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还没有见过其他任何一本书,能让初学者在如此短的时间内,学到如此多经济学基本规律。——哈耶克(1974年诺贝尔经济学奖获得者)
如果你这辈子打算只读一本经济学方面的书,那么,这本书肯定是首选。
第二章:破窗谬论(摘录)
我们先从“破窗”说起。
在商业街上,一名顽童抡起石头,砸破了面包店的橱窗,等店主发现时,顽童已逃之夭夭。补窗户需250美元,店主发愁了。
但邻居们说:别愁了,你这250美元推动了玻璃业的发展,如果你的橱窗永远不坏,玻璃店老板吃什么?如今玻璃店老板有了250美元,可向更多商家购买东西,则整个商业发展了,你也是受益者。
看来,那个顽童简直成了推动经济发展的大恩人。但,这完全是胡说八道。
给玻璃店250美元,确实促进了玻璃业发展,但店主本打算拿这笔钱去买服装,现在却不得不用来补橱窗,服装业因此变得比以前更穷了。可谁有证据说,发展玻璃业比发展服装业更重要、更紧迫呢?
可见,打烂橱窗并未创造新的财富,也没有推动经济发展,它只是改变了行业发展的优先顺序,而这个改变未必合理。可问题是:服装店老板不在现场,他没法争辩说,我受害了。结果,大家都把他给忘了。
显然,这样的“破窗”越多,商业就越停滞,国家也会越穷。
可这么简单的道理,稍稍换一下形式,很多人就会看不懂,就会慷慨激昂地去为打破窗户的顽童辩护。
老晋:破窗谬论的变种在生活中很多。比如说,“搞传销能赚钱”、“战争对经济有利”、“补胎店老板往路上撒钉子”等,更为隐蔽一些的还有“刺激消费”“货币Z策”“补贴买房、买车”等。解释一下刺激消费,“刺激”本身是个多此一举的事情,如果人们口袋里有闲钱他自然会去消费,人人都爱享受,这是人性啊。人们不愿意消费自然是因为手里没有多余的闲钱,仅有的储蓄有自己的用途。那既然人们没有闲钱消费,还要刺激一把,会发生什么后果呢?
假设一个情景,美国某城市,从4月10日开始到6月9日结束,三个月内,对部分不具备购房资格的购房者放宽放松准入条件;二手房交易税费给予优惠;符合落户条件的在校大学生办理落户手续后,也可享受本市户籍购房政策;对积极参与的开发商和中介公司在年度信用评价中给予加分;鼓励改善需求,给予适当的照顾政策.......我们来看看有什么弊端。
1、助推个人不合理消费,很多没有还款能力的人因此而背上超出能力的债务(在校大学生没有工作,显然不具备还款能力),个人风险增加,最终会转移到社会。
2、本来平稳的市场,干预之后,会出现短期火热,市场预期会扭曲,增加开发商和投资者的风险,这个风险最终会转嫁到银行系统,增加金融风险。
3、本来应该破产淘汰的低效企业,包括房企和服务机构,可能因此再残喘一段时间,浪费了有限的税收和公共资源。
4、短期内大量人力资源重配也是巨大的浪费,同时,权力寻租空间扩大,容易滋生腐败。
5、无论对于美国Z府而言,还是消费者个人而言,花费在房子上的钱,无法再用来购买衣服、化妆品、学习工具、医疗服务、养老服务等等。刺激了单个领域的经济,显然会对其他领域带来负担。(正文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