郑信——靠武力在东南亚开创帝国,又因武力失去帝国的中国人

“我郑信在此自立为王,是想得到民众的尊敬,以便拯救国家。”1764年郑信在暹罗南部城市罗勇加冕仪式上如是说,簇拥在郑信身边的文武百官听之无不被新国王崇高的爱国热情感动得流下滚烫的泪珠,王宫外围观的泰国百姓和士兵也深受触动呜咽得哭了起来。1764年是暹罗王国多灾多难的一年,缅甸王率6大军从西边攻入暹罗,一路烧杀抢掠无恶不作,同年2月还攻破了首都阿瑜陀耶,掳走暹罗王室和数万暹罗百姓。暹罗全境顿时落入群龙无首的境地。此时国都沦陷,天子西狩,人民流离失所,暹罗的封建贵族却不思抗敌反倒趁机割据争斗。就在这个危难的时刻,一个中国男人挺身而出带领暹罗人民驱逐缅甸侵略者。此人将在今后的十几年里西逐缅甸,东征安南,南伐安南,令泰族重兴,使暹罗重光,并开创暹罗的华人王朝(吞武里),以披耶达信大帝的尊号流芳百世。他的名字叫郑信!

【吞武里王朝庞大的版图】

初露锋芒

披耶达信本名郑信,祖籍广东省澄海县华富村。其父名叫郑镛,本是一破产农民,清雍正初年渡暹罗谋生,善于经商遂发达,与暹罗姑娘洛央成亲得一子,起名郑信。郑信虽是商人之子,却有鸿鹄之志,埋首算珠间仍不忘放眼四野。渐露头角的郑信很快凭借家族财富得到暹罗贵人的提携,先是被暹罗财政大臣收为养子接受了暹罗贵族子弟的传统教育,及冠后又被暹罗王任命为达城的军事长官,封爵披耶。所以,泰国人一般称他为披耶达信。

如果没有发生下文讲述的事情,郑信将会以暹罗贵族的身份度过他平安富庶的一生。他会娶一个暹罗贵族女子为妻,生一大堆孩子,中年伺机接替义父的位置跻身王庭,晚年以一个幸福老人的姿态离开人世,他的子孙将彻底融于暹罗当地,就像盐溶于水。曲折离奇的命运把他推到了风口浪尖上。

缅甸人来了。缅甸人的铁蹄有如惊涛骇浪把暹罗王国这艘原本安康的小船蹂躏得满目苍痍,同时也把郑信原本既定的幸福人生撕扯得支离破碎。1766年年初,缅甸大军包围了暹罗首都阿瑜陀耶,围城的缅军多达43000人,包括战马1200匹,大象400头,战船300余只。大敌当前,暹罗王不思应对而忙于求神拜佛,寄希望于超自然力量退敌。1766年底,披耶达信奉诏勤王。

【强大的缅军】

1767年一月,阿瑜陀耶守城部队组织了六路出击意图击破缅军打破封锁,结果六路皆败。败军欲回城却被拒之门外,无奈之下只能四散于野,以免彻底被缅军歼灭。披耶达信也在那些败军之中,他在这一战中表现出了过人的军事才能。披耶达信率500泰华士兵且战且走,不单硬生生地从缅军重围中杀出一条生路来,还两度击退围追堵截的缅军,并于那空育那府附近一支数倍于己的缅军——为了摆脱有如附骨之蛆的追兵,披耶达信及其部众星夜兼程撤到了那空育那府附近的一处村庄里,不巧这时从巴真武里方向开来了一支2000人的缅军。初历大战而且手下精疲力竭的披耶达信没有选择在开阔地带和缅军硬拼,他把部队部署在村里,诱使缅军和他展开巷战,借助密集的房屋抵消了敌人数量上的优势,以寡击众赢得了胜利,缴获大批军资。

