之绿色发展篇
今年举行的中国共产党佛山市顺德区第十三届代表大会第四次会议提出,推动高质量发展离不开高质量的生活环境,在率先建设全省高质量发展体制机制改革创新实验区的征程中,生态文明建设同样摆在重要位置。
继去年获得国家生态文明建设示范区称号之后,顺德聚焦“美丽顺德”,打好污染防治攻坚战,成功创建国家生态文明建设示范区,走出了一条工业城市探索绿色发展之路。
“十里家具长廊”的绿色之道
沿325国道一路前行,往来穿梭的车辆密集,道路两旁是鳞次栉比、缤纷炫目的家具广告牌,时不时国内知名家具品牌名字会从眼前晃过。一路绵延的家具卖场,形成闻名的乐从“十里家具长廊”,是顺德一条重要的经济产业带。
作为顺德制造业的一张名片,家具产业一方面成为托起顺德经济的支柱之一;另一方面,在绿色发展趋势下,面临着环保治理的压力。家具制造生产工艺流程,主要包括备料、机加工、贴面、喷涂等环节,而其生产过程中产生的VOCs以及排放的粉尘,具有刺激性或毒性,是形成PM2.5和臭氧的前体物,成为造成大气污染的原因之一。
对于家具制造行业污染治理,顺德一方面在开展清理取缔行动时,另一方面实行奖励制度,《顺德区挥发性有机物治理示范性工程补助实施方案》2018年11月发布,12月,顺德环保部门公布广东中恒联合家具实业有限公司等11家公司,被评为顺德区挥发性有机物治理示范性工程,共发放补助270余万元。奖惩结合,推动污染治理成效。
同时,治污技术提升与共享涂装,也成为家具行业污染治理之策。佛山市和润共享喷涂中心在乐从水藤工业区,建设面积16000多平方米,喷涂中心设有运输周转区、16个面积950—2300平方米不等的独立喷涂作业区、成品暂存区等生产功能区,配套活性炭吸附催化燃烧废气治理设施,减少分散式污染,集中进行治理。
水环境质量排名五区第一
天气晴朗的日子,在顺德桂畔海南岸德民路东延线段,河岸微风拂柳,河面波光粼粼,有市民在河畔绿道上健身散步。河涌上穿行着清污船,清理水面垃圾。
桂畔海水系是顺德第一联围最大的水系(范围包括大良、伦教和勒流三个街道),以桂畔海主河道为主,北起顺德水道勒流街道黄麻涌水闸,南至大良街道桂畔海水利枢纽接入容奇水道,全长21.5公里,主河道河宽80—160米,贯穿大良、伦教主城区。因其水质状况直接影响顺德中心城区的水环境质量,因而受到市民较高关注。
2017年初,顺德区启动桂畔海整治项目。桂畔海水系综合整治工程总投资25.58亿元,覆盖50余条主干河涌、支涌,总服务面积93.91平方公里,服务21个村(居),人口约45万人。
在污染治理方面,该工程从治污、生态修复、水体活化等方面,对水系水体进行综合整治,包括新建截污管线、截污管网修复、底泥清污、污水泵站、闸站、初雨调蓄池等131个子项工程。作为该项目重点的控源截污,除在道路设置污水管网外,还在河涌两边以“涌边包管”的形式,对河涌两岸的污染源进行拉网式截污。目前整个工程已完成70%左右。
治水的效果,直观的体现是定期公布的佛山五区水环境质量排名。在《2019年上半年佛山市水环境质量及变化排名情况》中,顺德水环境质量排名全市五区第一。据相关数据显示,2018年顺德区7个饮用水源地水质均为优,流经顺德及周边城市交界水域 13条主要河流的25个功能区监测断面水质均为优良,全年平均值达标率为92%。
今年,顺德在水污染治理上持续加码。8月,顺德区委全会指出,加快推进污水管网、农村分散式污水处理站和城镇生活污水处理厂建设,力争年内实现新增污水管网300公里,完成28条黑臭水体的整治任务。充分发挥河长湖长“领治”作用,统筹推进全区水环境综合治理。
绿道绵延,打造公园城市
湖光山影、滨河休闲、都市氧道,今年,顺德中心城区城市绿道慢行系统动工,依托城市绿道,链接各种绿地、公园、广场等主要节点,形成相互贯穿的绿色跑步通道网络。如此,身处中心城区的市民,无论是休闲游乐还是跑步健身,都将更加便捷。
据悉,顺德中心城区城市绿道慢行系统建设长度约为21.8公里,路线初步定为顺峰山公园前广场—顺峰山公园内部绿道—迎宾路—龙盘北路—龙盘西路—德胜河北岸公园—澄海路东延线景观带—德民路东延线景观带—碧桂路—顺峰山公园南门—顺峰山公园内部绿道—顺峰山公园大牌坊广场。建设内容包含兴顺路景观天桥、祥和路景观天桥、容奇大桥辅道人行天桥建设及绿道周边景观提升。
2019年中国中小城市高质量发展指数中,绿色发展指数涵盖绿色生活、生态建设指标。事实上,在城市建设方面,顺德提出突出公园城市建设理念,以生态绿道串联起城乡社区和各城镇组团,建设全面公园化的城市景观风貌。整治提升东南西北各大“门户”区域以及区内各交通枢纽站周边环境,塑造城市“第一印象”。
据悉,顺德预计年内完成21.8公里长的全民健身径建设,还将完善“公交+自行车+步行”绿色出行模式,积极参与创建公交都市,推动轨道交通TOD综合开发项目建设。此外,培养市民垃圾分类的习惯,倡导绿色消费,推广低碳生活方式。向来以制造业为鲜明标签的顺德,在绿色发展方面也逐渐打造出新的名片。
指·标
根据《2019年中国中小城市高质量发展指数研究成果》,顺德连续2年排名年度全国绿色发展百强区榜单第一位。
在绿色发展指数评价体系中,与生态环境直接挂钩的,当属污染治理和生态建设两个指标,前者侧重于减少污染物排放,并逐步对已经造成的污染进行治理;后者侧重于良好生态环境的建设。
顺德作为工业强区,家电、家具、机械装备等制造产业发达,推动绿色发展的瓶颈并不小。顺德在环保高压之下,实现空气主要污染浓度稳步下降、水环境质量排名全市第一,双管齐下,在绿色发展道路上走出了顺德特色。
数·据
2018年,顺德区空气质量综合指数为4.38,比2017年下降3.5%,空气质量同比有所改善。2018年主要污染物浓度水平稳中有降,SO2、NO2、PM10和PM2.5年平均浓度分别下降18.2%、7.0%、3.4%和2.9%。
2018年顺德区7个饮用水源地水质均为优,流经顺德及周边城市交界水域13条主要河流的25个功能区监测断面水质均为优良,全年平均值达标率为9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