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江网/大江新闻客户端讯 万明川 实习生饶倩雯 全媒体记者黄玉龙摄影报道:水是生命之源,生命于湖泊流域中繁衍生息,展示着大自然的神奇与伟大。近日,江西省博物馆“湖泊·生命·呼唤——贝林捐赠动物标本暨鄱阳湖自然生态展”开展,来自世界不同湖泊区域的动物生灵,与江西鄱阳湖流域的动植物一道,编织了一曲人与自然和谐共生之歌。
在博物馆感受自然之美
8月15日,记者来到展馆现场,长颈鹿伸展脖颈、羚羊轻巧跳跃、白鹤展翅欲飞……来自世界各地的动物标本栩栩如生,配合展馆播放的兽吼、鸟鸣,为游客营造出身临动物王国之感。
游客小陈对展览非常满意,“展厅的墙上和多媒体互动装置里介绍了很多关于湖泊是如何形成演化、孕育生命的知识,我对地理比较感兴趣,看见这些内容就很想都拍下来回去整理成笔记。”小陈表示,博物馆里的知识要比课本上的更加生动有趣,这个展览不仅增长了自己的见识,还让自己意识到鄱阳湖治理对于江西乃至世界生态发展的重要意义。
记者了解到,展览以湖泊为主题,结合江西依湖而生的生态特征,分为“湖泊形成生命之基”“湖泊流域缤纷生命”“与湖共生协同永续”三大单元。展品来自亚洲、欧洲、非洲、北美洲,在展现全球多种地理环境的同时,凸显鄱阳湖流域生态系统多样性及其特征与代表性物种。展厅还设置了AR实景瞭望台、3D影院、多媒体游戏等多种互动装置,带领观众沉浸式体验大自然的魅力。
本次展览是江西省首个贝林捐赠动物标本展,也是省内目前规模最大的自然主题展,共有370余件标本参展,其中有百余件是鄱阳湖流域动植物标本,270余件来自全世界各大洲的自然标本由肯尼斯·贝林创建的环球健康与教育基金会捐赠。在2005年和2017年两次到访江西省博物馆考察后,贝林最终与江西省博物馆达成标本捐赠意向。环球健康与教育基金会致力于全球大公益事业,2004年至2023年,陆续向国内26家博物馆捐赠了珍稀动物标本,希望观众能够在博物馆中近距离感受大自然的美好,唤起大众保护大自然的意识。
鄱阳湖湿地候鸟欢舞
展厅中央,一块互动大屏吸引了许多观众的目光,上面滚动播放着鄱阳湖70余种珍稀濒危鸟类的图片。记者体验发现,点击图片能够查看相应鸟类的详细介绍,及其所在自然保护区的监控视频。据介绍,鄱阳湖国家级自然保护区的工作人员正是通过这类高清远程智慧监控,实时进行湖区的生态监测和巡护保护。这些视频不仅展示了自然保护区的工作成果,也可以帮助更多人更好地了解候鸟,加入守护候鸟的行动。
北通长江,南纳五河,作为中国最大淡水湖,鄱阳湖拥有适宜的湿地生态系统,为各种鸟类提供了安全稳定的栖息环境,被誉为候鸟天堂。据介绍,鄱阳湖是世界上最重要的白鹤种群以及东方白鹳、鸿雁的越冬地,每年全球有40万-70万只候鸟在鄱阳湖越冬,其中包含为数众多的珍稀濒危鸟类。
近年来,鄱阳湖各自然保护区建立了“天空地”一体化智慧预警监测系统,为候鸟保护工作保驾护航。保护区重点区域覆盖高清监测点位,通过AI识别智慧监测辅助5G慢直播、无人机、地面巡护等方式,对湿地及越冬候鸟实行实时监测,密切关注候鸟状态,及时掌握重要鸟种分布,为候鸟保护与研究提供科学依据。以鸟为媒,江西还积极开展国际合作,共谋全球生物多样性治理之道,设立鄱阳湖国际观鸟季,向世界传递尊崇自然的理念。
绿色江西守护“一湖清水”
守好鄱阳湖“一湖清水”,坚持生态优先、绿色发展。江西省委、省政府统筹推进赣江、抚河、信江、饶河、修河、鄱阳湖全流域综合治理,坚持山水林田湖草沙一体化保护与治理,加强生态系统保护和修复,开展自然保护地强化监督“绿盾”行动,坚决守牢美丽江西建设安全底线。
近年来,江西持续打好蓝天、碧水、净土保卫战,全面落实长江十年禁渔,加强危险废物、尾矿库等重点领域环境风险排查整治,不断提升生态环境监测治理执法能力。在各方协同努力下,赣鄱大地不断传来好消息:2020年至2023年,江西新增高标准农田899.44万亩,人工造林、封山育林、退化林修复等2500余万亩;2023年全省共监测到土著鱼类147种、珍稀濒危物种19种,分别比禁捕之初增加54种、14种;“微笑天使”长江江豚时隔40余年重返南昌主城区赣江江段;鄱阳湖时隔17年再次发现大规模刀鱼群体;稀有的鳤、鲻、胭脂鱼连续3年出现在鄱阳湖水域。
美丽江西,是画卷也是答卷。江西将继续厚植绿色生态底色,高标准打造美丽中国“江西样板”,走出一条具有江西特色的人与自然和谐共生的现代化道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