500多年前王阳明“知行合一”,为何在当下依然“圈粉”

undefined

500多年前,好奇、倔强、勇敢、睿智的王阳明在困顿与挫折中构建了以“致良知”“知行合一”为核心的阳明学。阳明学的出现和朱子有什么关联?阳明与孟子又有着怎样的思想渊源?“知行合一”予当下的我们哪些启示和指引?

近日,学者周志文著作《阳明学十讲》由中华书局出版。“五百年一圣人”的王阳明,其阳明学中的“知行合一”“致良知”已成高频词汇,谈及创作初衷周志文认为:有些著作把王阳明塑造为一个像诸葛亮、刘伯温类的人物,有着非常多的奇怪的计谋等,这和真实的王阳明相距甚远。2016年他曾为电台做广播节目的演讲,几经辗转,最后多方因缘促成这本《阳明学十讲》。

书脱胎于讲稿,对象是普通大众,行文尽可能浅白,尽量不用学术的方式来介入,“即使引用阳明的文字,也尽可能选一些比较浅近能说清楚且易被大家接受的。”秉承“有一分证据才能说一分话”的写作态度,“就想写点儿别人没写的东西”,《阳明学十讲》通过对阳明学之前儒学历史的溯源、阳明学出现的背景分析、阳明人生与学术的精到论述、王门后学的发展以及对后世的深远影响,使读者能够在平易而有力的话语中,深切感受到王阳明“不世出之天姿”,“冠绝当代,卓立千古”的道德、功业与文章。

屏幕截图 2022-09-20 090048.png

“周先生用大众可以接受的方式传播新知识、新思想,但是又不失其学术含量。在一定程度上讲,将已有学术研究用恰当方式传播给大众,其难度绝不亚于学术研究本身。从技术的层面来说,对于专业学者,要向大众传播知识和思想,他的语言系统必须得有所改变才行。更重要的是,专业研究多是在细部将问题一点点展开,而通俗著作则是需要把这项研究全部整合起来,系统性地去做说明的。 如果没有很高的学术实践,很难把握住。”台湾大学中文系教授周志文、复旦大学特聘教授何俊、《社会科学论坛》杂志编委燕舞在中华书局直播间畅谈王阳明的人生和学术,何俊评价:《阳明学十讲》至少在三个层面实现了深入浅出——脉络清晰、人物有血有肉、要言不烦。比如,书中讲阳明学,非只讲阳明本人,而是将阳明学放到整个中国思想史、儒学史的脉络当中,从孔子讲起,经过唐宋,然后聚焦到阳明,再往下阳明学的门人后学等。

在周志文看来,阳明学的核心就是提倡良知。“良知”这个词非阳明所发明,而是孟子。孟子说:“人之所不学而能者,其良能也;所不虑而知者,其良知也。”良知是没有经过学术训练的天生就具有的一种直觉判断,比如对善恶、是非、对错、美恶等的判断,天生就有。既然人有良知、良能,但为何世界上不见得都是圣贤?孟子认为,人的良知被蒙蔽了,良能丧失了,所以要“致良知”,寻找失掉的“良知”。

他认为,阳明学和朱子学彼此互为表里,互相作用,两者各有其优缺点,并非一个是绝对的真理,另一个是绝对的错误。“如果用朱子的道问学的方法来做德性上的探求,会有所不及;但如果纯粹用阳明心学方式来探求,需要具有非常高明智慧的人才能做得到。朱子的道问学,对一般人来说较容易做到;阳明和陆象山的心学不见得每个人都能做到,若是勉强,又容易变得过于自信、任性。所以说,朱子学和阳明学是互相调适而互补的。”

“阳明的良知在其时代是有其意义的。”周志文谈到,意大利美学家克罗齐很强调直觉的重要——放弃繁琐理论,去直接面对面地感受艺术的魅力,那才是面对艺术品的真正态度。面对是非、善恶、对错甚至美丑,良知能够自然做出分辨,所以不要退缩、害怕。孟子说,人皆有四端仁义礼智,每个人都有本能,自然发展下来,可能会有非常高的成就,不需过分压抑。这是阳明良知说的基础来源。

对于“知行合一”,何俊补充道,理解阳明学的意义,不能跳开他的时代。“现实中,确实存在知行分离的状态,从某种意义上说,这是人们为了对自己的行为有一个更清晰的把握,为了认识上的方便而做出的一个区分。比如学某种技术,教练会分解动作,目的在于能够清楚掌握技术本身。真正掌握了技术以后,知行就是统一的。知行原是一个本体。将知行分离,就会导致知易行难或知难行易。”

如何在教育中践行“知行合一”?周志文建议,要尊重孩子,尊重其人格和个性,尊重其在世界上的身份。“他优秀,固然值得高兴,他如果不是那么优秀,不要忘记,他依然是我的孩子,我们仍然要疼爱他,保护他。我一直对孩子强调两点:一要正直,做一个正直的人;二要热情,对社会,对人保持着一种乐观的态度看待,当然对自己也要热情。”

图片来源:出版方

编辑:许旸

责任编辑:李婷

*文汇独家稿件,转载请注明出处。

打开APP阅读更多精彩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