来我们身上的气质。那么在面试过程中,可以说说学生时代策划过的一些活动,重点展示做成了什么,最好用数据化,让面试官很快就能get到重点。
相比于“能力”板块,“态度“板块则是我们在面试时一个很直观的表现。你面试时的态度是HR最能直观看到的。
巨头公司所展现的发展前景和“隐性”福利,让他们有资格把这一系列标准和薪金待遇摆放在显眼位置,从而进行充分比较,选中最合适的候选人。
此外,应届生想要“谈个更好的价钱“,还有一条路:
谈谈你能额外为公司
带来什么“特别的价值”?
这对你的面试成功,有着附加分的效果。暂时没有业务的我们究竟可以为公司做些什么,以换取与正式员工同等的薪酬?或是愿意耐心等待成长,以达成目标薪资?
比如,对于想要转型互联网的传统公司,如果此时的你,恰巧具有公众号运营经验,可以为开辟或完善新媒体运营方向业务,这就是理想化的“特别价值”。
所以,能力+态度+特别价值,是你想“好好谈”工资之前必做的准备。
“你期望的薪资是多少”应该怎样谈?
这里所说的“谈”,并不是讨价还价,只是把自己的薪资要求表达出来。如果要求太低,无疑是对自己的一种贬低;如果要的太高,又显得自视过高。
企业是否可以接受你提出来的薪资,就要看你提的数额是否在企业标准薪资的幅度内。其实公司对每一个岗位都有一个规定的薪酬预算,HR问这个问题,主要是想看看你和公司的预算是否相差很远。
所以,求职者在谈薪酬之前,要了解行情——求职者可以通过网络或前辈大致了解各个行业、岗位在不同地区的指导价位,甚至了解到所应聘公司相对靠谱的薪酬范围。
在了解行情的基础上,还要掌握合适的话术,确保事半功倍。推荐下面这个谈薪资的话术模板:
◆“其实工资不是我决定工作机会的唯一因素,您要我回答这个问题,那我期望的薪资是XX”
——了解自己的价值和行业薪酬之后,不妨大胆说出自己的期望,这是一个表达真实意愿的好机会。
◆“我之所以提出这个数字,出于以下2点原因:第一,是基于我的背景、经验、技能以及工作积极性,我有信心可以快速上手工作。第二,是基于我对这个行业薪资情况的了解”
——让面试官了解到你是一个有独立思考能力的人,这个数字不是“拍脑袋”决定的。
◆“相信贵司有成熟的薪资体系,可以根据我的具体情况给出合理的薪酬”
——称赞所应聘的公司是大平台,表示加入的意愿和诚意,让对方不会被你前面所提到的期望薪资吓住。
面试结束后,薪资低了该如何去谈?
面试结束后,如果认为自己报价太低,亏了。一定不要委曲求全,逃避这个问题。这可能会导致你入职后,对工作的不满,总认为自己的薪水与能力不匹配。
此时,首先你需要判断认为报价太低的原因。如果此时还没有收到offer或还没有签订合同,可以与企业提出,说明原因后表达希望企业可以适当加价。再次要价一定需要合理的理由,比如你对自己的能力很自信,当前薪资与你的能力不匹配,或福利待遇不够。加价的前提一定是你具备相应的能力。
其实,每个公司都有自己的招聘预算,当然不排除有些企业确实对应届生有偏见,借机“压价”,并让你付出与汇报不匹配的付出,那遇到这样的公司必须果断说“不”!
但或许更多时候,只是在双方还不了解的情况下,对方提出一个自认合理的估值,而你也可以合理地提出诉求,大家商量着把这事儿谈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