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苏沃洛夫突击”步战车车组比赛是以俄国军事家苏沃洛夫命名,主要比拼战车的机动越野和精确射击水平,2015年举办首届。我国军队从首届开始,就派出了86A步战车参赛。从2017年开始,我国承办“苏沃洛夫突击”(2020年除外),除俄罗斯队使用自带的BMP-2步战车外,其他各国均使用中国提供的86A步战车。在此次国际军事比赛库尔勒赛区的“苏沃洛夫突击”项目中,俄方带来的BMP-3与我国86A步战车的表现可谓是让人赏心悦目,接下来,本文就从两款参赛车辆的配置与性能方面入手,做一个具体的分析与比较。
86A步战车与解放军战士们蓄势待发
BMP-3步战车
俄罗斯携带参赛的BMP-3步战车,是前苏联于上个世纪80年代研制的第三代履带式步兵战车,号称“最强步战车”。BMP-3步战车是在BMP-2的基础上研发的一款新型步战车。
赛场中的俄罗斯BMP-3步战车
总体布局。BMP-3步兵战车由车体、炮塔、武器系统、火控系统、动力传动系统和通讯系统等组成,采用箱型车体、车首呈楔形、车位垂直。驾驶室位于车体前部、战斗室居中、载员室和动力室后置。
在总体布置上BMP-3步兵战车打破了履带式步兵战车的传统设计布局,采用独特的发动机后置方案,这样做主要是在考虑到车辆重心的布置和水上平衡设计的同时,还可以增大车首装甲板的倾斜角度,以提高其防护力。在以前的BMP-1/2步兵战车上,位于车体前左侧的驾驶员和车长比较靠近履带,经阿富汗战争证实,当BMP-1/2触发反坦克地雷时,其后果是非常致命的。所以,在BMP-3步兵战车上驾驶员的位置位于车体的正中央,这样也有利于车辆在狭窄的路段转向。BMP-3步兵战车的驾驶员有5具潜望镜,使其对周围有良好的观察能力。夜间驾驶时,中间的潜望镜将由红外驾驶装置替代,也可根据需要换成微光夜视仪。
武器系统。BMP-3步兵战车最突出的特点是它的强大的火力系统:1门2A70型100毫米火炮、1门2A72型30毫米机关炮和3挺7.62毫米机枪,算得上是“超豪华”的武器系统。BMP-3步兵战车上有5个射击孔,两侧各2个,左侧后门上1个,由于载员都面向前方而坐,所以,尽管载员可以利用随身携带武器和射击孔乘车战斗,但乘车战斗并不是主要作战方式。BMP-1有9个射击孔,BMP-2有8个射击孔。看来,减少射击孔,也是步兵战车的一个趋势。
除了固定武器外,车上还有2挺便携式轻机枪、载员使用的6支AK-74型5.45毫米自动步枪和26毫米信号枪等。也就是说,载员下车战斗时的火力仍很强大。其正面火力十分强大,已经超过了20世纪五六十年代的中型坦克或主战坦克火力,具有同敌方的主战坦克、步兵战车、装甲输送车、步兵等作战的能力,显示出BMP-3步兵战车的多用途性。BMP-3以后,苏联/俄罗斯已不再发展轻型坦克和水陆坦克,说明BMP-3完全能起到轻型坦克和水陆坦克的作用。
BMP-3的车体和炮塔为铝合金装甲全焊接结构,重要部位加装轧制钢板附加装甲或间隔装甲
机动性能。BMP-3步战车的动力装置为UTD-29M型四冲程、10缸、水冷、非增压柴油机,V型夹角为144度,横置安装在车体后部,最大功率为500马力(367.5千瓦),比BMP-1和BMP-2动力装置的最大功率分别提高了40%和30%,最高转速为2 880转/分。气缸夹角增大,是为了降低整车高度,留出载员上下车的通道,这一点对于BMP-3非常重要。车体后部右侧有一个矩形进气口,同侧还有一个矩形排气口。传动装置采用液力机械式变速箱,有4个前进档和2个倒档,可实现静液无级转向和动力换档。
BMP-3上采用独立扭杆式悬挂装置,负重轮的动行程达320毫米。标准车底距地高为450毫米,但车底距地高在190~510毫米的范围内可调,这有点像液气悬挂装置。每侧有6个负重轮、3个托带轮,第一、第二、第六负重轮处装有液力减振器,主动轮在后,诱导轮在前。每侧的履带板数量为88块。负重轮直径为500毫米。最大速度为70千米/小时,越野平均速度为45千米/小时,最大行程600千米,最大爬坡度达31度,最大侧倾坡度20度。BMP-3具有水上行驶能力,利用车体后部的2个喷水推进器,可以达到10千米/小时的最大航速,而BMP-1/2利用履带划水只能达到7千米/小时的最大航速。
