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人素来偏爱在饮食上做文章,上至帝王将相的玉盘珍羞,下至布衣平民的粗茶淡饭,无不着上文化色彩。中国自古便是礼仪之邦,对于饮食的礼仪十分讲究。
《论语·乡党》以及礼记》中的曲礼篇、礼器篇、少仪篇中,都记载了当时人们所崇尚的衣食住行间的礼节,上至天子宴席,下至民间平民的饮食礼则。
既包括宴席中的座位、就餐礼仪,也包括了饮酒、喝茶礼仪。很多餐桌上的饮食礼仪如今仍然适用,虽然不像古时那般繁缛,但是在如今交际聚会时,饮食礼仪仍是非常重要的必修课。
每一个传统节日,中国人都喜欢用吃饭来表达感情。饮食文化,将人的社会关系和人情礼仪环环相连。那么,我们就一起来看看古代人吃饭的规矩吧~
《礼记·曲礼》中说道:“凡进食之礼,左肴右被,食居人之左,羹居人之右。脍炙处外,疏酱处内,葱片处右,酒浆处右。以脯俗置者,左朐右末。”
意思是:在摆放菜肴的时候,带骨头的要放在左边,切的肉要放在右边;干的食物要靠着人左手,羹汤要放在右手边;烧烤和肉类要放的远一点,味碟酱料要放在近处;葱一类的拌料要放在右边,酒水饮料和羹汤也要放在右边。而肉干、肉脯一类的,弯曲的要放在左边,直的要放在右边。
听完这些你是不是已经不想上桌吃饭了。接下来还有一套有关吃饭过程的礼仪介绍。
在用饭的过程里,《礼记·曲礼》载:“共食不饱,共饭不择手,毋搏饭,毋放饭,毋流歌,毋咤食,毋啮骨。毋反鱼肉,毋投与狗骨。毋固获,毋扬饭,饭黍毋以箸,毋捉羹,毋刺齿。客絮羹,主人辞不能烹。客歉醢,主人辞以篓。濡肉齿决,于内不齿决。毋嘬炙。卒食,客自前跪,撤饭齐以授相者,主人兴辞于客,然后客坐。”
意思是:在聚餐的时候,一定不能只顾着自己埋头苦吃。首先要检查手上干不干净,一定不能用手搓饭团,也不能把多余的饭放回到锅里。在吃饭的时候不能大口囫囵,也不能吧唧嘴,更不能当着主人家的面搅和菜汤,或是喝菜汤。
如果有客人在搅和菜汤,主人见了就要及时道歉,因为这说明客人认为菜不好吃。而如果客人开始泡菜汤或喝菜汤了,主人也要道歉,这说明主人制备的食物不够。在吃完饭之后,我们终于可以从这些繁文缛节中抽身。
但不要急,作为一个讲文明懂礼貌的人,当然要帮主人家收拾一下菜碟。这个时候,明事理的主人家就会对你说:“你且在此地不要走动,我去把碗给刷了。”你只要乖巧听话等在原地就好了。
此外,古代还关注饮食均衡与健康的关系。中医典籍《黄帝内径·素问》中记载“五谷为养,五果为助,五畜为益,五菜为充”及“谷肉果菜,食养尽之,无使过之,伤其正也”。
这些精辟的文字,读起来既顺口又易记,更重要的是具有十分重要的现实指导意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