对于初学者来说,了解摄影构图和用光等一些基本的常识和理论是必要的。但要真正地学好风景摄影,就需要在实际的拍摄场景中多多练习。而在实拍过程中,根据所处的环境去掌握一定的拍摄技法对于初学者来说,是非常重要的。这往往起到事半功倍的效果。
1、使用醒目的前景
a、利用前景表现物体的高大
摄影者在拍摄风景摄影的时候,经常会遇到一些具有明显高度的景物素材。比如高层建筑、高大石碑、悬崖峭壁、高耸山石等,此时摄影者往往想通过自己的镜头把眼前这一高大的景象表现出来。但是,摄影者如果只是单独表现被摄体,画面就会略显单调或者被摄体的高大没有很明显地被表现出来。
光圈 F8 曝光时间 1/200s 焦距 21mm 感光度100
这时,摄影者可以观察被摄体周围有没有可以利用的参照物作为前景,比如树木等具有一定高度的物体。由于被摄体本身的高大,所以一般需要采用仰拍的方式,并且利用相机的竖幅形式来表现。这样既能展现被摄体的高大,整体画面又不会显得单调。另外,摄影者在拍摄高大物体的时候, 一般情况下需要使用广角镜头,因为广角镜头在高度和宽度上的摄取范围都是很大的,这样有利于更好地表现被摄体。
b、利用前景表现空间纵深感
在拍摄大场面的风景摄影时,前景是经常用到的。尤其是表现辽阔的草原、浩瀚的大海等比较具有空间感的景象。大场面的风景虽然很具有魅力,但是它并不是很容易被表现的。因为场面越大,被摄入画面的元素就越多,而这对于初学者来说,整体感觉的表达就更不容易把握了。
一些初学者在拍摄比较辽远广阔的风景后,发现画面的效果给人的感觉经常是很平坦的、缺乏立体感的。此时摄影者们就需要考虑以一定的物体,比如沙石、低矮的植物等作为前景,前景的使用可以让欣赏者看到风景的详尽细节,为中景和远处平面展现的广阔景物注入更多的含义。最重要的是,通过把景物近处和远处的成份并列在一起,不仅为照片增加了深度,也使整幅画面产生了立体感。
光圈 F11 曝光时间 1/250s 焦距 50mm 感光度100
在表现此种场景时,摄影者同样需要使用广角镜头进行拍摄。另外,还可以通过选择较小的光圈来取得大景深,让前景和远处的成份都能清晰地再现。在利用前景表现空间纵深感的时候,摄影者要注意,前景在整幅画面中占据的面积不要过多,否则会影响照片整体的感觉,因为中远处的景象及画面的空间深度才是重点。
2、利用倒影来增添感染力
a、时间和地点的选择
在风景摄影中,倒影可以为画面增添感染力并带来视觉快感。由于景物倒影可以使风景的部分图案得以延伸或重复,所以它能扩大风光影像的表现力与表现范围。另外,倒影本身还可以为景色增加宁静感。
光圈 F8 曝光时间 1/250s 焦距 40mm 感光度100
捕捉倒影的最佳时机是在日出和日落前后时间段内。而最富有戏剧性的倒影经常是出现在像镜子一样的水面上。比如,小水洼、池塘、水坑、河水退后形成的死水、小的湖泊等。在拍摄之前,摄影者应观察好取景的地点,也可以寻找多个不同拍摄角度的地点,以便能在很短的时间内捕捉到不同的倒影。
b、光线的利用
对倒影照片的拍摄来说,最为理想的光线是前侧光,画面轮廓明朗,层次丰富。其次是顺光,碧水蓝天,色彩丰富。通常情况下,顶光及逆光不宜采用。因为顶光在水面上反光强烈,而逆光容易使主体和背景反差过大,造成照片主体的影像灰朦不清。所以摄影者在拍摄倒影照片的时候,可以选择自身背对着太阳的角度或者让相机与太阳成45°的斜顺角度。
光圈 F5.6 曝光时间 1/3s 焦距 65mm
由于倒影在水中,水面吸收一部分光线,使倒影的亮度低于实景的亮度。一般倒影与地面实景的曝光量约相差一挡光圈数,摄影者在拍摄时可以把曝光补偿设为+1至+2挡。在测光确定曝光值时,正常情况下,摄影者应该按地面实景主体光亮度为依据进行测光,并确定曝光值。比较实用的方法是把镜头对准实景部分,然后半按快门,记下对实景的曝光值或者打开相机上的AE曝光锁按键,按住此按钮就可以锁定当前测得的曝光数据,并且摄影者在移动镜头改变构图的时侯,仍可以按照刚才测得的数据进行曝光。这样,倒影的色泽就会暗于实景,形成很美的影像。
