势利眼经常要从琐屑又肤浅的小事中寻找存在感,并执意分出高下。/电影《了不起的盖茨比》
同类之间最易互相识别。因此,势利眼一眼就能分辨出谁是势利眼。
在《刀锋》一书中,毛姆笔下的艾略特就是一个十足的势利眼,他对别人的一切,除了社会地位以外,全然不感兴趣。正所谓同行是冤家,因此,艾略特恨透了一门心思想往上爬的保罗·巴顿。艾略特曾热心地将其引荐到伦敦社交界,并耐心传授自己多年的心得体会——和名流谈话,不管心里如何腻味,都要装作洗耳恭听的样子,以及对有钱的老女人要多献殷勤,时刻保有耐心。
可结果巴顿只用了几个星期,就达到了艾略特苦心经营多年的社交成果,在意识到艾略特派不上用场之后,巴顿开始对他冷眼相对。为此,艾略特深恶痛绝,有时夜里醒来,听到房间护壁板中传来的一阵阵老鼠爬的声音,总会恶狠狠地想,那是四处钻营的巴顿往上流社会攀爬时所发出的无耻声音。
势利眼一眼就能分辨出谁是势利眼。/电影《了不起的盖茨比》
古往今来,无论在生活里,抑或是在文学里,势利眼这一形象屡见不鲜。在《势利:所谓上流社会及势利眼众生相》(以下简称《势利》)一书中,约瑟夫·艾本斯坦写道:“在这个时代中,势利眼好像一叶扁舟被卷入了波涛汹涌的大海,没有指南针也没有帆。但别担心,势利眼有一种判断潮流风向的奇妙能力,一般都能安全靠岸。”
一种坦荡的势利
一般来讲,势利眼只对能够彰显自己社会地位以及品位的事情格外关注,对其他事情一概提不起兴趣,因此这类人往往被势利所伤。势利宛如一柄回旋镖,总会在人生的某些节点,适时旋回来伤到自己。
势利眼好像一叶扁舟被卷入了波涛汹涌的大海,没有指南针也没有帆。但别担心,势利眼有一种判断潮流风向的奇妙能力,一般都能安全靠岸。/美剧《破产姐妹》
这种人情淡薄、世态炎凉的感觉,在《刀锋》一书中显露无疑。毛姆写到了他的势利眼朋友艾略特(此名为其朋友的化名)凄惨的晚年生活。自艾略特生病以来,来探望他的人不超过十个,即便有人过来看他,顶多也就带一束寒碜的花,寥寥数语后,便匆忙离开。
“唉,太狠心了。我什么事情都替他们做。他们吃我的饭,喝我的酒。我给他们当差,替他们安排宴会。我竭尽心力帮他们的忙,而我得到的是什么呢?屁也没有。他们没有一个关心我的死活。”说完,艾略特哭了起来,大滴的眼泪顺着面颊滑落。
年老体弱后,社交圈开始冷落艾略特,他最为看重的宴会不再邀请他。不被邀请就算了,更可恨的是,势利眼后辈还跑来借他祖先德·劳里亚伯爵的华服,这衣服也是他们配穿的吗?
