阳春三月,在路边的花坛旁边看见了两条发情的小蜥蜴正在交配,于是随手拍了几张照片…当然,也录制了一个小视频,但因为发小视频的话恐怕会被人误以为是在擦边球,所以也就只发照片,毕竟现在的网络世界总是予人一种草木皆兵的感觉…
其实这些小动物之间的繁殖行为对于我们人类而言,不过也只是一些司空见惯的事情,也并不值得大惊小怪的,但由于这种小蜥蜴都是比较胆怯害羞的品种,因此能够拍到也算是比较偶然的。
小的时候住在海南岛上,对于蜥蜴并不算陌生,记得当初在海南岛上主要有两种蜥蜴,一种是只会打地洞的“四脚蛇”,另外的一种则是只会爬树的“雷公蛇”…
“四脚蛇”的身体是光滑无鳞片的,皮肤较为松弛,印象当中还记得这种蜥蜴的腹部是扁平的,生性也是比较胆小,喜欢在小山丘的底部挖掘洞穴居住,而且它们所挖的洞穴也比较好辨识,呈扁平状的,小的时候总是喜欢和小伙伴们一起扛着小锄头到处寻找“四脚蛇”的洞穴,将“四脚蛇”挖出来之后,直接地就剥皮了,撒上一点盐巴之后放在火上烤,那味道就脆香脆香的。
相比起“四脚蛇”来,会爬树的“雷公蛇”更加地易于捕捉,也多,基本上只要到防风林的树下兜上几圈,总是可以看到头部红红的“雷公蛇”,“雷公蛇”虽然和“四脚蛇”一样是蜥蜴,但“雷公蛇”性烈,敢咬伸手去捉它的人,而且据说是被它们咬住之后,除非是天上打雷了,否则决不松口,所以才被人叫做“雷公蛇”,虽说“雷公蛇”更易于捕捉,但小时候从来都没有见过有那个小伙伴烤过“雷公蛇”,也不知道是不是因为“雷公蛇”头颈部红色的锯齿将人们的食欲给击败了…
回到潮汕地区居住之后,发现潮汕地区的蜥蜴与海南岛上的蜥蜴完全不一样,主要也有两种,在潮汕地区被人们统称为“狗母蛇”,其中一种是身体光滑长满鳞片的,而另外一种则是身体有着长长的黑色条纹。
全身长满了鳞片且光滑的“狗母蛇”,是潮汕地区最常见且也与人类最为接近的蜥蜴,这么的一种蜥蜴体形较小,性格温驯却又胆小无比,虽说经常出现在人们活动的区域里,但是只要有人走近,立马就会慌不择路地开溜,而且在冬天的时候似乎也并没有冬眠的习惯,经常都可以在天气冷的时候看见他们安安静静地趴在瓷砖或者水泥地板上惬意地晒太阳,夏天则更是它们的活动高峰期,几乎在许多靠近江边的绿化带上都可以看见他们的身影,似乎它们也特别的怕热。
这么的一种小蜥蜴我曾经抓到过好几回,每次都是将他们装在矿泉水瓶中,反复的拍过一回照片和视频后才将它们带到河边的湿地公园去放归大自然,相比较之下,另外的一种长着长条纹的“狗母蛇”的警惕性更强一些,它们不大会出现在人类的活动区域里,而且在老远的地方看到了人们的靠近就会迅速地消失了,过去也曾经隔着远远的距离拍过几张这种蜥蜴的照片,但由于时日漫长,也懒得去翻相册找出这种蜥蜴的照片了。
这些年来,随着人们的活动区域不断的扩大,各种野生动物的生存空间也不断的被压榨缩小,但是值得庆幸的是,像“狗母蛇”此类的小生物,它们似乎已经掌握了如何在人类生活的空间缝隙中的生存之道,也不知道这到底算不算是一种幸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