才报 | 人工智能(AI)领域最新人事变动汇总-2025年7月第3周

阿里集团副总裁、原钉钉CEO叶军离职

图片

7月11日,阿里集团副总裁、原钉钉CEO叶军(花名:不穷)从阿里离职。据介绍,不穷已经走完了离职的审批流程,但是last day还未到。

叶军本硕博就读于四川大学,2007年取得四川大学获得计算机应用专业博士。

2006年,叶军开始在阿里巴巴实习,最初入职在B2B,后去新成立的“阿里软件”,主要服务企业客户,帮助企业开发软件开展管理生意。

2007年-2019年,叶军先后在阿里云、Aliexpress(速卖通)、阿里国际事业部(ICBU)、企业智能事业部等部门工作。主导了无线投屏、阿里内外、阿里郎、人才盘点、资产盘点、欢行等阿里内部常用的组织数字化产品的打造,服务阿里巴巴从IT到DT时代的组织转型。

2020年2月,疫情期间叶军带领团队研发了全国第一张健康码并运营上线。2020年7月,主导了浙政钉(浙江省联合阿里巴巴打造的一款政务办公软件)的开发。

2020年9月28日,陈航调任阿里巴巴集团CEO张勇助理,后离职创业。叶军则转岗至钉钉事业部,担任CEO。

2025年3月31日,阿里集团收购陈航(无招)创办两氢一氧公司全部易完成后,陈航(无招)回归阿里集团,出任钉钉CEO。当时的说法是叶军将回归阿里集团,另有任命。时隔三个月,我们没看到叶军的其他任命,却得到了他离职的消息。

小红书第4号员工陆伟离职

图片

小红书第4号员工陆伟(薯名:路飞)已经离职,目前去向未知。

陆伟2010年(也有可能是2011年)毕业于北京邮电大学通信工程专业,还是北邮文学社部长。在经过一次短暂的创业失败经历和一次加入上海张江某创业公司,但不久后又解散的公司之后。2013年,作为一个只有两年工作经验的前端+iOS工程师,陆伟加入了同样只有毛文超、瞿芳和邓超三名员工的小红书,成为了这家公司的第4号员工和第1个程序员。

在小红书早期,陆伟做过前端,做过IOS客户端,后来又做后端工程师,历经社区、电商、增长等部门。他一个人扛起了小红书几乎所有的技术,为小红书开发了社区产品和电商系统。曾临危受命,用7小时搭建起了一套秒杀系统,也见证公司一次次顺风顺水度过秒杀活动。2016年,陆伟和一名设计师以及一名前端工程师,组成了小红书第一个增长团队。此后,陆伟又担任小红书企业效率负责人。

字节视觉大模型负责人杨建朝官宣休息,周畅接任

7月17日上午,字节跳动豆包大模型视觉多模态方向负责人杨建朝(职级4-2或者5-1)在公司内部正式宣布“暂时休息”,相关职责已完成交接,其工作由周畅(花名“时光”)接手,继续归属“多模态交互与世界模型”团队,向基础研究负责人吴永辉汇报。接棒者周畅曾是阿里通义千问大模型的技术负责人。

关于此次变动的具体原因,有说法称与“家庭因素”有关,亦有版本指出,杨建朝长期往返北美与国内,在高强度工作节奏下身心俱疲,选择阶段性休整,甚至有“提前退休”之说。知情人士表示,其选择在上半年绩效考核结束后正式“休息”,或为组织结构调整预留空间。

杨建朝2006年毕业于中国科学技术大学电子工程与信息科学系,并荣获郭沫若奖学金。后在伊利诺伊大学香槟分校(UIUC)深造,师从“计算机视觉之父” Thomas Huang (黄煦涛),于2011年获博士学位,多次获得智能识别世界大赛的冠军。

博士毕业后,杨建朝先后在Adobe、Snapchat从事算法研究工作。2018年,杨建朝加入字节,担任美国 AI Lab的研发总监,向字节副总裁,AI Lab负责人马维英汇报。

