影史百佳青春片
《庸才》
(2011,日本)
编剧:园子温
导演:园子温、古谷实
主演:染谷将太、二阶堂富美
获奖:
第68届威尼斯国际电影节新演员奖(染谷将太、二阶堂富美)
第36届日本电影学院最佳新演员奖(染谷将太、二阶堂富美)
故事:
2011年,福岛海啸,引发核泄漏事故,数万人无家可归,人心惶惶。中学生住田祐一善良平庸,继承了父母的船屋,允许难民驻扎栖居。茶泽景子是住田祐一的同学,也是仰慕者,她细心记下了住田的每句语录,并在住田痛苦的时候,始终陪伴着他。住田的父亲欠下600万元的高利债,无力偿还,还每每酗酒,向儿子索要钱款,并拳脚相加。有一次,黑帮老大讨债,将住田打的鼻青脸肿,住田彻底愤怒了。住田怨恨父亲,在一个风雨交加的夜晚,失手将父亲打死。住田意识到自己的罪恶,试图以暴制暴,在自己死亡之前为社会做出贡献。在住田自我救赎的道路上,茶泽景子、难民以及黑帮老大都伸出援手,试图挽救一条年轻垂危的生命。这是一个血腥与柔情并存的青春成长故事。
影评:
正如片名《庸才》,剧中每个人都是平凡的,甚至卑微。园子温的电影,始终将焦点聚集在普通人的身上,通过一种近似实验性的假设,探讨人性深处的黑暗与明亮,丑陋与善良。大多数园子温的电影都是青春题材,导演虽然年近中年,但青春的热血与卑微始终是他电影艺术创作的动力。园子温是位“老男孩”,作品里明显地渗透着为青年人呐喊,为青年人立言的野心,哪怕青年人的犯罪意识和行为,在他看来,都是社会和环境共同“绞杀”的结果,《庸才》正是这样一部代表作。从《爱的曝光》到《庸才》,园子温的作品开始慢慢靠拢社会现实,然而其一直建基而起的“荒诞”的力度,却丝毫没有减弱。青春、现实、荒诞,这是园子温电影不能避开的元素,而在《庸才》中却得到了集中的呈现。
青年人是平凡的,“平凡是最伟大的”,园子温用住田祐一的口吻喊出了心中的愤懑。住田是青年人的代表,青年人是社会的弱势群体,是被“遗弃的一代”,他们单纯、善良、易受驱使,青年人不是什么样的人,而是环境在不断地改造他们成为怎样的人。住田在经受着来自学校、家庭和社会的三重影响,而最终走向了“弑父”的道路。学校的老师蔑视住田是船工的儿子,母亲偷情、父亲家暴,黑社会更是对住田拳脚相加,在如此黑暗、丑陋、罪恶的环境里,住田的悲剧是注定的。园子温的作品充盈着一股浓浓地B级片基调,《庸才》通过极致地邪典风格将父权制社会描摹成阴冷、可怖、恶毒的“地狱”,虽然或多或少地脱离现实,但导演对男人的憎恨以及对父权的颠覆的潜意识,已经深入了影片的内里。园子温将住田祐一的犯罪行为,归结为父亲一代的罪恶,正是这种代际之间的制衡与镇压,扼杀了青年人的天性与自由,这是青年人的悲哀,并且,园子温认为,青年人是无罪的。
影片以福岛海啸、核电泄露这一现实事件作为背景,给影片带来了一种史诗的凝重感。同时,灾难所带来的废墟,以及“末日”般的情绪,也给影片营造出极强的寓言化情境。而且,影片中随处可见的对热点社会事件的呈现,也能够看到近年来园子温对社会现象的关注力度。二战之后日本成为最大的援助国,日本当下纳粹青年的极端思想,以及公交车上为孕妇让座的争端,凡此种种,园子温用轻盈的手笔,镌写出沉重的青春残酷物语。
荒诞的主题,在园子温的作品中始终贯穿。荒诞,是园子温对世界和自我的认知,通过青年的视角,感知绝望,唤醒希望。在《爱的曝光》中,对宗教的亵渎,以及对精神病院的呈现,鼓舞着青年人对真相与爱的追寻。而在《庸才》中,住田说出“平凡是最伟大的”这样一个哲学命题,不得不让我们想起加缪撰写的《西西弗斯的神话》,加缪推崇西西弗斯式的英雄,而住田祐一正是这样的英雄,在饱受凌辱与负罪的情况下,依然想着如何为社会做出贡献。青年人,并不是堕落的一代,只要给予他们爱和希望,他们便会在救赎的道路上愈走愈远。
《庸才》并不平庸,它是青年一代的“通行证”,是父亲一代的“墓志铭”。
作者:李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