c、正确构图
光圈 F22 曝光时间 1/125s 焦距 31mm
摄影者在拍摄倒影的时候还要注意构图,尤其是地平线的划分位置。一般情况下,如果摄影者想表现画面某种协调和对称的感觉,可以考虑把地平线放在画面的中间。这样,水中的倒影就会和实际的景色形成很完美的呼应。
3、剪影效果的表达
从效果看,剪影摄影主要是通过突出主体的轮廓、简化细节,从而使得重点更为突出。剪影摄影往往是在突出主体轮廓的同时更加强调背景的效果,如利用日落前泛红的天空来衬托建筑、树木等物体的轮廓。
光圈 F22 曝光时间 1/320s 焦距 500mm
其实剪影效果的照片并不难拍,重点在于合理进行测光与曝光。摄影者只要将测光模式转换为点测光或者中央重点测光,对画面较亮处进行测光后,按下曝光锁按键或者记录下此时的曝光值,然后使用相机的手动曝光模式,将数值调为刚刚记录的值,再重新构图拍摄。这时,摄影者就会得到由于画面部分曝光不足,而形成的物体黑色轮廓。
4、阴影的利用
在摄影过程中,光与影是同时存在的。但在摄影创作中,尤其是风景摄影中,阴影的作用常常被忽略,甚至有些摄影者在拍摄过程中刻意回避阴影。然而它仍是很多优秀摄影作品中不可缺少的一部分,摄影者只要恰当地把握好画面的明暗对比,就能得到很好的画面效果。
阴影的性质决定于光线的性质。一般情况下,漫射光是很难形成强烈的阴影的。画面中如果存在极其明显的明暗对比效果,那么此时的光线大多数情况下为直射光。对于风景摄影,如果是在清晨或者傍晚的时候拍摄,还会得到很长的影子的效果,并且阳光越强,影子就越暗。此时,选择一个至高点拍摄,就会得到非常棒的光影作品。
光圈 F8 曝光时间 1/200s 焦距 150mm
除了大面积的阴影外,对于主体的选择,摄影者要尽可能地选取简洁、具有鲜明而整齐的形状来进行画面的明暗对比,也可以选取轮廓清晰的物体影子进行构图。如果有可能,摄影者还可以设计、安排主体和画面的明暗关系。
光线的方向示意图
今天主要讲不同位置的光线有什么特点,以及它们带来的效果是什么样的。大家在今后的拍照中要加强对光线的运用,这样对你的拍照有很大的帮助。
一、顺光
顺光拍摄就是相机的拍摄视角和光线的方向是一致的,在顺光条件下拍摄,被摄主体面向光的一面会被照亮。因为是顺光,被拍摄主体的受光面基本上是均匀受光的不会产生阴影,所以主体的细节、色彩等等都会得到很好的表现。
顺光拍摄因为相机的拍摄视角和光线是同一个方向,所以被拍摄的主体是受光均匀的,不会出现很明显的光影变化,这也直接导致照片缺乏立体感。所以大家在顺光拍摄时,可以利用构图来增强照片的立体感,比如:使用前景、对焦线构图等等。
顺光示意图
在顺光环境下拍摄,画面中景物的色彩和细节都得到了很好的表现。
光圈: F16 快门: 1/639 ISO: 400 作者:wx46518110
二、逆光
逆光拍摄就是相机的拍摄视角和光线是相对的,而被拍摄的主体则处于两者之间。逆光拍摄面向光线方向的是受光面,而面向相机拍摄方向的则是背光,所以受光面和背光面就会出现明暗反差。逆光拍摄被拍摄的主体很容易出现曝光不足的情况,主体的细节和色彩也得不到很好的表现。
在逆光环境下拍摄时你需要对着主体和画面的亮部测光,然后取一个中间值;另外你也可以使用HDR功能和黑卡的方法,这样你才能得到一张曝光正常的照片。
如果你是想要拍摄剪影,那么你就可以对着亮部进行测光,这样就可以压暗主体得到一张剪影照片。如果你想拍逆光人像照,那么你就需要使用反光板或者灯具对人物的面部进行补光,这样才能拍出一张漂亮的逆光人像照。
逆光示意图
光圈: F8 快门: 1/80 ISO: 200 作者:tigerbabi
光圈: F3.5 快门: 1/250 ISO: 200 作者:观自在
三、侧光
