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给程子华发报,我不要他的伤亡数字,我只要塔山。”
——电影《大决战》林老总的经典台词
很多人在讨论战争有多残酷,我想上面这句话可以回答。
看完后明白了吗?打起仗来,你就是那个伤亡数字,可是人家不要,人家要塔山。
一提起战争有多残酷,说的是战友死在你面前,多么难过多么痛苦,我都能感同身受。
我想补充的是:我爷爷和我前男票的外公,他们在解放战争时期在中野司令部,他们的回忆跟前面的不太相同。
前方死了多少人一个数字报上来,参谋们眼睛都不会眨一下,没时间怜悯,没时间同情,统帅们只会根据情况判断是支援还是后撤,没人有时间去想小兵们什么情况,那是连长指导员的活儿。
有时候因为前方伤亡太大,有人会念叨一句,死的人太多了,他也许是同情你,也可能在计算要再给你多少人命和武器弹药你才能守住那块阵地。
什么叫人力资源?
就是人命和弹药补给装备一样,是个资源,一个合格的统帅要像项目经理一样,用最少资源去完成最大的业务。
什么叫慈不掌兵?
不是你平时对你的兵多狠多操蛋,而是需要的时候要毫不犹豫地让他们去死。
你是一个团长,上级命令你三小时内拿下某阵地,你计算了一下,代价是所部百分之四十失去战斗力,如果宽限五个小时,代价是百分之十。你是否会跟上级说,再给我五个小时吧,我的人能少死几百个。不,你不会,你只会把命令给你的营长连长,然后把他们的命和炮弹一起扔到那个阵地上,就为了给你的上级节省五个小时。
所有人都在计算,所有的资源都可以换算。
当然这个算法不是那么简单的。在斯大林格勒一个新兵的生命平均是24小时,但他的命并不值24小时,在马马耶夫岗战况最激烈的时候10000人才值24小时。
在进攻中,火力投入的多了,人命自然可以节省,但可能会消耗太多时间;
火力和人命一起投入的多了,时间自然可以节省,但可能会极大影响士气,就看哪项资源你补给起来容易,哪项资源你最消耗不起了。
统帅们都是冷血禽兽么?
不,有的人把自己当成战神和救世主在一个战败国作威作福,有的人一辈子都不看战争片因为闭上眼睛就能看见一群妇孺向自己要家里的男人。
相信我,他们比任何人都希望以后打仗都用机器人,至少至少计算起来要比活人容易多了。
他们士气不会低落不会厌战,充电加油就行,不会抱怨伙食糟糕环境难熬,不需要用八个人去换一个生死不明的独苗来彰显人道,也不需要用自己士兵的生命去换自己的老婆。
战争中的人失去了作为人的大多数属性,把自己降格成武器弹药一类的东西,这就是战争的残酷之处。
统帅们总是要考虑和计算很多东西,而小兵们只需要考虑一件事:为何牺牲。
可以为了钱,也可以为了家人,为了复仇,也可以为了两句诗。
求仁得仁而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