2023年,字节成立大模型团队后,杨建朝担任视觉多模态生成负责人,主要负责图生文,图生视频等相关内容,向大模型负责人朱文佳汇报。今年初,谷歌deepmind副总裁吴永辉加入字节后,杨建朝转向吴永辉汇报。

除了杨建朝,字节大语言模型负责人乔木因为出轨部门HRBP,已经被公司辞退;字节AI Lab负责人李航,则以退休返聘的形式继续为豆包大模型贡献力量。

周畅本科毕业于复旦大学,博士就读于北京大学,曾担任阿里巴巴通义千问大模型的技术负责人,主导开发了M6多模态预训练模型,2024年7月从阿里离职后加入字节跳动。

图片人工智能(AI)领域人事变动简讯:

7月20日,字节数据科学负责人秦路(根据这个title,职级应该是4-2)在个人公众号发布文章《就来说说近况吧》透露,他已经结束了7年的字节生涯,将在AIGC内容方向进行创业,并招聘Agent/AIGC内容方向的算法和研发人才,Base地点北京上海均可。秦路在2018年加入字节。在字节7年工作期间,他在内部写了很多初阶向的培养教程,也经历了大概2000场左右的面试,同时还是数据科学职级晋升通道的评委。用他的话来说,初创公司->大平台->创业,可能也是一段既定的旅程。作为业内资深的数据科学和数据运营人才,秦路在各种知识社区非常活跃,曾著有《七周成为数据分析师》课程,在知乎、人人都是产品经理,51CTO等知识分享平台有个人博客和数据分析课程。

7月15日,字节对绩效标准进行调整,整体来看:1、强调“M”是符合预期,代表能够持续履行角色职责,工作表现良好且稳定。从预期结果上来说,“M”的比例会提高,将占大多数。与此同时,“M”档位全年激励区间的上限将提高。2、“M+”代表工作表现有时超出预期,“M+”的标准将提高。预期“M+”的比例会降低,但对应激励会增大,“M+”档位全年激励区间的下限将提高。3、更清晰地区分“M-”和“I”及以下。“M-”代表略低于预期,需要自我调整或在 Leader 帮助下改进,不意味着要离开公司。相比于“M-”,“I”代表低于角色预期,不能履行好角色职责,需要做调整或离职。接下来会更清晰地识别出“I”及以下,不与“M-”混淆。4、鼓励打出更多的“E”及以上,让有突出贡献的同学获得充分的认可和激励。

据雷峰网消息,大疆飞行系统技术中台核心元老李昊南,已于4月初正式从大疆离职,并已于近期正式加盟妙动科技,与妙动科技联合创始人兼CTO杨硕一同负责研发板块。在大疆内部,李昊南被尊称为“水哥”,口碑极佳。其本人在离开之前,在大疆内网发了一篇离职文档,被众多大疆员工广为流传。此前,李昊南为飞行系统技术中台团队负责人,早年毕业于港科大,先后在视觉、飞控、导航、飞行系统等多个部门负责嵌入式和测试的工作,曾向刘昂、杨振飞等人汇报。杨硕与李昊南关系匪浅,两人于2015年同时期进入大疆,后一同划分在飞控项目组。彼时,杨硕负责算法,李昊南负责嵌入式,建立了非常深厚的友谊。2018年杨硕离职大疆后,两人一直保持着紧密联系,每年都有固定的聚会。据悉,妙动科技创始人兼CEO高建荣也是杨硕在大疆时期的同事。2016年,高建荣在Robomaster部门和杨硕做技术,一同负责大疆的机器人赛事机甲大师。2018年,高建荣被调任大疆供应链负责人,杨硕则从大疆离职去了CMU。妙动科技今年以来一直被资本热捧,第一轮融资额高达五、六千万美金,而新一轮融资额据称已经到了2-3亿美金。

顺丰集团高级副总裁兼首席市场官(CMO)徐本松卸任,其职由现任集团CIO耿艳坤接棒。去年6月,顺董事张栋卸任首席市场官(CMO),徐本松接任CMO,至今刚满一年,没想到此次又突然变动。现内部显示为“储备干部”身份。而接任者耿艳坤则是典型技术背景出身,这种CMO职位转由CIO接任的安排,并不多见。

