安徽东至:承传百年 弘扬非遗文化之志

“这个泥塑作品主要用来生动传神地展示发生在乡村身边的一些人和事,需经过晒土、碾碎、洗泥、浸泡、淘浆、踩泥、雕塑、阴干、烧炼等多重工序……”在池州市东至县尧渡镇龙年新春游园会的活动现场,国家传统雕塑二级技师何明月女士正在讲解安徽省级非物质文化遗产——“何氏泥塑”的制作工艺,前来欣赏非遗展览的游客络绎不绝,赞叹声不绝于耳。

据了解,“何氏泥塑”是安徽省级非物质文化遗产,以泥土为主原材料制作泥塑作品,何明月作为东至县本土人,有着浓厚的乡土情怀,她听说本次游园会将专门为广大居民介绍中华传统文化,便主动请缨,将自主创作的土根文化、传统人物、英雄人物三个方面的泥塑作品带来展示,件件饱含传统民间艺术的无穷魅力,其精湛技艺令游客大饱眼福。

在游园会现场,还有雕刻在岩石上的影像——“吕氏影雕”,作为东至县镇的传统民间艺术,其传承人吕云峰的作用已达到形神兼具的境界,其大胆创新,运用独有的艺术形式,形成了一门真正传统民间艺术,所创作的人物肖像惟妙惟肖,远看似一幅黑白艺术照片,近看却有着照片所不能传达的神韵。吕云峰在展览中现场制作,将人物的眼神、表情恰到好处的呈现,游客观后纷纷表示意犹未尽。

游园会中,一项东至人引以为荣的一样珍宝——吉鹏树皮画也十分引人注目,优秀的人民艺术家汪吉鹏,率先结合先祖的木雕画艺术和西方的油画、中国的国画审美观,在原始的树皮画技艺上大胆创新,以树皮的天然纹理和天然颜色为画板,改绘画技艺为纯天然材料,利用不雕不烫的堆积法技艺,研发成风格独具一格的树皮画艺术。本次树皮画展览中,板画、国画、油画、水墨画等类型均有呈现,汪吉鹏还现场纯手工制作新年作品,将“不可复制”的新春祝福送给现场居民。

据悉,本次新春游园会的非遗类型包罗万象,不仅邀请到12人的“东至花灯”表演队,神采奕奕的展示“旱船灯”,将融入传统舞蹈、传统音乐、传统技艺和传统美术的国家非遗文化倾情呈现,为现场观众带来吉祥如意。还有民间剪纸、书法爱好者齐聚一堂,剪窗花、写春联,亲子携手制作龙灯,同时现场手工制作“色、香、味”俱全的东至特色糕点、饺子、糖葫芦等传统美食,“健康、绿色”的标签引得孩童竞相品尝,体会“舌尖上的东至”。

值得一提的是,“我们的中国梦·文化进万家”文艺汇演将黄梅戏、豫剧等传统戏曲搬上舞台,还有东至民歌、文南词、小品歌舞等节目交替轮换,传统经典文艺与现代艺术碰撞出一个个精彩纷呈的文化“火花”。

截止目前,东至县共有非遗项目38项,其中国家级1项,省级8项,市级6项,县级23项;非遗传承人60名、省级传承基地2个;举办“非遗日”“非遗进校园”等线上线下活动近80余场。接下来,东至县将立足“文化振兴”工作战略,统筹推进乡村文化传承发展,保护发展各类特色非遗产品,不断推动非遗文化队伍建设,充分挖掘乡土文化能人、民间文化传承人力量,赓续东至深厚的历史底蕴和传承不息的薪火力量。

(撰稿:王超;审稿:胡亚男)

打开APP阅读更多精彩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