势利宛如一柄回旋镖,总会在人生的某些节点,适时旋回来伤到自己。/电影《了不起的盖茨比》
他抱怨道:“巴顿是一个卑鄙无耻的势利小人,世界上我最深恶痛绝的就是势利。要不是我,他什么都谈不上。”艾略特自然不会借出那套宝贝衣服,一想到祖先的过去,他的心脏便会不由自主地剧烈跳动,仿佛已经与英勇的祖先并排站在一起。他决定,下葬时就穿它。
毛姆不忍朋友难过,费了好大周折,通过宴会主人的秘书吉斯小姐给艾略特求来一份请帖。果然,艾略特在收到请帖后,整个人笑逐颜开,全然不顾自己的身体,备好华服,准备盛装出席。很可惜,他的身体终究没能撑住,在宴会前夕,他死了。临死前,他交代毛姆,自己要穿上他祖先德·劳里亚伯爵的服装,佩上祖先的长刀,并将祖先的金羊毛勋章挂在胸前。
“一个乏善可陈的悲惨的堂吉诃德”——在帮死去的艾略特穿上祖先那套荒唐的装扮时,毛姆的脑海中翻滚着如下念头:“我的老朋友,一个如此忠厚的朋友,一想到他的一生过得那样愚蠢、无益和无聊,就使我感觉难受。他参加过那么多的宴会,曾经和所有那些亲王、公爵、伯爵厮混过,现在都毫无意义了。他们已经忘记他了。”
威廉.萨默塞特.毛姆。/图源网络
从某些层面来看,势利的艾略特求仁得仁般过完了势利的一生。面对这样一位朋友,毛姆时常会问自己:像这样一个聪颖、和蔼又有学识教养的人,为何会让势利占据了身心?
艾略特并不讨人厌,相反地,他的势利甚至带着某种天真感。是的,没错,天真,他对名利和品位的渴望,有着近乎孩童般的喜爱,他的势利呈现出一种不遗余力的狂热。
“他势利得毫不顾旁人齿冷。哪一家请客,他想厕身被请之列,或是哪一位大名鼎鼎但是有名难缠的老阔寡妇,他想拉拢点关系,就什么都做得出来:钉子照碰,冷言冷语照吃,下不了面子的地方照下得去。在这方面,他可以说是不屈不挠。只要眼睛落在什么上面,他就像植物学家寻求一株异种兰花一样,洪水、地震、瘴热、敌意的土人,什么危险都去冒,非弄到手不肯罢休。”毛姆如此描述。
艾略特对名利和品位的渴望,有着近乎孩童般的喜爱,他的势利呈现出一种不遗余力的狂热。/美剧《继承之战》
艾略特当然不是个例,在《势利》一书中,作者约瑟夫曾写到一位热爱社交的不入流的政客钱农,他会定期举办聚会,邀请各国皇室成员参加,且丝毫不掩饰自己对名流的热爱,在他心中,与国王和王子共度的时间,便是人生中最为精彩的时刻。
某个纸醉金迷的宴会结束之后,钱农在日记里写道:“聚会又进行了一段时间,我希望人人都觉得聚会非常成功。氛围实在是太棒了,这么多名流,这么多珠宝。”连约瑟夫都不得不承认,面对这样一位坦承自己虚荣且肤浅的人,他很难真正对其愤怒。
将势利进行到底的例子比比皆是,想当年,一位法国陆军高级军官发现自己在觐见路易十四之时竟然浑身发抖,他说:“陛下,请您相信我,面对敌人我绝对不会这样发抖。”同样地,在罗斯柴尔德男爵的巴黎办公室外面,造访者看到有人端着男爵的夜壶从面前经过,便立即脱帽致敬。
势利眼终其一生万分相信且积极贯彻的理念便是“阶级”。艾略特死前,仍万分坚定地认为天上和地上一样有阶级区别:有六翼天使和二级天使。他坚信生前一直在上流社会中走动的人,死后毫无疑问,也必将在天上的上流社会中走动。他对毛姆说:“我不骗你,亲爱的朋友,天上绝没有那种混蛋的平等。”
将势利进行到底的例子比比皆是。/电影《了不起的盖茨比》
作家群体一旦势利起来,
无人能出其右