捷尼赛思中国CEO朱江已于6月底离职,其任职时间仅为10个月。报道称,朱江于6月26日在其微信朋友圈发布一条与捷尼赛思相关的信息,此后再未更新该品牌相关内容。朱江在汽车行业拥有超20年的工作经验,曾先后在多家车企任职高管,包括蔚来汽车、宝马、MINI、雷克萨斯和福特等国际知名汽车品牌。2003年,朱江加入华晨宝马,负责市场活动,此后于2008年至2012年担任宝马MINI品牌管理总监,后升任为MINI中国品牌管理副总裁。2013年,朱江离开MINI,加盟雷克萨斯。2017年,朱江离开雷克萨斯,加盟蔚来担任用户发展副总裁。除上述工作经历外,朱江还曾短暂在前集度汽车担任副总裁,负责用户发展与运营。2022年9月,朱江担任美国造车新势力Lucid在中国的首任董事总经理职位,负责中国市场业务,引导Lucid进入中国市场。2024年7月,捷尼赛思中国宣布,任命朱江为捷尼赛思汽车销售(上海)有限公司的新一任首席执行官,

微软云大中华区副总裁、数字原生事业部(简称DN,以互联网客户业务为主)负责人田灼正式调任亚太,任微软亚太区数字原生线负责人。除印度外,微软亚太其他区域的数字原生业务基本都归田灼负责。田灼最开始曾在AWS工作,与李孔源(后来任谷歌云大中华区负责人)共事。后来,田灼跟随李孔源加入了谷歌云,关注游戏行业客户。再后来,田灼离开谷歌云加入了微软云大中华区,组建了数字原生事业部,主要服务互联网大客户和游戏客户,如 TikTok 和 Temu 等,并担任该部门总经理,向微软云大中华区一号位侯阳汇报。同时,微软大中华区的DN线目前仍由田灼领导,并没有设置新的继任者。这在部分业内人看来,相当于将微软大中华区DN业务并入了亚太DN线。不过在营收上,前者的营收还归在微软侯阳下面。

原路特斯市场负责人、长城汽车魏牌CMO及副总经理乔心昱正式加盟北汽新能源。除了乔心昱低调加盟外,北汽集团内部也在进行一场深度的管理架构重组。今年6月,北汽新能源专门为高端品牌享界组建了“享界事业部”,由公司党委常委、副总经理马磊出任总裁,党委委员孙贵洋担任副总裁兼营销中心主任。

理想汽车废弃此前的PBC绩效管理模式,将重新回归OKR模式。有接近理想的人士表示,废弃PBC管理方式,回归过去的OKR模式,意味着简化考核管理,重视反馈,减少员工焦虑,值得支持。引入PBC模式,曾是理想汽车全面学习华为的缩影。2022年,问界M7攻势凶猛,理想受到重压,很长一段时间内理想毫无还手之力。李想曾透露,为此理想管理层拼命研究华为,管理团队每人购买华为公开书籍不低于十本:“我们惊奇的发现,我们在产品研发、销售服务、供应制造、组织财经等方面遇到的痛不欲生的问题,人家十几年前就解决了,甚至二十年前就解决了。学!学!学!”评论区有人劝李想“不成长也可以求稳,以防守为主。”李想的回答是:“不成长,毋宁死。”从2022年开始,理想开始像素级学习华为,将公司向矩阵型组织升级。2023年2月,原华为全球HRBP管理部部长李文智任职理想汽车CFO办公室负责人。一个月后,理想宣布原有的OKR管理方式升级为PBC绩效模式。这次回归OKR,某种程度上是“去华为”的缩影。从像素级学习华为,到悬崖勒马,理想汽车,正在抛弃“华为思维”,尝试走自己的路。