侧光拍摄就是光线是从被拍摄主体的左右两侧照射过来的,相机的拍摄视角和光线呈90°左右的角度。利用测光拍摄可以让被拍摄主体产生明显的明暗对比,被拍摄主体的受光面会表现得很清晰,而背光面则会产生阴影效果。正是这个原因,所以侧光拍摄手法常用于拍摄层次分明、立体感较强的物体。
侧光示意图
利用侧光拍摄白鹭,被摄主体一侧受光便会产生强烈的明暗对比,使形态、线条、质感得以突出。
光圈: F5.7 快门: 1/1579 ISO: 400 作者:广东汕尾苏浪
四、前侧光
前侧光和侧光差别不是很大,前侧光和侧光相比就是角度小了一点而已,前侧光拍摄相机的拍摄视角和光线成45°左右的角度。前侧光拍摄可以让面向镜头一面出现大面积的受光面,而小部分被光的面则会产生阴影的效果。
因为受光面受光均匀,所以能很好的将主体的色彩、细节等表现出来;而被光面则会产生明暗对比,增加画面的立体感。拍摄建筑、人像、花卉等等题材时就常用前侧光来拍摄。
前侧光示意图
利用前侧光拍摄花卉,能很好的将花的色彩、细节表现出来。
光圈: F5.6 快门: 1/249 ISO: 100 作者:大黄蜂
五、侧逆光
侧逆光和逆光非常相似,光线都是都是从被拍摄主体的背面照射过来;只不过逆光和相机拍摄视角为180°,而侧逆光和相机拍摄视角为120°左右。虽然变化很小,但是这两种光线所有带来的效果是完全不同的。
侧逆光示意图
侧逆光兼具逆光与侧光两种光线的特征,采用侧逆光照明,被摄者面部和身体的受光面只占小部分,阴影面占大部分,人物的一侧有明显的轮廓光,能很好地表现被摄对象的立体感,层次丰富。
光圈: F10 快门: 1/159 ISO: 200 作者:大黄蜂
六、顶光
顶光拍摄就是光线从被拍摄物体的顶部照射过来,相机的拍摄视角和光线为90°。一般来说顶光在日常拍摄中用得比较少,在拍摄需要展现物体顶部特征是才会用到顶光。顶光拍摄只有被拍摄主体的顶部才会被展现出来,而其余部分则是出于阴影中,所以这种光线很少用。
顶光示意图
在中午时分,太阳在空中几乎垂直照射到地面的光线。高光是一天中阳光最强烈的时候,会给画面造成很深的阴影。同时,高光具有一定的垂直性,除了表现从上到下的阴影层次外,并不利于表现物体的质感。
光圈:F8 曝光时间:1/1250s 焦距:44mm
七、脚光
脚光也就是低光,跟上面的顶光刚好相反,低光就是光线从被拍摄主体的下方照射过来,相机的拍摄视角和光线的角度在45°到120°之间。低光很少见,所以也比较少用,一般在舞台剧、演唱会等等场景中比较常见。低光它会使被摄主体显得残暴,纯粹的底光容易形成阴险、恐怖、刻板的效果。
脚光示意图
我的首次南极之旅是作为美国《国家地理》Endeavour号上的“专家”成行的。我的工作是服务于探险队的旅行者们,为他们提供有关摄影方面的专业知识和建议。这是一次让人精疲力竭的旅行,因为一天中的大部分时间天空中都有光线,早晨从大约4点就开始了,而日落则出现在晚上接近11点的时候。在Terror湾的入口,我们看到了美丽的南极半岛那无与伦比的景色。所有美丽的场景都出现了—船只缓慢通过这个半岛,一座冰山移到了最佳的位置,企鹅用优雅的姿势跳入空中和水中。太阳的光线照亮了背景中嶙峋的山峰,并绘出了冰山美丽的边缘,光线让蓝色的冰更漂亮了。
摄影师也是在他自己的“画布”上完成相同的工作,通过增加、减少和控制光线来“绘制”拍摄对象。没有光线,我们根本不可能完成拍摄工作。本章介绍不同类型的光线,以及控制和捕捉光线方面的问题。相机可让光线照射到其传感器上,然后记录照片。如果光线太多,照片就会发白;光线太少,照片又会太暗,无法看出细节。正确的光线量代表着正确的曝光。
