有“津味儿”的小狮子
“果篦儿”是一只五个月大的小美洲狮,是个小姑娘,三个月前它离开了出生地和自己的妈妈来到天津,开启新的生活。
梁华清是小狮子“果篦儿”的奶爸,他说当初在山东第一次见到“果篦儿”的时候,它正隔着笼子哈气,觉得这小家伙挺活泼的,就一眼选中了它。
小狮子接回来后,第一件大事就是取名字,在网络征集得来的众多名字中,一个“津味十足”的名字被选中——“果篦儿”!果篦儿就是煎饼果子里的薄脆,天津人都懂!
但“果篦儿”初来乍到时,可把奶爸、奶妈折腾得不轻。从山东到天津3个多小时的路途,第一次离开妈妈的“果篦儿”特别紧张,一路上奶爸只好一直抱着它。
“果篦儿”和奶爸梁华清
到达天津后,“果篦儿”被安置在了育幼部的隔离场地,迎接它的第一个挑战就是度过应激期。为了让刚离开妈妈的“果篦儿”尽快适应新环境,奶妈郭晓萤及时补位,陪着“果篦儿”在箱子里待了一整夜,这夜过后,“果篦儿”和郭晓萤建立了非常亲密的关系。
“果篦儿”和奶妈郭晓萤
看到奶妈率先和“果篦儿”成了亲密伙伴,奶爸梁华清吃醋了,不甘示弱的他,决定也要在夜里陪伴“果篦儿”。
梁华清(“果篦儿”奶爸):“我就和它躺在那个箱子里,‘果篦儿’困了,就像小孩子一样,眼睛也睁不开,然后一下就躺到我胳膊上睡着了,当时我就这样摸着它的爪子,觉得信任感已经产生了。”
吃喝拉撒成了“老大难”
养个小狮子和养孩子没啥区别,情感问题刚解决,日常生活的难题就接踵而至。
一周过去了,“果篦儿”依旧没有排便,这可急坏了梁华清和郭晓萤。作为猫科动物,排便就意味着把自己的气味暴露在环境中,但如果因为紧张产生了应激反应,就会导致它不会排便。为了刺激“果篦儿”排便,梁奶爸和郭奶妈使出了“杀手锏”——用一根长长的羽毛来刺激它。
这根羽毛可是大有来历,它的主人是场地里一只看家护院的雁鹅,对于被拔了羽毛这件事,雁鹅一直耿耿于怀,这也为后来它和“果篦儿”初见面时发生的“逃生故事”埋下了伏笔……
不过,门外雁鹅愤怒的抗议声并没有影响到“果篦儿”,不久后,它就完成了排便,这也意味着“果篦儿”顺利度过了应激期。
应激期过去了,新问题又来了。由于环境的改变,导致“果篦儿”食欲下降,挑食的“果篦儿”尤其排斥牛肉,为了它的营养均衡,郭奶妈开启了喂孩子吃饭的老母亲模式。
“果篦儿”像个小孩子一样,吃一口饭就要出去玩两圈,郭晓萤只能端着饭碗追着“果篦儿”满屋跑,在它玩耍的空隙趁机喂上两口牛肉。最终,在郭奶妈这份坚持不懈中,“果篦儿”终于爱上了牛肉。
经过一个月的精心照顾,“果篦儿”结束了在育幼部的隔离,它的新课程是学习面对外部环境。
胆小的“果篦儿”第一次接触室外环境时,害怕地打量着外面的一切,不敢迈出一步,无论怎么哄、怎么拽它也不出来,无奈之下,梁华清和郭晓萤只好抱它出门。
一周后,“果篦儿”熟悉了室外环境,可以自己走出门了。
这一天,正玩得高兴的“果篦儿”,忽然听到一阵熟悉的叫声,因为一根羽毛结缘的两个小朋友第一次见面了!这可给雁鹅吓得不轻,扇着翅膀就往回跑,“果篦儿”也吓得掉头就跑,躲在梁奶爸身后不敢出声。但时间久了,“果篦儿”就完全找到了逗鹅的乐趣,基本只要一开门,就会直奔鹅笼,去找它的小伙伴。
“果篦儿”每天在外面玩得开心,但奶妈的工作却加了一项——清洗项圈。
郭晓萤(“果篦儿”“奶妈”):“‘果篦儿’的项圈是我亲自给它戴上去的,等它从‘幼儿园毕业’了,也会由我亲自摘下来,象征着我们小‘果篦儿’长大了。”
曲折的“毕业”之旅
“果篦儿”一天天长大,即将从“幼儿园”去往圈舍生活,梁华清和郭晓萤正在精心为“果篦儿”的新家做各种准备。梁奶爸负责用强磁对新家做检查,清理可能存在的金属物,防止“果篦儿”的脚掌被割伤。
另一边的郭奶妈则负责将圈舍装扮得漂漂亮亮,她给“果篦儿”准备了充满少女心的羽毛挂饰,定制了粉色的轮胎,还种了五颜六色的花…...
郭晓萤(“果篦儿”“奶妈”):“我们‘果篦儿’是个小姑娘,得漂漂亮亮地装饰一下圈舍,我喜欢五颜六色的东西,所以‘果篦儿’也得有五颜六色的装饰物。”
新家刚刚布置好,小家伙却突然又出了状况,开始频繁地呕吐,梁华清和郭晓萤立即将它送去医院。经过检查,“果篦儿”的情况不容乐观,整个直肠全是粪便,胃里还有一些骨头,存在划破胃壁的风险。想要立即治疗,必须做胃镜,而这就需要麻醉。但“果篦儿”才5个月大,麻醉可能对它产生副作用......
奶爸、奶妈决定带“果篦儿”回家输液,“果篦儿”现在怎么样了?
制片人:唐大麦
编导:陈阜东
编辑:于二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