离子阱量子计算企业华翊量子近日完成数亿元A轮融资。本轮融资由社保基金中关村自主创新专项基金(君联资本担任管理人)、北京信息产业发展投资基金与君联资本联合领投,资金将用于加速核心量子计算技术的研发迭代及产业应用落地。华翊博奥(北京)量子科技有限公司成立于2022年1月,脱胎于清华大学量子信息中心,创始人为中科院院士、清华大学量子信息中心主任段路明教授,核心团队由来自清华、中科大等高校的十数名博士及博士后组成。公司专注于离子阱量子计算技术路线,提供离子阱量子计算整机及量子云计算服务,为通信、金融、医药、能源等领域进行行业赋能。

消费级扫雪庭院机器人公司汉阳科技Yarbo近日完成超亿元B+轮融资,本轮融资由国科投资、中金资本和九阳创投投资,股东阵容涵盖中科院背景、头部财务投资机构和上市公司产业方。汉阳科技Yarbo通过独特的“1+N”模块化设计,构建庭院全场景的智能解决方案,以满足用户一年四季的差异化需求。

船舶维保工业智能化企业海桓科技宣布完成B+轮,连同年初完成的B轮融资,半年内累计融资数亿元。B+轮由国泰君安创新投资领投,道禾长期投资跟投,融资资金会用于产品研发、产能扩张及国际市场拓展。投中资本担任本轮融资交易财务顾问。海桓科技成立于2021年,是一家泛港口维保自动化装备领域企业,海桓科技自主研发的除锈清洁机器人、喷漆机器人、超高压水泵等多种智能化装备,已在全球范围内实现规模化商用,全面攻克船舶坞修作业的高危、高耗、低效率与高污染难题,全球市占率持续攀升,产品远销欧洲、中东、东南亚等地。

国产化几乎为零的高端特种芯片行业,清华系公司谱析光晶终破海外垄断。碳化硅特种芯片及系统解决方案提供商谱析光晶已相继完成了超亿元B轮和pre-B轮融资,由路遥资本(余杭金控)、爱杭基金领投,嘉新创禾芯、智远投资、中芯熙诚(中芯国际)等。谱析光晶成立于2020年3月,由清华大学电子系四位本科同班同学联合创立,专注于碳化硅特种芯片、模块及电源系统的研发与生产。公司以“超高温、小型化、高可靠、高效率”为技术核心,产品主要应用于能源勘探、航天军工、光伏储能及电动汽车等领域,填补了国内耐200℃以上高温芯片和高温系统的空白。当前,全球碳化硅行业在极端环境应用场景需求激增。以能源勘探为例,超深井钻探深度超6000米时,井下温度可达200℃以上,传统硅基芯片受限于耐温性(最高175℃)及体积效率,难以满足需求。几家国际巨头长期垄断高温电源市场,而国内企业多聚焦中低端领域,高端特种芯片国产化率近乎为零,存在技术门槛高、供应链依赖进口、成本高昂等痛点。

半年两轮融2.42亿美元,它石智航(TARS)刷新国内具身智能赛道的早期融资纪录,资本不仅带来钱,还把潜在落地场景一次性配齐。它石智航(TARS)2月5日才在上海徐汇注册的公司,近日宣布完成1.22亿美元天使+轮融资。3月底刚刚完成1.2亿美元天使轮,天使轮由蓝驰创投、启明创投牵头,跟投的是线性、高瓴、联想创投等八家一线基金;天使+轮则换成美团战投领投,钧山、碧鸿、国汽投资、临港科创投、赛富、建发新兴投资等六家产业资本簇拥。CEO陈亦伦在清华读完本硕后赴密歇根读博,先后在大疆负责机器视觉、在华为车BU担任自动驾驶CTO,把ADS 1.0整套算法真正装进了极狐、问界等量产车。 首席科学家丁文超博士是首批“华为天才少年”,在复旦机器人研究院带队做出了学校第一个人形机器人。首席架构师陈同庆博士曾任华为ADS导航部部长,主导过高精定位与多传感器融合。 董事长李震宇则是百度前智能驾驶事业群总裁,亲手把“萝卜快跑”做成全球最大Robotaxi平台。四位核心都曾把复杂AI系统熬成硬件,再把硬件熬成大规模商用产品——这条履历在仍以demo为主的具身赛道,属于极度稀缺资源。资本相信的不是PPT,而是这支团队曾经把同样的故事在自动驾驶里跑通过一次。

