原标题:做菜、种花、救生 兰州大学劳动课让学生“技能傍身”
同学们认真学习凉拌三丝的做法
园艺课开始了 掌上兰州·兰州晨报通讯员 黄琳涵 摄
“木耳不能泡发超过36小时,否则可能会引起霉变,造成食物中毒”“溺水已成为全国中小学生意外死亡的第二大杀手,落水者的黄金救援时间是4分钟”……兰州大学校园火爆的劳动课让同学们走出课堂,走进食堂后厨、花房、游泳馆,体验做菜、种花、救生……
该校教务处4月初下发《关于2021年春季学期“生产劳动”课程安排的通知》,分不同年级制定基础劳动、特色劳动、兴趣养成劳动等类型的课程安排。兰大后勤保障部副部长苏振博说:“之所以叫兴趣养成劳动课,是希望同学们在课程之后,能够培养出属于自己的爱好,提升自己的生活品质,一生受用。我们将及时总结经验,争取开设更多同学们喜爱的兴趣养成课,让同学们热爱劳动,尊重劳动者,尊重劳动者的劳动成果,从劳动中享受生活。”
做菜,大学生是认真的
兰大榆中校区芝兰苑二楼,兴趣劳动课之烹饪课开课,授课教师是后勤保障部餐饮中心行政总厨赵小刚。烹饪课总共18个学时,包括基础烹饪知识和家常菜肴凉菜、热菜和面点的烹饪。实践第一课,赵老师教大家做的是一道家常凉菜——凉拌三丝。
面对一众烹饪萌新,赵老师从介绍食材讲起,并演示如何切菜。同学们被分成3个小组,每组男生和女生搭档,忙活了半天,各组的凉拌三丝陆续出炉,大家围坐在一起品尝自己的劳动成果。
“做菜和做学问一样,需要认真对待,希望大家能把做菜延伸到各自的日常生活中。”针对当天的教学内容,赵老师希望同学们“会做饭也能改变你生活的状态,提高生活的幸福指数”。
热爱劳动,从种花开始
在榆中校区萃英山花房里,同学们开始了园艺课初体验,授课教师是后勤保障部物业服务中心李学荣老师及助教张越老师。
矮牵牛出苗后长到几叶后需要移植?移植的花盆直径需要多大?给种子浇水为何要用喷雾器而不能用花洒壶?生长气温保持多少合适?开花需要多久?老师一边介绍,同学们一边认真地将知识点记下来。
随后,在老师的示范和指导下,同学们挑选自己喜欢的花种在穴盘上,撒土、盖土、洒水,并标记了专属于自己的序号。
大气科学学院2020级马艳莉说:“这样的专业学习,提升了我的动手能力,感受到劳动的乐趣,希望以后有机会、有能力结合自己专业所学,为城市建设做贡献。”
游泳救生,没有想象的简单
榆中校区游泳馆进行的专业救生培训课,授课教师是后勤保障部公共设施中心刘宾老师。
“发现有人落水,在呼救其他人帮助后,下一步你要做什么?”“走进游泳馆时感到‘辣眼睛’,这是因为游泳池里的什么元素过多?”刘老师抛出一连串的问题,同学们争着回答,课堂秒变知识竞赛。
实操环节,刘老师讲解并示范了如何用救生竿施救落水者,并对同学们的动作进行纠错。
“这门课不仅能在关键时刻帮助别人,最重要的是希望同学们能学会尊重生命、爱护生命,关键时刻施救于人。”刘宾说。
信息科学与工程学院2020级任姗骊说:“上完课后感觉真正的游泳救生和想象中的‘救生’概念不大一样。希望自己尽快学会这项技能,关键时候能用上。”
掌上兰州·兰州晨报通讯员 肖坤 首席记者 武永明
(兰州晨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