势利眼经常要从琐屑又肤浅的小事中寻找存在感,并执意分个高下。正是这类微不足道的惬意,让势利眼感觉自在和飘飘然,宛如身在天堂。对此,约瑟夫在《势利》一书中有一段非常精准的描写——“你正坐在宝马740i轿车里等红灯,一定觉得自己比旁边开着那辆俗气的凯迪拉克的暴发户(你自动就给他贴了这个标签)强得多……但愉快总是短暂的,未来总有一天,你会在等红灯的时候遇到一辆宾利,就停在自己可怜的宝马旁边。”
势利眼实在是太喜欢比较了,最爱干的事情就是在竞争中确认自己时刻处于上风。可这样的行为,无异于将自己的情绪放置在过山车上,自己也会变得如神经质一般,内心起起伏伏,不是在高峰时体验高人一等的快感,就是在低谷中领悟受人白眼的苦楚。
势利眼不是在高峰时体验高人一等的快感,就是在低谷中领悟受人白眼的苦楚。/电影《穿普拉达的女王》
经济学家罗伯特·弗兰克曾在《奢侈病》一书中提出,“大多数美国人宁愿自己年薪10万但别人年薪8.5万,也不希望别人年薪20万但自己只有11万”。换句话说,如果知道别人的收入更少,他们就能心安理得地接受较低的收入水平。除此之外,弗兰克还援引了门肯对富人的定义加以强调——比自己的妹夫多赚100美元就是富人。
在《势利》一书中,约瑟夫提到一个观点:“品位永远变幻不定,充满争议,因而最易成为势利丛生的领域。”品位主宰的领域极广,囊括住宅、车辆、艺术品、珠宝、酒食以及其他千万种可供人们互相鄙视之物。可见,只要有兴趣偏好,就会有品位差异。
人们津津乐道于梳理品位的内涵,并借此互相争论,势利眼最爱干的事情则是将品位当成一把利刃,将所谓的不够格的人统统拦在外面。实际上,处处标榜自己的好品位,不仅是势利滋生的伊始,其行为本身,就代表着一种极坏的品位。
在《刀锋》一书中,艾略特即使生病无法饮酒,仍要坚持帮别人选酒,他对毛姆说:“老兄,你对酒一点不在行,请把酒单给我,我自己只喝矿泉水,但是我不能容忍别人喝次等酒。”
势利之人的确会做出很多令人意想不到且啼笑皆非的事情。王尔德的某位传记作家曾讲过,王尔德之所以流连上流社会,正是因为这不但能够满足他的虚荣心,还提供了层出不穷的蠢态,逗得他想笑。
品位永远变幻不定,充满争议,因而最易成为势利丛生的领域。/电影《闻香识女人》
势利之心一般与出身、权力、名望、财富、学识等元素密切相关。尤其是学识,因为智识展现的过程通常伴随着争论,自然会流露出高人一等的鄙薄心态,这无疑为势利的心态的滋生提供了绝佳温床。
丽贝卡·格尔斯坦在《身心问题》一书中写道:“研究领域越脱离客观真理的学者越势利。”约瑟夫对此结论作延伸,认为根据这个说法来看,“数学家和物理学家在华服、美馔等物质方面的攀比心最低,而英语系、历史系和现代语言学系的学者,由于研究的对象离无可辩驳的客观真理很远,又时常需要摆出一副权威的面孔,但心中又不是全然自信,便会流露出一种势利相”。
在约瑟夫看来,作家群体一旦势利起来,无人能出其右——普鲁斯特早年间就曾是一个彻头彻尾的势利眼,晚年却变成一名伟大的势利眼鉴别家和批评家,在彻底摆脱势利心态之后,才写出了伟大的《追忆似水年华》;菲茨杰拉德在《了不起的盖茨比》写到“她连笑声中都充满了金钱”。
普鲁斯特早年间就曾是一个彻头彻尾的势利眼。/电影《追忆似水年华》
弗吉尼亚·伍尔夫在《我是势利眼吗?》一文中坦承自己的势利倾向;诺贝尔文学奖得主索尔·贝娄喜欢到公共场所去试探自己的名气;安迪·沃霍尔在尚未成名前就懂得如何结交名流,杜鲁门·卡波特回忆说,沃霍尔有一段时间每天都给他写信,还总在他家门口转悠。