统一暹罗

等披耶达信一路亡命到罗勇时,令人扼腕的消息传来了:首都阿瑜陀耶城被缅军攻破,无数生灵涂炭,尸积成山,血流盈渠,瑰丽的宫殿化为断壁残垣的废墟,数万暹罗百姓和暹罗王室都尽落敌手。这固然是全体暹罗人民的噩耗,但亦是郑信个人的机遇。与郑信的屡战屡胜形成鲜明对比的是暹罗其他诸侯的屡战屡败,无家可归的流民和被缅军吓破胆的暹罗贵族纷纷拜倒在郑信脚下以求庇护。素有兼济天下的郑信也在这时把握住时机,赶上了历史进程的快车,以驱逐缅虏的名义,在这国难当头之际自立为王。

抗缅不光是政治口号,也是郑信为之奋斗一生的目标。称王后不久,郑信就马不停蹄投入到战争中去。他是以破釜沉舟的方式攻克尖竹汶城和达叻城,完全控制暹罗东南沿海,与占领阿瑜陀耶城的缅甸侵略军形成东西相持之势。1767年十月,郑信又率数万士兵,100多艘战舰进军缅占暹罗区,一路过关斩将,先破缅军主帅蒙耶所部,再破缅军副帅苏基所部,把缅军彻底撵出暹罗国境,收复了首都阿瑜陀耶城。对故都的收复极大的提升了郑信的个人威望。

缅军虽被暂时驱逐出境,但其仍然对暹罗虎视眈眈。要想摆脱缅甸的威胁,需要整合全暹罗的力量。攘外必先安内。暹罗旧王被俘后,暹罗境内群雄并起。除了郑信外,暹罗境内最有势力的几股割据力量分别是西北统治彭世洛的銮侯,东北统治难府的僧权国,南方统治六坤城的穆希卡王。这些封建主势力极大,对郑信这种生而不为王的王不屑一顾。郑信花费了数年时间,才将一一将他们铲除。

【纪念郑信英勇善战的雕像】

郑信的铁拳首先砸向西北势力最强的銮侯。銮侯的家族统治彭世洛久矣,势力根深蒂固。1768年雨季,郑信率师亲征彭世洛。彭世洛方面早有准备,大将銮哥沙领兵滨河河口布防。当时正逢河水上涨,郑信的大军长途跋涉到达河边时才发现他们被洪水包围,占据有利地形的銮哥沙当机立断发动突袭,打郑信的军队个措手不及,郑军首战失利,连郑信本人都中了枪伤。看着这不知何时才会退去的洪水,腿部绑着绷带不能骑马的郑信只好草草宣布撤军。郑銮相争,秃驴得利。趁惨胜的彭世洛元气大伤,统治难府的僧侣枋长老派一大票小光头明火执仗跑到彭世洛城下兴师问罪,要彭世洛的统治者皈依佛门。这一围就是两个月,山穷水尽的彭世洛城落。郑信和銮侯拼死拼活了老半天,反倒让老奸巨猾的秃驴得尽了便宜。

西征不利,郑信把目光转向了南方的六坤。六坤位于马来半岛,是暹罗的一等城市。1769年4月,郑信命大将碧差武里率5000名士兵讨伐六坤。郑军沿马来半岛一路南下,与六坤军队激战皮台河。由于郑军主副将不和,初战失利。九月,郑信亲自挂帅再征六坤。郑信率水师从新都吞武里出发奔袭六坤港,又令大将宋加洛率大部队南下施压。10月6日,郑信的旗舰突然出现六坤港外,注意力集中在陆上的六坤仓促应战,一阵短促的攻防战后,六坤王弃城而走。暹罗南方尽属郑王。

