晓庄师范学校-南京民国建筑

打开凤凰新闻客户端 提升3倍流畅度

在中华民国刚刚成立便受摧折之时,陶行知满怀忧郁与激愤,奋笔写成毕业论文《共和精义》,以其深邃的精神、精辟的见解而获得全校第一名。面对兵荒马乱的国内局势,陶行知为了掌握救国本领,毅然赴美留学,于1917年夏获哥伦比亚大学“都市学务总监资格文凭”之后,回到了他日夜思念的祖国。接下来的近10年之中,陶行知对中国教育的前途极为忧虑,经过苦苦寻觅之后,他决定继续为中国教育寻找曙光,探求生路,致力于乡村教育运动。

目标确定之后,陶行知便开始付诸行动。从1926年7月开始,他先后在南京、无锡等地参观考察,最后选定了南京和平门外燕子矶附近一个叫晓庄的村子,决定在这里创办试验乡村师范学校。经过精心筹备之后,陶行知在全国各报章杂志上登载了南京试验乡村师范学校的招生广告。广告内容极为独特,内中规定:凡初中、高中、大学程度的学生;有农事或土木工经验;有相当程度并愿与农民同甘苦,有志于增进农民生产力、发展农民自治力的在职教师,均可报名参加。倘有志兴办乡村小学,为预备师资而选择合格学生保送来校学习,则尤所欢迎。广告还特别声明:“小名士,书呆子,文凭迷,最好不来。”

1927年3月11日,中国教育史上别开生面的一场入学考试在晓庄举行。这天上午,来自上海、北京、苏州、杭州、镇江、安徽、湖北、江西等地的13名考生在燕子矶小学的几张长桌上挥笔疾书。国文题目为《孟子说:“劳心者治人。劳力者治于人。”这话对不对?》。大家文如泉涌,淋漓尽致地批判了这个谬论。下午,考试演说。试题有20个,内容包括社会问题、家庭问题、教育问题、时事问题、自然科学问题、农村生活问题等。考生一个个挨次抽签,准备3分钟后,用“国语”向请来的农民、小学生等演讲3分钟,由指导员当场评分。不少人有生以来从未在大庭广众下发表演说,憋得面红耳赤。尽管如此,陶行知还是发现了每个人的特长。第二天,考试劳动。13个人脱下长袍,穿上草鞋,来到晓庄的空地上。每人在画好的方格内站好,哨声一响,立即挥锄垦荒。个个累得满头大汗,气喘吁吁。考试时间结束时,许多人都未达到预定的一半。他们正在为考试成绩担心时,陶行知笑呵呵地说:“今天的考试,是破天荒第一次,你们的成绩,都是一百分。”

3月15日,在劳山脚下的一片开阔荒地上,晓庄试验乡村师范学校举行了别开生面的开学仪式。满山遍野,一片欢腾。留声机播放着乐曲,校旗在春风中飘扬,到处都竖立着白底红字的乡村教育信条标语牌,附近农村的男女老少如赶集一般云集荒野。参加典礼的,除本校师生外,还有附近几个小学的师生,以及城里来的江问渔、陈鹤琴等教育界知名人士,总共100多人。在开学典礼上,陶行知发表了热情洋溢的讲话。他说:“今天是我们试验乡村师范开学的日子,我们没有教室,没有礼堂。但我们的学校是世界上最伟大的,我们要以宇宙为学校,奉万物为宗师。蓝色的天是我们的屋顶,灿烂的大地是我们的屋基。我们在这伟大的学校里,可以得着丰富的教育……今天到会的农友很多,他们是我们的朋友,我们要向他们好好学习。”

晓庄试验乡村师范学校不同于一般的普通学校,它的办学精神为“教学做合一”。为了适应中国乡村教育的实际需要,陶行知把杜威的名句“教育即生活”、“学校即社会”颠倒了过来,改为“生活即教育、”社会即学校。意思是,过什么样的生活,就要受什么样的教育;过改造社会的生活,就要受改造社会的教育。综纳起来,晓庄学校的与众不同之处,主要表现在以下几个方面:

一是校舍特异。开办之初,学校没有校舍。在未建成之前,大家借宿于附近燕子矶小学或农民家中。陶行知就曾借住在一农家牛舍之中,和“牛大哥”同睡。在建造过程中,虽大部分工作由建筑工人完成,晓庄全体师生也不甘示弱,个个头戴草笠,脚穿草鞋,一齐投入到劳动之中。晓庄学校的房舍全部由美术指导员朱葆初设计、监造。这些校舍,吸收了我国古代建筑艺术的风格,虽都以土坯垒墙,茅草作顶,但统一、和谐中又各有特色,显得经济、朴实而又典雅、大方。陶行知所题名称,也极具特色,如称大礼堂为“犁宫”、餐厅为“食力厅”、图书馆为“书呆子莫来馆”、厕所为“黄金世界”等,处处充满了革命的精神。

二是教员特异。晓庄没有专门的教师,只有经验较深和学问较多的辅导员。陶行知一方面把那些富于实践经验的农夫、村妇、樵夫等劳动者视为学校的师资来源,一方面延聘了一批名师如当时各高校著名教授赵叔愚、邵仲香、秉农山、陈志潜等来校任职。晓庄以一乡村师范学校,竟然罗致如此雄厚的师资力量,实为国内所少见。

三是学生特异。以学生数量而论,晓庄规模很小,4期学生总共才120余人。但若以质量论,这些学生满怀抱负与理想,有一定学历,又有一定实际的经验,远非一般学校所能罗致。

四是经费特异。晓庄开办之初,就面临着经费奇窘的局面。陶行知利用各种社会关系,争取各界支持,终于筹集到一批赞助者,从而保证了晓庄学校的正常运行。晓庄这种集资办学的方式,为日后私人办学筹集款项树立了榜样。

晓庄学校既然在乡村开办,且命名为乡村师范学校,与农民相联系,为农民办实事便是其重要内容之一。从这点出发,晓庄师范学校为农民做了许多好事。他们开办了中心小学、乡村幼稚园、民众学校,教育农民和他们的子女学习文化,提高生活能力;开办了乡村医院,免费为农民治病;开办了中心茶园,开辟农民健康的娱乐场所;建立了农业科学馆,推广良种,宣传科学种田;开办了信用合作社,帮助农民维持生计,渡过灾荒;积极凿井、筑路、造林,改善农民的生活环境,组织灭蝗指挥部。投入灭蝗工作,帮助农民消除蝗灾;举行与农民的联欢会、联村运动会,丰富农民的文化生活;设立乡村儿童游戏场,供校内外儿童游戏;建立联村救火会、晓庄武术会、乡村艺术馆、中心木匠店、石印工厂、晓庄商店等等。

南京晓庄学院现为江苏省和南京市共建的全日制公办本科院校。2000年,原南京市师范专科学校、南京教育学院、南京市晓庄师范学校合并升格举办本科教育;2014年,南京幼儿高等师范学校并入。90年来,学校为社会培养输送了10多万名基础教育师资和各类专门人才,其中涌现出数百名中小学特级教师、教学名师和教育管理者,被誉为“中小学教师的摇篮”。

打开APP阅读更多精彩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