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腰背肌筋膜炎,是一种无菌性炎症。
腰背肌筋膜炎,属于一种慢性疾病,可为腰背肌软组织发炎的统称,主要表现为腰背部疼痛,其多见于中老年人群。
此外腰背肌筋膜炎是指因寒冷、潮湿、慢性劳损使腰背部肌筋膜及肌组织发生水肿、渗出及纤维变性而出现的一系列临床症状。
腰背肌筋膜炎的病因和症状有哪些?
腰背肌筋膜炎的病因有很多,其中寒冷、潮湿的气候环境,以及积累性劳损都是引起腰背肌筋膜炎的常见因素,此外久坐久站、病毒感染、风湿性疾病、免疫力低下等,也可诱发腰背肌筋膜炎。
那么诱发腰背肌筋膜炎的具体因素有哪些呢?
1、寒冷
寒冷的刺激,如阴雨天气等,可使腰背部的肌肉血管收缩,如果缺血、水肿等情况,引起局部的纤维浆液渗出,形成纤维织炎,可导致腰背肌筋膜炎。
2、潮湿
长期生活在潮湿的环境下,可加重腰背肌筋膜炎的情况,此外潮湿的环境,容易增加风湿性疾病的患病风险,从而引起腰背肌筋膜炎的发生。
3、积累性劳损
积累性劳损,是腰背肌筋膜炎较高的发病因素,腰背部肌肉、筋膜等受损后,如果发生纤维化改变,可使软组织处于高张力状态,从而出现神经肌肉微创伤,伴发纤维样组织增多、收缩,挤压毛细血管,可引起局部疼痛,继而导致腰背肌筋膜炎的出现。
4、外伤
外伤,可包括挫伤、拉伤、扭伤等急性创伤,如果不及时解决,形成触发点后,可引起局部疼痛,从而导致腰背肌筋膜炎的发生。
5、神经压迫
神经刺激,可导致神经支配肌肉的脊髓节段敏感性增加,此外焦虑、精神压力大、睡眠不足等,都可引起交感神经兴奋,导致腰背部肌肉紧张,其都可引起腰背肌筋膜炎的发生。
6、脊椎退变
脊椎退变,是随着年龄的增长,而发生的骨骼、关节等结构的变化,同时其周围肌筋膜的柔韧性也可随之减弱,所以脊椎退变也可诱发腰背肌筋膜炎。
7、慢性感染
慢性感染,如肠道病毒、丙型肝炎病毒等慢性病毒感染,或如莱姆病等寄生虫感染,都可引起腰背肌筋膜炎,此外缺乏维生素E即维生素缺乏的人群,也容易诱发腰背肌筋膜炎的出现。
腰背肌筋膜炎,常见的症状为腰背部疼痛,还可在受寒、受潮等刺激情况下,以及长时间弯腰或抬重物时,疼痛加重。
那么常见的腰背肌筋膜炎的症状有哪些呢?
1、腰背部弥漫性钝痛
腰背部弥漫性钝痛,常为腰背肌筋膜炎的典型症状,可见其表现为腰背部弥漫性的酸胀、疼痛等,其疼痛部位常发生在两侧腰肌、髂嵴的上方,部分患者还可伴有局部发凉、皮肤麻木、肌肉痉挛和运动障碍。
2、晨起痛、日间轻、傍晚复重
腰背肌筋膜炎的症状,还可表现为早晨起来疼痛严重,白天疼痛情况减轻,傍晚时间疼痛情况又加重等,此外腰背肌筋膜炎还可因劳累、气候性变化、情绪不佳、长时间不活动或过度活动等诱发其发作。
3、局限性压痛
局限性压痛主要表现为固定的压痛点,也就是腰部可出现广泛的按压痛,或特定的痛点,还可表现为触发点引起的局部疼痛,部分患者在触发点,还可触摸到条索状或结节等。
腰背肌筋膜炎怎么缓解,日常应注意?
腰背肌筋膜炎,主要是进行缓解疼痛、改善功能,以及降低复发率,所以可以对其进行综合治疗、一般治疗、对症治疗等。
那么腰背肌筋膜炎可以进行什么治疗呢?
1、物理治疗
物理治疗可包括热疗、电疗、微波治疗、红外线治疗、体外超声治疗等,其中热疗可以帮助缓解肌肉痉挛和疼痛,提供表面热量等,电疗则可以帮助改善血管循环、缓解肌肉痉挛和水肿等。
2、药物治疗
药物治疗,如可使用非甾体类消炎镇痛药物如塞来昔布胶囊、洛索洛芬钠、双氯芬酸钠缓释片等减轻局部炎症、缓解阵痛,选用解除痉挛药物如盐酸乙哌立松片等缓解局部筋肉紧张、疼痛,使用镇静类药物如地西泮片、多虑平、艾司唑仑片等进行缓解患者精神紧张不安、夜间失眠等情况,使用肌肉松弛剂如舒筋灵等缓解急性损伤引起的急性疼痛,使用抗抑郁药物如阿米替林、盐酸氟西汀胶囊等缓解患者精神不佳情况。
3、中医治疗
中医治疗,可进行针灸、按摩、推拿等,进行腰背肌功能改善,针灸可进行类似于干针穿刺治疗,以及腰背肌肉按摩等,都可帮助缓解腰背肌筋膜炎引起的疼痛,此外部分中药、理疗也可辅助治疗。
腰背肌筋膜炎患者,日常要注意保暖、避免受凉,急性期要注意休息,疼痛的时候可进行局部热敷帮助缓解。
那么腰背肌筋膜炎患者日常还应该注意什么呢?
1、防寒保暖
注意天气变化,积极防寒保暖,及时添减衣物,避免寒冷刺激,避免长时间处于潮湿环境中等,
2、避免外伤
减少过度的负重活动,运动可适当佩戴护腰,对于急性的腰背部扭伤等,要及时进行治疗,同时可在医师指导下适度运动锻炼,增强机体抵抗力。
3、饮食均衡
控制体重,饮食均衡,减少由于过于肥胖,增加腰背负担,可多吃富含维生素的食物,如新鲜蔬菜和水果等。
4、避免久坐
防止长时间处于同一种姿势,避免久坐、久站等,此外积极纠正不正确的姿势,按时活动,保证充分休息等。
写下最后:
腰背肌筋膜炎患者,要减少寒冷、潮湿等反复刺激,减少复发率,日常积极增强机体免疫力,减少腰背损伤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