这样,暹罗境内只有北方的僧侣国还保持着独立。僧侣国的领袖是枋长老,他既是宗教领袖也是封建诸侯,以怪力乱神的超能力闻名于世。阿瑜陀耶城破后,他将寺院和尚们统统武装成士兵,设置官职,自成一国。枋长老的和尚军身披红袈裟,饮酒吃肉,娶妻宿娼,奸淫掳掠,俨然成为当地人的一害。枋长老的野心日趋膨胀,巧夺彭世洛后,他尚不满足继续发兵南下欲与郑信争雄,大有将暹罗全境发展成人间神国之势。1768年底,枋长老纵兵劫掠郑信属地,挑起了战争。

郑信兵分两路,一边让两员将领率偏师从陆地开拔,自己则统帅一支12000人的强大舰队逆流而上。和尚军欺凌手无寸铁的百姓尚可,真刀真枪干仗就显得十分业余。郑军的百战之师势如破竹,连克重镇彭世洛和那空沙旺城,大小秃驴们统统被送去了西方极乐世界。枋长老不亏是一个能人,不仅装神弄鬼是暹罗第一把手,还精于马拉松。眼见大势已去,枋长老一溜烟逃跑到缅甸去,他的速度只怕都要令后世的暹罗记者汗颜。

至此,暹罗全境都拜倒在郑信脚下。郑信,这个具有中国血统的男子成为了暹罗这片几十万平方公里的锦绣河山的唯一的主宰。

艰难的朝贡

【中国清朝著名皇帝乾隆】

虽然郑信战场上所向无敌,可他在吞武里朝堂上却举步维艰。众所周知,郑氏家族在暹罗的经营不过两代人的时间,其父又是中国侨民,根本就是无本之木。不少土著暹罗贵族和僧侣视郑信为外人,只是迫于郑信的军力才勉强臣服于他。郑氏这株无本之木若想嫁接在暹罗这片土地上茁壮成长,需要外力襄助。郑信深思熟虑想到了他的故国——中国。他迫切希望能够得到中国清政府的外交承认,确立在自己在暹罗国内的合法地位,保持对柬埔寨和老挝等地的宗主权。同时,中泰两国关系正常化亦有利扩大中泰贸易,郑信对中国所产的硫磺,铜,铁等军资垂涎三尺。

1768年七月,郑信正式遣使入华请求清政府的册封。他满心的以为正在和缅甸交战的清政府会答应他的请求,不料遭到中国乾隆皇帝的严词拒绝。清政府从封建正统出发,认为原属暹罗旧王臣下的郑信是欺君犯上,篡权夺位的乱臣贼子。清廷不单拒绝郑信的请求,还把他的信掷于门外以示轻蔑。

尽管清朝起初坚持不承认郑信政权,但暹罗已为郑信所控。对缅战争的屡战屡败,驱使清政府改变了对郑信政权的态度。出于现实战略考虑清政府需要郑信继续在中南半岛牵制强盛的缅甸。1771年,郑信遣使把一批缅甸俘虏献给乾隆。这马屁拍得好,乾隆皇帝号称十全老人自然十分好面子,外邦献俘,还献得是缅甸的俘虏,大大地满足这位中国皇帝的虚荣心。中国皇帝龙颜大悦之下,少不得对泰使赏金赐帛,好言宽慰。看中国皇帝好这口,郑信便投其所好:1775年送还被缅甸俘虏的清兵19人,1776年送云南商人回籍,1776年使粤献缅俘。

见郑信如此乖巧,清政府也不好继续摆冷面孔了。乾隆对善揣圣意的郑信赞叹有加,拍板决定承认郑氏政权对暹罗的统治。1772年8月开始,清朝与暹罗来往的官方书信里不再称郑信叫“暹罗国夷目”,改称郑昭。“昭”在泰语里是王的意思,清廷算是承认了郑信是暹罗合法国君的地位。为了表示对小弟的支持,清廷违反了不准军火出海的惯例,允许暹罗来华购买军资。乾隆皇帝还特地批示两广总督,让总督为中泰军火交易开方便之门。