防护性能。据俄方及外刊提供的资料,BMP-3的车体和炮塔为铝合金装甲全焊接结构,重要部位加装轧制钢板附加装甲或间隔装甲。前装甲相当于70毫米钢装甲的防护水平,可防500米以外的30毫米穿甲弹的攻击。其余部位可防轻武器和炮弹破片的攻击。车内有超压式三防系统、灭火抑爆系统、热烟幕系统,炮塔两侧有两组81毫米烟幕弹发射器。车体下部的推土铲,既可以工程作业,也可以起到辅助防护作用。车外涂四色迷彩,而阿联酋军队的BMP-3则往往涂沙漠迷彩。
BMP-3的车体和炮塔为铝合金装甲全焊接结构,重要部位加装轧制钢板附加装甲或间隔装甲
86A步战车
在“苏沃洛夫突击”中,我国提供的86A型步战车是一款出口转内销的武器。86式步战车是我国与上个世纪80年代开发的第一代步战车,原本并不计划在国内装备,主要用于对北非、中东国家的外贸出口。随着我军机械化进程的深入,我军对于步战车的需求进一步提高,于是90年代开始大规模量产86式步战车。2000年推出了86式步战车的升级版,并命名为86A步战车。
赛场上,86A步战车火力全开
总体布局。86式步兵战车车体分为3个部分,前部为动力及传动部分,中部为炮塔部分,后部为载员舱。该车有车长、炮手和驾驶员3名乘员。发动机及传动装置位于车辆前部右侧,驾驶员位于车体前部左侧,有一个向右转动开启的驾驶窗,并装有3个昼间观察潜望镜。夜间驾驶时中间1个潜望镜可更换为红外夜间驾驶仪;浮渡时则用高潜望镜。车长位于驾驶员后方,有1个向前开启的车长门,可旋转,不开启部分装有3个潜望镜,中间1个为昼夜合一微光观察镜(也可用昼夜合一红外观察镜,此时应带红外灯)。炮塔位于车体中部,炮手位于炮塔内,共装有4个炮手用潜望镜和1个昼夜合一、微光夜视瞄准镜。炮塔顶部右方装有1个白光探照灯。车体后部为战斗舱,可载8名步兵,每边4名,背靠背坐在战斗舱内。载员舱内有4个顶盖,左、右各2个,通过铰链与车体顶甲板相连。步兵下车作战的主要出入口为两扇车后门,这两扇后门同时也作为柴油箱,左后门容积为60升,右后门容积为70升。搭载步兵既可以下车作战,也可以乘车作战。
武器系统。86A步兵战车主要武器为1门30毫米自动炮,火炮全重为110千克,全长为2185毫米,火炮结构简单,重量轻。火炮右方安装1挺并列机枪,在火炮炮身与火炮防盾上安装有红箭-73反坦克导弹发射架。炮塔底部有吊篮。火炮以自动装填为主,也可手工装填。自动装弹机由输弹机、抓弹提弹机和推弹机3部分组成,全部装填过程由电操纵。
炮塔内装有73毫米尾翼稳定火箭增程破甲弹和尾翼稳定钢珠榴弹共40发,弹种配备一般各20发,也可根据战斗任务需要而定。战斗舱内的步兵能乘车进行战斗。车体两侧各备有4个射孔并有观察瞄准装置,左后门还有1个射孔。两侧最前面第一个射孔用于班用机枪,可向车前方30°的方向射击,其他6个射孔用于冲锋枪射击。此外,在反坦克导弹方面,86式升级版86A步战车装备有HJ-73C反坦克导弹。
动力系统与防护性能。86A的动力系统与86式基本相同,为6V150型四冲程水冷柴油机,额定功率215千瓦(2600转/分)。而BMP-2同样继承了BMP-1的动力系统,即UTD-20型四冲程水冷柴油机,额定功率221千瓦(2600转/分)。在传动装置方面,86A采用的是机械变速箱,手动换挡,液压助力二级行星转向,扭杆悬挂。该车主动轮在前,每侧有6个负重轮和3个托带轮,每侧第一、六负重轮装有筒式液压减振器;悬挂装置为扭杆式独立悬挂,限制器采用螺旋弹簧;采用锻造双销式销耳挂胶履带,这种履带噪声低、阻力小、使用寿命长。
86A步战车外形低矮、流线型姨,本身就具有较一般车辆更好的防护力。车体根据受攻击的可能性,选用了不同厚度的特种合金钢板,部分地采用了特种铝合金。炮塔采用特种合金钢板焊接而成。该车具有三防能力,车辆能整体密封,以集体防护为主,步兵可携带防毒面具供下车作战时使用。该车具有热烟幕施放装置和灭火装置。
86A步战车外形低矮、流线型姨,本身就具有较一般车辆更好的防护力
结语
从各项参数来看,BMP-3步战车总体性能是要优于我国的86A步战车的,但是,这并不代表我国步兵战车性能就不强,反之,这一点却更能说明我军能够取得好的成绩的原因,是由于过硬的作战技术和参战士兵平日的刻苦训练弥补了我军与俄军装备之间的性能差距。最后,我们祝贺解放军在此次本赛中获得优异的成立,让五星红旗一直飘扬在赛场中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