31日傍晚,为期三日的世界顶尖科学家论坛在沪谢幕,却余音绕梁……当一次性面对60多位“诺奖级”大科学家时,总有人提出这样的疑问,就如当天“莫比乌斯(∞)论坛”上半场的最后一个问题:以色列人口占全球不到1%,诺奖得主占全球20%;而中国人口占全球20%,诺奖得主却不到1%,这是为什么?
且不说这个问题是否有解,解放日报·上观新闻记者了解到,其实以色列的诺奖得主就在现场。让科学家“车轮式发言”的论坛下半场,2011年诺贝尔化学奖得主、以色列理工学院教授丹·谢赫特曼直言,其实即使在以色列,如今人们也更愿意干“事少钱多”的工作,科学与工程类的从业以及创业意愿有所下降。或许,这同样是包括中国在内许多国家存在的现象。
人无远虑,必有近忧。那么,以色列诺奖得主怎么做?正是应了一句话,今天就是未来,“投资”今天就是“投资”未来。原来,谢赫特曼组织的科教工作者甚至走进幼儿园开展科普,他自己还开设了一档电视节目,就叫《怎样成为科学家》,其团队设计开发的数学课程体系也进入了本国高中。
从顶尖科学家的视角看,科学的未来不一定都是技术,而更多是活生生的人。当他们面对人类的未来:小科学家们,包括来自上海的十多位与会中学生代表,他们如此倾心倾力地投入。2014年诺贝尔生理学或医学奖的共同获得者,“诺奖夫妻”爱德华·莫索尔和梅—布莱特·莫索尔,为中国大学生对于“AI中加入一些随机过程让人工智能也拥有创意”的想法点赞,还特意在笔记本上记下了他的中文名字。
多数人看好这是一个属于AI的世纪,并不得不感佩科学家对于未来AI的理解和实践。数学界最高奖菲尔兹奖得主蒂莫西·高尔斯爵士甚至拿自己“开刀”,他预见在本世纪结束前数学家对于深奥定理的推理证明,或将可以完全交给AI系统去自主完成。而当下,数学家们仍在不遗余力地训练机器的深度学习能力,培养未来的AI数学家。
他们的胸襟是广角镜,视野是望远镜,人们更愿意将世界顶尖科学家论坛称为全球“最强大脑”的派对,但一位诺奖得主却公开表示:请最后一次叫我们“最强大脑”。因为,未来已来,未来正后来居上,未来属于今天还没有获得过诺奖的人。
回到那个关于中国诺奖的问题吧。诺奖的前辈认为,答案其实很简单,“在未来很多诺奖获得者将会是中国人,原因很多诺奖得主都已经说了,对于基础研发的支持,最后会带来很好的发现和科学中的成功,所以我们都认为,未来会出现很多中国诺奖得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