有了中国的支持,郑信在暹罗国内的地位愈加巩固了。

【用于中泰贸易的中国帆船】

与缅甸的爱恨情仇

16到18世纪的中南半岛史就是一部缅泰争霸史,两个大国的军事冲突主导了半岛这个时期的历史。郑信的发迹亦是这场战争的推波助澜的结果。一心想要星辰大海,称霸东南亚的缅王一直对郑信打断缅甸对暹罗的征服耿耿于怀。1768年初,缅王孟驳就想妄图阻扰郑信统一暹罗,出兵三千入侵暹罗,可遭到暹罗边境的华人部队顽强阻击,一时前进不得。当郑信接到缅军入侵暹罗的消息,他当即挥师西援将缅军逐出国境。暹罗军队乘胜追击夺取了缅甸的叻胚。

【缅泰两军激战图】

1770年,镇守清迈的缅甸军队又犯宋加洛城。镇守宋加洛的暹罗守将是华人将军陈联。素以武勇冠绝三军的陈联毫不畏惧,打开城门出城迎战缅军。缅军苦战城下多时不得入城,这时多路泰军赶到,缅军自觉不敌败走。正当缅军从宋加洛撤回清迈的途中,郑信率领部队也正好赶到。暹罗追穷寇,围清迈九日因粮草不济退军了。

1772到1773年,缅甸又对暹罗西部边境发动了几波攻势,但无一不被郑信击破了。1774年,为了根除缅甸无穷无尽的袭扰,郑信征召了35000名士兵主动出击清迈。泰军的主力是从王畿招募来15000名士兵,附带20000名北方地方部队。泰军连战连捷,先取南奔城,继而占领了作为缅甸历次侵泰基地的清迈。缅军反击,从南方进攻叻胚。占领的清迈的郑信旋即率军南下,采取各个击破的战术,迫使万缴区的缅军投降,北碧城的缅军撤退。

为了挽回败局,三万缅军从中部进攻暹罗。来犯的缅军占据了泰北诸城,然后沿着湄南河下游进军,意图攻克郑信的首都吞武里。郑信命克里兄弟在驻守清迈,自己带领主力到那空沙旺城堵截缅军。双方激战一年有余,不分胜负。这时,缅甸王孟驳去世,缅甸国内政局动荡,新王召回侵泰缅军。胜负已定,此后缅军再次发起对暹罗的攻势亦是回天乏术。

暹罗和缅甸持续数个世纪的争霸战争,终以吞武里王朝领导的暹罗取得了完全的胜利!战胜了宿敌缅甸后,郑信并未息止兵戈,转而侵略柬埔寨和老挝。吞武里王朝穷兵黩武的帝国主义扩张政策使暹罗的版图空前扩大,也为王朝未来的覆灭埋下了伏笔。

【印有郑王像的泰币】

老骥食槽

剑下生,剑下死。郑信用武力开国,也因一场军事政变失去王位。1782年,暹罗故都阿瑜陀耶的民众发动暴动。郑信命禁卫军将领披耶讪带领禁军去阿瑜陀耶镇压。待披耶讪到阿瑜陀耶城外,戏剧性的一幕发生了。造反首领说服了披耶讪倒戈并推举他为领袖,叛乱者和镇压者沆瀣一气冲进了吞武里,把王宫围得水泄不通。这回郑信的主力远在柬埔寨征战,禁军又叛乱,王宫内几无可用之兵。万般无奈下,郑信答应了叛军的要求:剃度为僧,遁入空门。这场军事政变是偶然也是必然的。郑信在位的十几年里国家一日都不得安宁,连年的战火和与之相伴的兵役劳役让暹罗上至贵族僧侣下至劳苦大众皆苦不堪言,而他又缺乏除了军队以外的世俗宗教支持,他的失势只是时间问题。郑信的事迹再一次向世人证明——战争是普通人通向至尊之位最好的拍门砖,但军国主义终归不是维系国家的长久之计。

【气势恢宏的郑王寺今日已成泰国标志性建筑物】

打开APP阅读更多精彩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