最近,丁香园社区内一则帖子引发热议。
帖子提到,湖南省卫健委在今年 3 月发布了《湖南省卫生健康委直属事业单位 2025 年公开招聘公告》,其中明确要求:「应聘临床医师、护士岗位须加测青霉素过敏试验,如对青霉素过敏,则取消应聘资格。」[1]
图源:湖南省卫健委官网 [1]
这一招聘要求迅速在医护群体中引发广泛讨论,除此之外,还引起了卫生法学专家们的注意。
今天中午,全国高等院校医事(卫生)法学教育联盟公开发布《关于拒绝招聘青霉素过敏者问题的专家法律意见书》(下称《意见书》),直接指出:「将青霉素过敏列为从业禁限的招聘条款缺乏法律依据与程序正义,侵害合格应聘医学生就业权利,应予及时纠正。」[2]
图源:参考资料 2
青霉素过敏,到底该不该出现在招聘条件中?丁香园特邀全国高等院校医事(卫生)法学教育联盟首任理事长、北京大学医学人文学院王岳教授独家解读。
多地规定:皮试阳性不予录取
湖南省卫健委的这一要求,并非首次出现。
去年 8 月,湖南省某三甲医院因为在招聘公告中就明确规定「对青霉素过敏,取消应聘资格」,在当时已经引起广泛热议。[3]
据知情人士王立(化名)透露,这家医院此次招聘要求加测的项目具体为皮肤试验中的「皮内试验」,也就是临床上常说的「皮试」。
王立表示,这家医院不管是招聘高层次人才还是普通的医护人员,都会在体检环节特别要求进行青霉素皮试,「历年来都是如此。」
其实早在 2019 年,江苏省昆山市某医院就已经在公开招聘简章中提到「护理岗位已知青霉素过敏者,不得报考」。2022 年,四川省某医院在招聘护理专业技术人员的公告中同样提及了这一点。[4,5]
参考资料 4
为什么青霉素皮试,会出现在医护人员的招聘中?
一家有这样招聘要求的医院相关人员表示,之所以要求应聘者青霉素皮试阴性,是因为考虑到医护人员在诊疗环境中可能会接触到青霉素,担心会出现严重过敏反应。
对于这样的要求,有医生表示「并无特别」,既然是医院公开的招聘文件,那么「也不是不能接受」。
也有不少医生直呼「从未见过」,并现身说法,表示自己入职的医院从未要求进行青霉素过敏测试。
但在实际的医疗环境中,的确有医护出现青霉素过敏的情况。一位医生就提到,曾听说有护士因青霉素过敏、无法从事临床护理工作,最后进行了岗位调动。
图源:丁香园社区
除此之外,这个话题下,更多的医生在质疑:医院招聘,是否可以要求应聘者进行青霉素过敏试验?
专家集体发声:已构成职业歧视
本次公开发声的全国高等院校医事(卫生)法学教育联盟,是 2022 年由首批 49 家高等院校的领导和专家们推动成立的组织。
首任联盟理事长、北京大学医学人文学院王岳教授表示,之所以发声,核心目的是为了保护劳动者的合法权益。
「本质上,这种招聘条件已经违反了法治精神,我们作为卫生法学领域的学者,有义务进行监督。」
《意见书》中指出,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医师法》《护士条例》及相关医务人员执业资格制度,「青霉素过敏」均未被列为从业限制,这样的招聘条件是缺乏法律依据的。
图源:《意见书》[2]
「一般情况下,如果医务人员的健康状况,可能对病人造成伤害,那么才会对其职业做出一定的限制或者临时性限制。」王岳介绍,比如色盲,因为临床工作中经常会涉及色彩判断,色盲人群目前是不允许报考医学专业的。
而所谓的「临时性限制」,比如偶尔的流感,医务人员需要短期请假,避免传染给其他没患流感的人员。
「行政法一个很重要的原则是『比例原则』,即公权力对私权利的限制是否符合这一比例原则。」王岳直言,「像当前热议的『青霉素过敏』这种情况,实际上已经构成一种职业歧视。」
此外,王岳还提到,现如今很多医院都配备有「配液中心」的情况下,招聘时进行青霉素过敏试验更是毫无必要,因为大部分医护人员并不会直接接触到这些药物。
2021 年,国家卫健委发布《关于印发静脉用药调配中心建设与管理指南(试行)的通知》[6]
《意见书》也同样指出,为了避免医护人员工作中接触或吸入青霉素类药物可能引发的过敏风险,真正需要做的是采取更精准的替代方案,包括针对有过敏史者在防护措施到位后正常上岗、为重度过敏者设置内部转岗及复检申诉渠道等。
单凭青霉素过敏试验就不予应聘,是一种不科学不合理的「一刀切」。
「我们联盟公开发声,也是希望能够通过这种方式,引起相关政府部门和医疗机构的重视,以法律与科学为准绳,确保医疗领域公平就业。」王岳表示。
用皮试筛选应聘者,既不科学也不合理
另一方面,就算发布这一要求的出发点,是为了保护那些真正会对青霉素产生超敏反应的人群,那么,进行「青霉素过敏试验」,真的能达到这一目的吗?
目前,临床普遍采用的青霉素过敏试验仍然是皮试,但青霉素皮试却有个广为人知的问题:假阳性。
「流行病学数据显示,青霉素引发严重过敏反应的概率仅为 0.004~0.015%,而国内青霉素皮试的阳性率却高达 10~30%。」四川大学华西医院过敏反应中心主任医师孟娟直言,「如此高的阳性率显然与实际过敏发生率相差甚远,背后隐藏的正是皮试假阳性的问题。」
孟娟参与制定的《青霉素皮肤试验专家共识》(下称《专家共识》)中也明确指出:青霉素皮试有近半数为假阳性,且即使是发生速发型过敏反应的人员,其中 50% 在 5 年内不会再过敏,80% 在 10 年内不再过敏。[7]
图源:参考资料 7
因此《专家共识》强调:既往青霉素皮试阳性者,如无青霉素过敏反应的临床表现,在过敏史中应表述为「曾青霉素皮试阳性」,而不应表述为「青霉素过敏」。[7]
此外,孟娟还指出,如果医务人员确实对青霉素高度过敏,已经达到了「接触或吸入即引起过敏」的程度,那么皮试就可能引发严重的过敏反应甚至威胁生命。
「换句话说,依赖皮试筛查过敏不仅不能有效保护医务人员,反而可能带来更大的隐患。」
策划:肯德羊|监制:islay
题图来源:参考资料 8
参考资料:
[1]https://rst.hunan.gov.cn/rst/xxgk/zpzl/sydwzp/202503/t20250319_33617192.html
[2]https://mp.weixin.qq.com/s/ahQMf5EVKqzhW1N-K5PFpg
[3]https://rst.hunan.gov.cn/rst/xxgk/zpzl/sydwzp/202408/t20240823_33437894.html
[4]https://mp.weixin.qq.com/s/llMJ6z0nKW2LB_WyNvCKWg
[5]https://mp.weixin.qq.com/s/JFZIbyg1Y5CMwoQHgjvWxQ
[6]https://www.nhc.gov.cn/yzygj/c100068/202112/ec9b51ad61594ea3a00937dce42e2199.shtml
[7]青霉素皮肤试验专家共识, 国家卫生计生委抗菌药物临床应用与细菌耐药评价专家委员会, 中华医学杂志.2017,97(40):3143-3146.
[8]https://www.news-medical.net/health/Penicillin-Allergy-The-Facts.aspx