美军25000吨巨轮被击沉,凶手仅重8吨,采用人肉制导有去无回

日本海军在制定对美作战计划时,习惯按照传统的军事观点判断——随着战线推进到靠近日本主要基地群的西太平洋海域,美军太平洋舰队的补给线将大大延长,不得不跨越整个大洋运输作战物资,从而面临补给困境,受伤战舰也将被迫千里迢迢返回后方,长时间缺席一线战斗,而自己将享有内线优势。然而,美军的后勤补给能力和基地建设能力已经远远超出了日本人的常识,从所罗门前线到中太平洋战场,"海蜂"们(美国海军基建部队的外号)不止一次向对手展示了现代工程技术的伟力,其建设基地设施的速度和质量是日军望尘莫及的,至于第10勤务中队庞大的辅助舰群同样是日本海军无法想象的,相比之下他们只有两艘工作舰(维修舰)为整个联合舰队提供支援而已。日军起初将乌利西环礁仅仅视为一个单纯的锚地,认为利用价值非常有限,因此当他们获悉美军在两个月内就将其建设为大型兵站基地,自然万分震惊,后悔不迭。

■战舰如云的乌利西锚地,驻泊舰艇数量在最高峰时超过700艘。

日本海军当然不甘心让美军安享乌利西环礁带来的红利,屡次策划袭击驻泊环礁的美军舰队,但是经历了马里亚纳和莱特湾两次惨败后,联合舰队的精华已经凋敝殆尽,无力出动舰队对锚地实施强力突袭。当时日军依然占据着雅浦岛,在美军占领乌利西环礁后不久,日军飞机从那里起飞发起了几次不成功的小规模空袭,未能造成美军任何损失,甚至无法干扰"海蜂"们的劳作。黔驴技穷的日本海军最后只能求助于非人道的特攻战术,进行徒劳的尝试,他们首先动用的特攻兵器是由93式氧气鱼雷改制的"回天"人操鱼雷。

■博物馆中保存的"回天"人操鱼雷,全长14.75米,全重8.3吨。"回天"人操鱼雷虽然早期型设有逃逸系统,但没有记录显示过有任何人从被释放的"回天"人操鱼雷成功逃生,都是有去无回。

1944年11月8日傍晚,由伊-36、伊-37、伊-47组成的"神潮"特攻队从濑户内海的大津岛基地出击,每艘潜艇搭载4枚"回天",随同行动的是由12名特攻队员组成的"菊水队",由"回天"的首倡者之一仁科关夫中尉带队。这是"回天"问世以来的首次实战行动,代号为"玄"作战,目标就是千里之外乌利西锚地中的美军舰队。11月19日下午,奉命袭击帕劳水域美军舰船的伊-37在帕劳群岛北部科索尔水道(Kossol passage)附近被美军驱逐舰发现,遭遇深弹攻击沉没,而伊-36、伊-47于11月20日凌晨抵达乌利西环礁外海。美军已在锚地入口处设置了防潜网,并派出巡逻舰艇严密警戒,两艇不敢过于靠近,只能在环礁外围释放"回天"。凌晨3时30分左右,伊-47在环礁东部穆盖水道(Mugai Channel)东南约12海里处以五分钟间隔释放了全部4枚"回天",伊-36稍晚也在法拉洛普岛以东,距离锚地入口约9.5海里处释放"回天",但仅有一枚成功离艇,另外三枚出现故障,无法出动,这样两艘潜艇总共释放了5枚"回天"。

■日军伊-47潜艇搭载"回天"鱼雷出击时的留影。1944年11月,该艇参与了"回天"的首次行动,目标就是乌利西锚地,并取得了击沉"密西西比尼瓦"号油船的战果。

从伊-47出发的4枚"回天"各自寻找入口潜入锚地,其中一枚在黑暗中触礁自爆,还有一枚在靠近穆盖水道时被美军发现,被驱逐舰"凯斯"号(Case,DD-370)撞沉,第三枚"回天"在礁盘外侧徘徊了几个小时后被美军飞机发现,于上午11时30分左右被击沉,最后只有一枚"回天"成功潜入锚地,在凌晨5时47分击中了舰队油船"密西西比尼瓦"号(Mississinewa,AO-59),这艘25000吨的大家伙迅速被火焰浓烟吞噬了,于上午9时沉入海底,油舱起火和弹药殉爆产生了异常浓烈高大的烟柱,即使数十海里之外也清晰可见。

■"密西西比尼瓦"号是美国海军一艘满载排水量超过25000吨的舰队油船,全长169米,1944年5月18日服役,同年11月20日即被日军击沉在乌利西锚地。

■乌利西锚地内的美军士兵在围观遭到日军"回天"鱼雷攻击后起火燃烧并缓慢下沉的"密西西比尼瓦"号。

■"密西西比尼瓦"号起火和弹药殉爆后产生了异常浓烈高大的烟柱,即使数十海里之外也清晰可见。

伊-36释放的"回天"也侥幸摸进锚地,但在它找到合适的攻击目标之前,就被护航驱逐舰"劳尔"号(Rall,DE-304)逮住并击沉。倒霉的"密西西比尼瓦"号是"回天"首次出击取得的唯一战果,但伊-47声称侦听到至少三声爆炸,又观察到锚地内升起的巨大烟柱,在返回日本后报告击中了3艘航母!伊-36本想浮出水面修理"回天",但美军舰艇在油船遇袭后蜂拥而出,在锚地内外反复搜索,密集投掷深弹,迫使该艇在海底躲了一整天,直到20日深夜才抛弃余下的"回天"返航,日军对乌利西锚地的首次特攻就此落幕。"密西西比尼瓦"号的残躯一直沉睡在泻湖水底,不断渗出燃油,污染环境,为此美国海军在撤离环礁近六十年后再度返回,对其进行定位,抽出了油舱内的残余燃油,整个清污行动于2003年2月完成。

■伊-47侦听到了三次爆炸,又观察到乌利西锚地内升起的巨大烟柱(来自"密西西比尼瓦"号),因此判断"回天"鱼雷的首次出击取得了巨大成功。

受到伊-47错误报告的鼓舞,日本海军又在1945年1月间对乌利西锚地实施了两次"回天"特攻。1月12日,伊-36在环礁西侧释放4枚"回天",重创弹药运输船"马扎马"号(Mazama,AE-9),击沉步兵登陆艇LCI-600号。1月21日深夜,伊-48携带"回天"再袭锚地,但没有任何战果报告,该艇在两天后被美军护航驱逐舰"康克林"号(Conklin,DE-439)击沉,艇上122人无一幸存。此后,日军再未使用"回天"袭击乌利西锚地。

■1945年美军在乌利西锚地内打捞起的"回天"鱼雷残骸,就是这种8.3吨重的小家伙击沉了25000吨的"密西西比尼瓦"号舰队油船。

打开APP阅读更多精彩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