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年首份营收净利两位数增长银行年报亮相!怎么做到的?

受经济转型升级和银行业自身收入结构转变的影响,近年来,曾经风光无限的银行业,净利润增幅也在明显萎缩,

受经济转型升级和银行业自身收入结构转变的影响,近年来,曾经风光无限的银行业,净利润增幅也在明显萎缩,但招商银行却是例外。

3月23日,招商银行发布2018年业绩报告。红星新闻记者获悉,该行2018年实现营收同比增长12.52%,净利润同比增长14.84%,这是招行自2014年以来首次实现营收、净利同步“两位数增长”。在致辞中,招商银行董事长李建红喊出了一句话,“招行在‘王者归来’的道路上愈走愈实,硕果累累。”

据了解,这也是上市银行中今年首份营收、净利同步两位数增长的银行年报。

实现净利润首次突破800亿元

近几年来,银行业利润增幅放缓已成常态,保持个位数增长已属不易。

红星新闻记者通过翻看各主要商业银行2017年年报发现,不仅五大国有银行,包括中信、民生、兴业、浦发、华夏等主要股份制银行,其净利润增幅都在8%以内,唯独招行达到两位数,幸运地增长了13%。

3月23日,招行公布了2018年业绩报告。不可否认,这是一份靓丽的报告。截至2018年末,该行实现归属于股东的净利润为805.60亿元,同比增长14.84%,首次突破800亿元。与此同时,实现营业收入2485.55亿元,同比增长12.52%。营收、净利润同步两位数增长。

招行行长田惠宇坦言,2018年,市场饱经风霜,招行客群基础加速增厚,“是我们与时光同行的最大气。”据介绍,2018 年,该行零售客户“三亿”齐飞 ,储蓄客户和零售客户总数分别达到1亿和1.25 亿,分别增长17%和18%;“招商银行”与“掌上生活”两大App累计用户数达到1.48亿,增长43%,其中,月活跃用户突破8100万,增长47%。

在利润保持较高增速的同时,该行资产质量进一步优化。年报显示,截至2018年末,不良贷款总额为536.05亿元,同比下降6.60%;不良率1.36%,比上年末下降0.25个百分点,实现了余额和不良率的“双降”。

加码金融科技

创新驱动,防控风险

科技改变生活。科技,也在改变着金融机构的发展方向。2018年,招商银行董事会决定将增设的“金融科技创新项目基金”额度由“上年税前利润的1%”提升至“上年营业收入的1%”,以科技敏捷带动业务敏捷,创新步伐不断加大、加快。

年报显示,该行2018年持续加大科技资源投入,报告期内信息科技投入65.02亿元,同比增长35.17%,是该行当年营业收入的2.78%,同比提高0.46个百分点。全行累计申报金融科技创新项目931个,其中304个项目已投产上线,“金融科技银行”建设取得明显进步。

红星新闻记者获悉,逾65亿元的资金,主要用在成立了金融科技创新孵化平台,建立独立团队运作机制;加快人员结构转型,加大科技和数据人才储备力度;在人工智能、大数据、区块链和云计算等金融科技的基础设施与能力建设上不断取得突破。

报告称,金融科技推动了该行风险管理进步。零售金融通过综合客户设备、环境、交易对手等多个维度,监控超过4000个变量,实现毫秒级风险决策和亿级数据计算能力以防控欺诈风险,报告期内,覆盖零售金融类交易近20亿笔。批发金融搭建风险大数据平台,整合15类外部数据和客户在招行3年内的交易数据,建立公司客户关系图谱和智能预警体系,其中,企业客户智能预警系统上线9个月,对潜在风险企业客户的预警识别准确率达73.05%。

招行董事长李建红表示,“变”是当今时代的主基调,面对经济形势和金融市场的变化,招商银行将持续加大金融科技投入,久久为功。通过对金融科技的不懈投入,持续鼓励创新热情,带动科技创新的突破,通过科技创新促进业务模式创新,不断提升金融服务水平和客户体验。

红星新闻记者 杨斌

编辑 陈艳妮

打开APP阅读更多精彩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