墨西哥Baja California Sur市中央Loreto的街道被一层深深的锈红色所笼罩。我当时在美国《国家地理》/Lindblad探险队中工作,我们看到一群工人正在铺设新的道路。我看着他们工作了一会,随着黄昏的光线越来越美丽,工人们开始在湿的混凝土表面洒上红色的粉末,让红色看起来更漂亮。我很喜欢这些粉末被洒出时飘浮在空中的效果。粉末从手指中洒出时,逆光突出了粉末的质地,并且让它显得更清晰了。取景器就是画布,光线就 是画笔
能够在最佳的光线中拍摄当然最好,但有时这根本不现实。我在埃及的开罗拍摄这张照片时就是如此,当时我只有很短的时间拍摄这种金字塔照片,而且还是在中午,而不是一天中最好的拍摄时间。我跑到这个人的旁边,这是一个很好的位置,可看到3座金字塔,而我只有不到3分钟的时间拍照,因为我们的大巴还要去机场。几小时前这里刚刮过一场沙暴,所以空气中还残存的一些尘埃散射了光线。我让这个人看着画面的侧面,用不对称的方式完成了构图,让3座金字塔中的2座位于他的一侧。在这张简单的人像中,我充分利用了头顶的光线和散射后的光线,因为充满尘埃的空气就像巨大的“组灯”,形成柔和且迷人的光线。
Guadalupe峰是得克萨斯州的最高峰,这张照片是为《Texas Highways》杂志拍摄的,是该州有关“7个伟大奇迹”故事的一部分。我找到George West和Richard Davies载着我在黄昏前飞过这片崎岖的地区,这样我可充分利用位置较低的太阳来突出这处风景的结构和地形。我故意在画面中包括了Cessna飞机的机翼,因为我想这可为这片让人吃惊的风景提供一点人类的痕迹。
作为世界上最美丽的陵寝之一和最美丽的摄影地点之一的印度泰姬陵,要想拍出与众不同的照片,这对摄影师而言是个挑战。我参加了美国《国家地理》的探险队,而泰姬陵是其中的一站。在黎明前,我召集了一群喜欢摄影的探险队成员去拍摄这座建筑物。我以前来过这里,知道在Yamuna河对面有一个非常好的拍摄位置。我们到的比较早,摄影师散开后从各自的角度进行拍摄。太阳升起后不久,这个赶骆驼的人出现了,让骆驼在Yamuna河中饮水。被充分散射的太阳光照亮了这个场景(此时空气污染是个好东西,因为空气中的颗粒非常多,所以就像巨大的“组灯”,让较暖的刺眼光线变柔和了),但是我还需要使用Singh Ray Galen Rowell渐变中灰密度滤光镜,让前景的曝光与较亮的天空曝光相符。
有时最简单的光线就是最好的
阿拉斯加州的Kotlik是育空河边最靠近上游的村庄,Tom Prince是这个村庄中最高寿的人。我用一个小手电照亮他的脸部。
我要用Photomatix Pro软件“组合”这3张照片,这款软件是专门用于混合或“色调映射”HDR照片的软件程序之一。我拍摄的第一张照片是针对外面最亮的区域曝光的,另一张是针对内部中间色调曝光的,最后一张是针对屋内的阴影区域曝光的。最后一张照片说明了场景的动态范围远远大于传感器在一张照片中所能捕捉到的动态范围。
这是最终的照片,是用上面3张照片合成的
作为American Photo Mentor Series长途跋涉活动的讲师,我在清晨自己造访了比利时的Ruins de Montaigle要塞。我想要展示反光板对照片效果有多大影响。这张照片是在没有任何额外光线(包括闪光灯和反光板)的情况下拍摄的。这是一张不错的照片,没有什么特别之处
这是同一个场景,但在拍摄时我用反光板将光线反射到放鹰者的脸部和猎鹰身上的阴影处。这点光线让照片的效果更上一层楼。
孩子们,可不要在家里尝试这个!摄影师最不想使用闪光灯设备的地方就是水边:飞溅的水滴可能导致短路,从而烧毁器材,并且到处可能都是绳索—可能出现的问题很多。但是,使用这些独立的闪光灯设备,我就能够使用闪光灯上的TTL功能控制每个闪光灯的光线输出。为了拍摄此照片,我将相机设为机上无线控制模式,此时相机的LCD显示屏上出现一个窗口,从中可设置每个闪光灯设备的输出。然后使用相机的机上闪光灯触发其他闪光灯闪光,每个设备都在乘船者脸上打上了准确的光线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