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叫周怡婷,1989年出生,2012年入党,现任湖南省扶贫办规划财务处四级主任科员。长期在脱贫攻坚的战场上锻炼,我深深感受到,作为一名年轻的党员、年轻的女干部,唯有忠诚才能坚定,唯有担当才能进步,唯有淡泊才能远行,唯有感恩才会成熟。
一、给青春插上奋斗的翅膀,努力从“门外汉”成长为“小专家”。2015年,我刚通过全省遴选考进省扶贫办,就被安排到扶贫资金管理岗位。作为从来没有接触财务工作的 “门外汉”,我急成了热锅上的蚂蚁。但作为一名党员,党性告诉我,脱贫战斗不能等,贫困群众不能等!为了早点成为扶贫资金管理的“排头兵”,那段时间,我放弃了晚上和周末的休息,每天都在和财务管理、扶贫资金管理等“大部头”打交道,在头一年就自学拿到了会计从业资格证,逐渐成长为一名扶贫资金管理领域的“小专家”。适应岗位后,我并没有满足于“看摊子”,勇趟资金管理的“无人区”,协调相关部门完善了全省《财政专项扶贫资金管理办法》,优化了资金拨付监管流程,提升了我省扶贫资金的管理水平。近年来,我省分别在全国扶贫资金项目公示公告培训班、全国项目库建设培训班上作先进典型发言。今年5月,我代表湖南省扶贫办在吉林省脱贫攻坚项目库建设培训班上分享湖南经验;同时,我先后20余次为市、县扶贫办相关同志专场授课答疑,得到了一致认可和好评。
投身扶贫即为家,党叫干啥就干啥。随着脱贫攻坚的深入推进,相关法律咨询、法律服务和法规把关工作成倍增长。2018年,办党组考虑到我本科学的是法学、并已通过国家司法资格考试,让我兼任省扶贫办的法律顾问。虽然已经有几年时间未研究法律,而且资金管理等本职工作也十分压头,但我二话没说,撸起袖子又拾起了“老本行”。一年来,我坚持务实严谨、任劳任怨、不懂就问、不会就钻,利用大量业余时间更新充实法律储备,遇到问题主动与相关专业人士探讨,力求对办里每一份合同、每一个问题提出最精准、最符合利益的意见。
二、为青春打上拼搏的烙印,以“硬作风”啃下“硬骨头”。建档立卡工作是“精准扶贫”的第一粒扣子,是一项历史性的新工作,涉及面极广、未知数极多、工作量极大。2014年启动这项工作时,我刚进入省扶贫办跟班学习,配合领导做好全省扶贫对象建档立卡及数据录入工作落在我身上。那段时间,我忙得昏天黑地,一头钻进各类数据、各种疑难杂症当中,见灯光多、见阳光少,白天忙事、晚上忙字,被领导和同事笑称是“无法无天”的周怡婷(无法定节假日,无星期天)。天道酬勤,通过省、市、县、乡、村五级扶贫干部兢兢业业的工作,我省在2014年底基本完成扶贫对象建档立卡和信息录入工作,并在2015年开展了全面的“回头看”,为近几年全省脱贫攻坚各项工作打下了坚实的基础。在建档立卡各项考核评比中,我省的工作质量位居全国前列。
由于各种原因,前些年我省财政专项扶贫资金绩效评价工作一直没有起色。从2017年起,我具体负责财政专项扶贫资金绩效评价的相关工作。为实现从“后进”向“先进”跨越,我又激起了“头拱地也要完成任务”的狠劲和韧劲,和相关部门、同事联手对各项指标进行了“核磁共振”式的检查,找到了问题症结,制定了改进方案。在此基础上,我牵头开展了10余次业务培训,严把数据审核、资料上报等关卡,推动我省扶贫资金使用管理、公示公告、项目库建设等工作均在全国排名前列。接手该项工作以来,我省财政专项扶贫资金绩效评价连续3年在全国获评优秀档次,获得奖励资金4.1亿元。
三、让青春留下廉洁的底色,努力当好扶贫资金监管的“守门员”。五年来,我具体负责扶贫资金分配、监管、评价等工作,被一些人视为“油水岗位”。面对重任和廉政考验,我始终坚持底线原则,不但“眼里识得破”,还“肚里忍得过”,做到了不为人情世故所累、不为花言巧语所惑、不被“糖衣炮弹”击倒。几年来,我经手的扶贫资金数以百亿计,但从未因此谋取过一分私利;承办的考核打分工作对于地方党委、政府脱贫攻坚工作考核举足轻重,但从未假公济私、附下罔上。我常常告诫自己,不该拿的一分都不能拿,不该争的一分都不能争,要做一个光明磊落、无私坦荡的党员干部。有几位以前的领导和同事,请我在不违背大原则的基础下,对扶贫资金分配和考核打分给予适当“照顾”,我都坚决予以拒绝,一一做好了解释工作,让他们能够理解我、支持我。
不忘初心、牢记使命!虽然入党时间不长,但我时刻坚守信念坚定、对党忠诚的政治本色,干事创业、主动作为的精神基点,心系群众、服务人员的价值追求,以身作则、清正廉洁的人生底色,干一行、爱一行、专一行、成一行,用自己的勤奋刻苦、善于思辨、累累硕果,努力彰显一名共产党员、一名人民公仆的先进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