4月2日,中新社记者探访位于台湾苗栗县大湖乡的义民庙。1912年,受孙中山委派,罗福星来台建立同盟会支部,组织抗日活动。1913年底,日本在台殖民当局开展大搜捕,罗福星被捕就义,牺牲时年仅28岁。大湖乡乡亲为抗日英烈罗福星修建义民庙,将其骨骸安葬于庙后昭忠塔。中新社记者 杨程晨 摄
4月2日,中新社记者探访位于台湾苗栗县大湖乡的罗福星纪念馆。1912年,受孙中山委派,罗福星来台建立同盟会支部,组织抗日活动。1913年底,日本在台殖民当局开展大搜捕,罗福星被捕就义,牺牲时年仅28岁。纪念馆顶楼立有题写罗福星遗诗的石碑,其中写道:东来客族据吾藩,驱逐夷蛮我国尊。中新社记者 杨程晨 摄
4月3日,中新社记者探访位于台湾苗栗县头份市的杨统领庙。牺牲于1895年乙未战争的杨载云(有记载为“杨再云”)来自湖南湘潭,曾参加甲午战争,是清末赴台抗日的“外省人”之一。客家乡亲感念杨载云义举为其建庙,时至今日仍年年祭拜。中新社记者 杨程晨 摄
4月3日,“1895乙未年抗日英雄徐骧烈士追思祭拜典礼”在位于台湾苗栗的徐骧纪念公园举行。1895年,徐骧率领台湾抗日义勇部队奋起抗击日军南下,坚持大小12场战役,退至南部曾文溪被敌军击杀,时年35岁。从屏东专程北上祭祖的徐骧曾孙徐永庚(前排左侧)表示,曾祖与其同仁是真正地爱乡爱国爱土。中新社记者 杨程晨 摄
4月3日,“1895乙未年抗日英雄徐骧烈士追思祭拜典礼”在位于台湾苗栗的徐骧纪念公园举行。1895年,徐骧率领台湾抗日义勇部队奋起抗击日军南下,坚持大小12场战役,退至南部曾文溪被敌军击杀,时年35岁。中新社记者 杨程晨 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