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16亿!复旦大学青年创新中心基金启动

东方网4月26日消息,复旦大学青年创新中心基金正式启动。复旦大学党委书记裘新作总结讲话,复旦管理学奖励基金会理事长焦扬为新成立的青年创新宣讲团成员颁发聘书。裘新、焦扬、复旦大学常务副校长许征、党委副书记钱海红和捐赠方代表王强及学生代表共同启动复旦大学青年创新中心基金。

20年前,复旦大学管理学院1949级校友李岚清老学长和一批复旦的企业家朋友发起设立中国管理学界第一个奖励基金会——复旦管理学奖励基金会;20年后,又引领复旦管理学奖励基金会深刻转型,为复旦大学探索“干细胞式”拔尖创新创业人才培养模式注入宝贵动能。

从奖励有至高成就的管理学者,转向资助具有创新精神的青年人,建校120周年来临之际,复旦管理学奖励基金会向上海复旦大学教育发展基金会捐赠1.16亿人民币,设立复旦大学青年创新中心基金,支持学校科技创新和青年科创人才培养。

复旦管理学奖励基金会设在复旦大学,以“复旦”命名。近二十年来,基金会致力深耕中国管理学领域,有力推动我国管理科学的进步。

复旦大学青年创新中心基金应运而生。此举不仅为国家的长远发展注入新的活力,更为服务国家科技创新战略和青年科创人才培养提供可持续发展的保障。

“本科生做芯片,听起来像天方夜谭。”在和团队共同开发全球首款端侧高性能具身智能异构芯片时,2022级集成电路与微纳电子创新学院本科生杜宇航从未想到,可以获得2025年复旦大学“卓越杯”创新创业大赛一等奖。

在2025年复旦大学“卓越杯”创新创业大赛中,郑智佶团队的项目“AI驱动的多模态颈动脉斑块易损性评估和脑卒中风险预警系统”,为解决颈动脉斑块评估难度大、缺血性脑卒中易漏诊误诊问题,团队融合多模态影像数据,采用深度学习技术开发了一款AI驱动的脑卒中风险智能诊疗软件,有效提高易损斑块检出准确率,预测缺血性脑卒中发生概率和预后转归,为临床决策提供参考。

依托复旦大学附属华山医院,这支“医学+计算机科学”的联合队伍从创立起,就坚持“开发医生愿意用、患者能受益的AI技术”。郑智佶认为,医工组合的优势在于临床医生定义临床真需求,技术人员负责解决需求。“我们项目的核心创新,在于打通医工交叉的最后一公里。”

张兰援藏研究的起点,是一颗“种子”。在看到钟扬教授的事迹后,她深受震撼。2022年,她关注“老西藏”这一群体。他们主动请缨到西藏,凭借“到边疆去,到祖国最需要的地方”的信念,长期建藏、终身建藏。他们的经历也成为张兰带领学生持续研究援藏研究的精神动力。凭借对老西藏的敬佩,带学生完成了51位老西藏的口述访谈。(通讯员 章佩林 曾译萱 蒋子怡)

作者:汪鹏翀

打开APP阅读更多精彩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