就业辅导“嵌入”,青年求职靶向发力

图片

自我介绍落落大方、沟通交流表达清晰,年仅20岁的大二女生小李在一众求职者中特别显眼。

前不久,设在智联招聘的黄浦区人大代表联络站迎来一群求职者。年龄最小的小李,抛出问题毫不含糊。高增长性行业有哪些?何种职场技能最管用?怎样的岗位晋升通道更宽?……她咨询的种种问题直戳要点、直指核心。

“职业规划正呈现年轻化趋势,不少大一、大二在读学生开始未雨绸缪,试图为将来的职业道路‘刷’出漂亮履历。”黄浦区人大代表、智联招聘华东区域总经理贺化龙认为,其内在动因是希望在多变的社会环境中,尽量少走弯路,规划出稳妥的职业发展路线。

他以今年新能源汽车行业的招聘现象举例,头部企业开出的薪酬不算顶尖,却依旧吸引大批名校毕业生投递简历。“大家削尖脑袋地往头部企业拼抢,千军万马执意过‘独木桥’,必然有人难以实现职业期望,产生心理落差,造成慢就业。”贺化龙认为,职业规划并非考证书、攒实习,而是充分挖掘职业性格,找到适配岗位,成就精彩人生。

看到传统视野外的职业新机遇

青年人扎堆“独木桥”的背后,某种程度上是因为就业市场信息未能有效流动。

投简历、找实习,不少毕业生的求职信息来自学校辅导员。然而,部分高增长性新兴企业仍处于业务开拓期。为招聘个位数员工,企业兴师动众在各高校举办巡回招聘会并不现实。这也导致许多有发展潜力的企业,最初很难为年轻人知晓。

黄浦区打浦桥街道辖域内,居民区、网红餐饮、精品咖啡交织,近5万名在职及常住青年来往穿行。老厂房更新而来的创意园区嵌入其中,智联招聘坐落于此,半年前一间约10平方米的会议室化身人大代表联络站,专事就业辅导。

依托企业遍布全国的产业地图、就业数据网络,小小站点成为新兴企业、青年人的直连通道。一方面,站点跨前统筹,与政府部门定期沟通,了解未来产业动向、即将引进的新企业;另一方面,通过岗位前景分析等职业咨询,令更多年轻人看到传统视野外的职业新机遇。

贺化龙解释,按大类划分,企业岗位可分为业务岗、管理岗、专业技能岗等。不同岗位的薪酬空间、晋升通路都有差异,不同序列间的岗位有时还可跳转。为摸清企业底数,作为数字时代“原住民”的年轻求职者,如今正掀起“反向背调”热潮。从“五险一金”到加班时间,求职者靠着大数据分析对企业进行全方位调查,以此避免“踩坑”。在贺化龙看来,年轻人的职业目光要放诸长远,不能仅关注当下的薪酬、工作内容,更应立足整体行业和企业发展判断未来可能的发展潜力。

帮助求职者找到“镜中我”

看到更广阔的职业机遇后,更重要的是结合自身情况找准职业定位,在求职中靶向发力。

贺化龙在与企业人力资源部门主管交流中发现,求职者由于定位不准“海投”简历后,部分求职者有时会遗忘自己投递过哪些企业。等企业通知笔试、面试时,求职者“一问三不知”,反而令第一印象大打折扣。海投简历,最终也沦为无效投递。

相较于推荐工作等“一对一”保姆式服务,设在企业内的人大代表联络站担起另一重要目标——通过职业咨询帮助求职者照见自我。贺化龙引入社会学领域的“镜中我”理论解释。人们只有通过传播互动、社会交往,才能形成“镜中我”,认清自身的技能、优势和竞争力。

比如,黄浦区人大代表、大富贵酒楼人力资源部经理王玉洁在咨询服务中遇过一名一门心思应聘翻译职业的日语专业毕业生。基于“专业对口”执念,这名毕业生最初不曾考虑其他求职方向。咨询中,王玉洁循序渐进地逐个抛出问题,询问对方为此积累的职业准备。最终,这位毕业生意识到,其具备的专业能力无法胜任要求较高的同声传译工作,市场中的基础翻译岗位又相对有限,陷入高不成低不就的困局。人大代表为此支招:不妨将专业转换为兴趣,将求职范围扩至拥有日本市场业务的跨国企业,在职场上积累业务知识,将专业转化为优势。

在不少人看来,校园学习提供的大多是思维训练,而支撑职场表现的则是技能训练。专业、学历仅是敲门砖,如果青年人因此为人生设限,很可能错过真正适合的职业赛道。

作者:王嘉旖

编辑:范菁

*文汇独家稿件,转载请注明出处。

打开APP阅读更多精彩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