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倒在《哪吒2》之前的动画人:月薪4千,作息996都是奢望】@知危编辑部:动画电影《罗小黑战记》总制片人马文卓告诉知危:“基本上国内只要生产成本超过8000万的,都得是几十家甚至上百家动画团队共同参与的,也就是我们所说的‘外包’。”

外包公司靠着这类项目维生,大多没有原创能力,利润空间十分有限,也受制于整体的市场环境。“很多外包公司接平台的订单,但是项目做完了,结算还需要半年、一年的周期,等钱到账了,团队可能都解散了。”马文卓如此形容当下市场的现状。

外包公司赚不到钱,存活下来都是问题,传递到具体的工作人员,待遇自然是很难提升。

多位从业者都对知危表示,这几年陆陆续续倒闭了不少做外包项目的影视动画公司,除了网易、腾讯这类自身有造血能力的大厂,能赚到钱的或许只有各大“动画培训机构”。一位特效师表示,她最初入职的那家公司,已经转型做培训班了。

这样整个产业就十分魔幻了:做动画的人靠做动画赚不到钱,但是却能靠培训别人入坑动画行业来赚钱。

当然,如果项目足够出色,分包协作一样可以创造收益的奇迹,《哪吒2》便是典型的例子,但问题在于,不是所有电影都是《哪吒2》,真正能够牵头做原创并且有商业化能力的动画公司并不多,这些项目不足以给行业供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