初创公司Genesis AI成立仅7个月!90后CMU博士种子轮融资1.05亿美元!计划构建通用机器人基础模型及横向机器人平台。Genesis AI在硅谷(美国加州帕洛阿尔托)和巴黎均设有办公室,该公司由卡内基梅隆大学机器人学博士周衔(Xian Zhou)与前法国AI初创企业Mistral研究科学家Théophile Gervet于2024年12月联合创立。Genesis AI首席执行官周衔早年毕业于新加坡南洋理工大学机械工程系,2017 年,周贤进入 CMU 机器人研究所攻读博士学位,授师从Pham Quang Cuong和I-Ming Che,专注于世界模型、模仿学习、强化学习等前沿领域的研究。此外,周衔还曾在 Meta AI 与Akshara Rai一起担任研究实习生,并在麻省理工学院-IBM 人工智能实验室与Chuang Gan一起从事研究工作。 投资方为CMU校友、产业大牛与全球顶级富豪!包括Khosla Ventures、Eclipse、埃里克·施密特(Eric Schmidt)、法国国家投资银行(Bpifrance)、HSG以及法国亿万富翁泽维尔·尼尔(Xavier Niel)。

国内3D图形引擎领域头部企业粒界科技完成了千万美元级B3轮融资,本轮融资由锡创投、无锡滨湖产业集团和比亚迪联合领投,老股东朗玛峰创投等机构跟投。创瓴资本担任独家财务顾问。粒界科技自成立以来,得到了华为、比亚迪、腾讯、BV百度风投、保利资本、建信信托等产业资本以及高瓴创投(GL Ventures)、C资本、线性资本、朗玛峰创投、将门创投、六脉资本等风险投资的支持。粒界科技与华为、比亚迪、荣耀、中国联通、新世界集团、临港集团漕河泾园区、玄机科技等各行业领军企业合作,将3D图形引擎技术应用于手机、混合现实设备、汽车等消费者终端,以及数字孪生、影视特效、空间智能等领域,推动了智能异构的第三代3D图形引擎的研发和商业化落地。

自研多模态触觉传感技术,模量科技获德宁资本投资的千万级天使轮融资。深圳市模量科技有限公司成立于2024年底,是一家专注于多模态多维力触觉传感技术及触觉模型研发与应用的科技公司,其产品包括机器人触觉、工业压力分布检测、织物类柔性传感器以及柔性薄膜传感器等。产品广泛应用于机器人触觉、工业检测(新能源、3C制造业)、消费电子以及医疗健康等领域。模量科技已完成从小批量到大批量的验证,构建了可批量、稳定出货的能力。预计今年订单金额可达到千万元,已与机器人、灵巧手、工业客户等多个领域的头部客户建立合作,产品陆续开始批量交付。模量科技现有团队近20人,研发人员占比超80%,涵盖算法、硬件、软件、传感器等关键领域。创始人官华,曾任职纽交所智能穿戴上市公司,深度参与供应链芯片、传感器、智能硬件战略合作和投资工作。在硬件产品、消费电子、3C制造业产业链上下游具备丰富的资源和科技成果转化经验。联合创始人周建林,工科硕士背景,熟悉高分子材料、电子墨水、消费电子、机械设备等行业,曾在3D打印知名企业担任副总裁,负责产品导入、业务拓展、市场营销,内部管理等相关工作。联合创始人高立波,香港城市大学博士毕业,现担任厦门大学副教授、博导,具有十几年柔性传感器研究与应用经验。

7月18日,杭州宇树科技股份有限公司已在浙江证监局办理辅导备案,并且公布了首次公开发行股票(IPO)并上市辅导案报告。这标志着宇树科技正式冲刺A股上市。宇树科技王兴兴在夏季达沃斯论坛上的发言显示,宇树科技年度营收已超过10亿元人民币。宇树科技早期投资人、SevenUp Capital创始人赵楠表示自2020年以来:宇树科技的财务报表每年都保持盈利状态。宇树科技的产品线主要有两条:四足机器狗主要面向C端消费者,人形机器人则主要面向开发者。早在7月8日,A股上市公司上纬新材(688585.SH)就已经公告称,智元机器人花费超过21亿人民币获得上纬新材63.62%的股份,成为公司的控股股东。外界普遍认为这是智元机器人在借壳(或者是买壳)实现在A股上市。截至7月18日,在7月9日复牌的上纬新材,已经连续8个交易日涨停,8个20%直接让上纬新材的股价暴涨330%,市值从31.38亿涨到了7月18日收盘的135.01亿。但智元机器人方面表示,公司还在谋求在港股上市。