沃霍尔曾对朋友讲,想开一家专卖名人穿过的内衣的商店——洗过的10美元一套,没洗过的25美元一套。约瑟夫对此评价道:“这个价格放到今天来看实在是太低了,不过洗过和没洗过的价格比例倒是很合适。如果当年有谁真能把这桩买卖做成,这个人非沃霍尔莫属。”
反向势利眼
不知道大家的身边有没有这种人,一旦大众形成某种追逐风潮,他们便会毅然决然扭头就走。有时候,很可能只是身边一个特别瞧不上的人对某件事情表现出热情,就足以导致这类人对此件事情的热情丧失殆尽,这种行为便是“反向势利”。
约瑟夫在《势利》一书中给此种行为下了一个定义:找出势利眼趋之若鹜的方向,并与之背道而驰。他一针见血地指出,反向势利有时会比正常的势利行为更难以克服,因为反向势利的动机比较复杂,部分源自对势利眼及其势利行径的厌恶,部分源自凌驾于寻常势利行径之上的渴望。
约瑟夫在《势利》一书中给此种行为下了一个定义:找出势利眼趋之若鹜的方向,并与之背道而驰。/电影《了不起的盖茨比》
约瑟夫更是拿自己开刀,认为自己就有反向势利的嫌疑。他曾认为亨弗莱·鲍嘉演技绝佳,后来因其拥有大批拥趸、引发崇拜风潮而彻底摧毁了兴趣;他还会对那些购买造型诡异的现代艺术品的人嗤之以鼻,认为他们在假装欣赏艺术,实则暗自期待增值;不过,入住众人追捧的高档酒店还是会令他整个人精神焕发,产生一种洋洋自得的虚幻优越感。当然了,前提得是酒店钱由他人买单。
反向势利眼享受特立独行的感觉,如果说常规势利眼的梦想是爬得更高更远,获得普世的认可,那么反向势利眼便是在众人皆醉我独醒的心态中,获得了某种心理安慰。因此,他们总是极力表现出自己正在远离某种攀爬的架势。
不过,反向势利的分类不能以偏概全,倘若仅凭不想随大流,也不想追随有独立精神的上流小众,就把一个人定性为反向势利眼,不免有失偏颇。毕竟有些人不过是在努力践行独立思考而已。因此,可以通过其表现的形式是否用力过猛,以及是否带着恶意、用打压他人的方式抬高自己来判断此人是否为反向势利眼。
反向势利眼享受特立独行的感觉。/视觉中国
其实,关于势利与否,大可不必搞得紧张兮兮,在某些时刻,我们都有可能成为势利眼,甚至从进化论的角度来看,不势利很难在残酷的生存环境中存活下来。巴尔扎克就曾说过,“人会受人鄙视,但是他的钱不会”;毛姆更是坦言,“钱能够给我带来世上最最宝贵的东西——不求人”。
所以,即便我们痛恨他人的势利行为,却不难理解人们为何而势利,以及在生活中,人人都无法做到与势利隔绝。对于势利,普鲁斯特认为,“虽然势利是一种沉疴,但它是一种局部的病变,因此不会彻底腐蚀灵魂”。赫胥黎则将社会中的势利行径比喻成狗身上的虱子,认为势利的存在可以防止整个社会陷入昏睡,刺激人们的行动。
不可否认的是,我们都曾遭受过势利攻击,也曾沾染过势利习气。因此,偶尔势利一下也是在所难免,不过最好能在势利中仍保有一些真诚,以及个人的进取心。别让自己陷入一种时刻警备的状态,竖起一块大牌,上面写着“非我族类,此路不通”,呈现出一种高人一等的可恶嘴脸以及对肤浅表象的过分痴迷。
不可否认的是,我们都曾遭受过势利攻击,也曾沾染过势利习气。/电影《了不起的盖茨比》
魔怔了可就不好办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