武义:用项目刷新城市“颜值”

城市更新是城市发展到一定阶段的新陈代谢,是城市可持续发展的必由之路。

2018年武义县启动了有史以来规模最大、情况最为复杂的旧城改造,并实施了三大安置区建设项目,包括溪南、下王宅鸣阳、程王处三大集聚区。项目总占地面积33.09万平方米,总建筑面积109.42万平方米,其中地下室32.14万平方米,共计6108套,建筑层数10至26层不等,工程采用EPC总承包模式,分三个标段施工。建设总投资38.22亿元。

今年,旧城改造三大安置区块和配套工程于8月全面完工,累计2147户产权调换被征收人完成选房3196套,熟溪街道溪南区块24户商业用房产完成权调换房选房工作,武义县历史上规模最大的城中村改造项目圆满收官。棚户区改造安置房配套道路:江山脚路、溪南街、庆同路、东地块北侧路、下王宅路、熟溪北路、阳春路、鸣阳路、新兴路、市政路、东地块南侧道路、武通路、中源路、中源路南侧9米道路均已完成并通车。

武川和苑.jpg

2020年武义县全面启动老旧小区综合改造提升工作,计划在2022年底前完成改造,共计140个小区、3609栋、17031户、301万平方米,计划总投资约3.23亿元。为确保做好这项“百姓得实惠、环境得提升、政府得民心”的民生工程,县建设局充分发挥“店小二”精神,坚定“一盘棋”意识,通过强化组织领导、细化改造流程、深化服务保障等“三化”措施不断补齐武义县城市建设短板。

程王佳苑.png

今年,投资4000多万元对白洋街道、壶山街道、熟溪街道内共计30个老旧小区进行改造,改造内容主要包括屋面立管、雨污分流、道路整治、垃圾分类设施和邮政快递设施等提升小区综合配套功能为主的基础性改造,共改造居民户2567户,总建筑面积39.71万平方米,现已完成27个小区改造。

按照“精心规划、精致建设、精细管理、精美呈现”的要求,围绕“水清、路平、灯明”的标准,从细微处着手,在薄弱处发力,不断完善城市基础设施,提高城市发展质量。

环城西路延伸至新武义一中道路.JPG

继续实施城市道路建设,打通环城西路、下王宅路、阳春路、鸣阳路、武通路、市政路6条城市断头路,进一步提升城市道路通行能力;完成新增城区停车泊位1000个;明招路、环城北路道路改造和景观提升工程,武川路延伸等重点项目按节点推进。

全面开展园林景观建设,以国家园林县城创建绿化指标为标准,围绕“增花、增彩、增景、增色”的目标,聚合要素、狠抓关键、强势推进,重点对城市展示馆前、供销农贸城边、武义一中西侧道路、客运中心边、街头绿化带及公园节点等进行景观提升,丰富植物配置,增加季相色彩,提升城市品质。国家园林县城创建绿化提档工程已于10月份全部完工。植树节义务植树260棵;莹乡路后陈段、新一中段中央绿地、武丽线与中盛路交叉口、温泉隧道北侧等绿化带补植茶梅、红叶石楠、毛娟、八仙花、美人蕉等52170株;温泉隧道口、莹乡路等道路种植桂花树、紫薇树、樱花树、夹竹桃种植309棵,种植兰花三七、鸢尾、马尼拉麦冬5170㎡;履坦泵站移植紫薇7株至莹乡路新一中段种植;溪南安置区移植香樟3株至解放南街、湖滨路行政服务中心前补植。

县城市展示馆前绿化提档.jpg

持续城区市政道路雨污分流改造项目,对建成区雨污水管道进行错接漏接排查检测,对发现的错接漏接部位进行整改、对破损处进行修复;对老住宅区小街小巷进行雨污分流及道路白改黑优化;对雨污水管网进行排查修复;推进环城北路雨污水分流改造及道路提升工程;对北岭1~4路、中源路、康定路、康园路、朝阳路、东升路、壶山下街、新兴路、工农路、供电路、江山横路615米、武通路290米等道路进行雨污分流改造,现已完成年度工程量的85%;柳城污水处理厂建设工程完成总工程量的25%。

按照有乡愁、有文保、有亮点的社交文化中心的目标要求,抓好古城保护建设。文庙、文昌阁工程完成地下室主体结构和管理办公用房、商铺大木构上架,完成地下室顶板防水层和回填土工程量的70%,完成国学馆大木构安装工程量的50%等,累计完成总工程量的50%,完成投资额8220万元。横街二标、三标修缮工程已完工,累计完成投资额1425万元。永丰路新建、西寺溪改造工程已开工建设。横街一标、四标修缮工程完成施工招标,投资额996万元。林氏宗祠、汤家大屋复建工程完成预算编制工作。

请输入图片描

打开APP阅读更多精彩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