成都百亿低空独角兽工业无人机公司腾盾科创已经在四川证监会辅导备案,中金公司担任辅导机构,启动IPO。四川腾盾科创股份有限公司创始人聂海涛更大有来头——曾任职成都飞机设计研究所,参与过歼-10、枭龙飞机的研发。1986年,聂海涛从南京航空学院(现南京航空航天大学)飞机设计专业。后入职成都飞机设计研究所,历任副总师、副所长,并先后参与了歼-10飞机、枭龙飞机的研制,并从事我国航空未来发展技术论证和预先研究等工作。由于工作成绩优异,在32岁时,他被破格晋升为自然科学研究员。2016年,聂海涛从国家队辞职,入局商用无人机领域,创办了腾盾科创。在他的带领下,腾盾科创很快拉起了一支具有20年研发经验和产业经验的创业团队。通过数年潜心研发,目前这家公司已经推出了多款固定翼无人机,最出名的是“双尾蝎系列”。腾盾科创先后获得10轮融资,其中汇聚了成都、济南、赣州、安徽等多地产业基金,也有华控基金、博源资本、中金资本等市场化机构。2023年在完成超10亿元的融资后,腾盾以超过120亿的估值,大约排在国内低空经济独角兽第三名,前两名分别是840亿的大疆和140亿的航天飞鸿。值得一提的是,在今年中国人民大学发布的低空经济研究报告中,成都低空产业位列全国第三位。后续如果顺利IPO,对于成都而言,也将收获第4家无人机上市公司,和第15家低空产业链的上市公司。在此之前,纵横股份、中无人机、立航科技三家公司已经成功上市。

7月15日,小鹏汇天宣布完成2.5亿美元B轮融资,“陆地航母”量产进程全面提速,将在2026年量产交付。小鹏汇天是小鹏汽车的生态企业,累计融资超过7.5亿美元(约53.75亿人民币),在资本的加持下,小鹏汽车已完成飞行汽车布局,并实现飞行汽车的三电、复合材料、飞控导航、空中智驾四大核心技术全栈自研。据官方披露,“陆地航母”已收获近4000台订单,其中在2024年11月13日第十五届中国航展上,小鹏汽车与12家批量预订意向客户签约订单共计2008台,小鹏汇天称这是领域迄今为止的全球飞行汽车最大订单量。小鹏汇天全球首个飞行汽车量产工厂已经封顶,正进行设备调试,并计划在2025年第四季度竣工。

7月16日,时的科技斩获阿联酋企业Autocraft采购350架E20 eVTOL海外订单,推进E20 eVTOL在中东及北非地区低空旅游、空中出行等多元场景的商业化落地。E20是时的科技自主研发的旗舰型号,采用倾转旋翼构型,兼具垂直起降能力与高效巡航性能,设计最大航程达200公里、巡航速度达每小时260公里,最快时速320公里;面向城际和城内出行场景,在安全性、经济性、适应性方面具备显著优势。

7月4日,根据党中央决定:周治平任中国兵器工业集团有限公司董事长,程福波不再担任公司董事长。

即将诞生的“新央企、新长安”将作为国资委直管的正局级单位,总部落户重庆,而执掌帅印者正是深耕长安系多年的老帅朱华荣,而该正局级单位的名字在中国长安汽车工业集团有限公司与中国南方汽车工业有限公司摇摆,月底将会确定。另一位接近长安汽车人士透露,之前中国长安更名辰致科技就是为新集团让出名字,预计月底“中国长安汽车工业集团有限公司”在重庆挂牌成立。

打开APP阅读更多精彩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