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彩色伊宁」伊犁面食

塞外江南 诗画伊犁

新疆拌面又称拉条子,是新疆传统特色美食。拌面的面用手工拉制,菜由各种蔬菜和牛羊肉炒制。新疆拌面是新疆各族群众都喜欢的一种大众面食,驰名中外,深受中外游客喜爱。目前,新疆有伊犁拌面、奇台拌面和托克逊拌面三种地方品牌,伊犁拌面最富盛名。

最受食客欢迎的还是过油肉拌面,辣皮子滚肉拌面和各种家常拌面,由于价格不同和所在位置不同,每个店的拌面品种也会不一样,像大盘鸡拌面、豪华拌面、羊腰子拌面、椒麻鸡拌面、羊肚丝拌面、芦花鸡拌面等,属于高档拌面类型。一般都在繁华的商业区,那里人流比较大,消费比较高,价格就可想而知了,都比普通的拌面贵好多。

拌面是伊犁人的家常饭,它与其他面食相比,份量要大得多,而且面也更劲道。一盘拌面足够一人吃,吃不饱还可以免费加面。

伊犁的美食很多,烤包子、拉条子、馕包肉、大盘鸡、新疆拌菜、丁丁炒面、各种烤串等,很多、很多,做法独特、麻辣鲜香。丁丁炒面,面菜俱全,营养丰富。丁丁炒面的丁其实是用拉条子的条改刀的,其它配菜简单的很,和普通炒面大致相同,只是在这道面里全要切成丁同炒。丁丁炒面,新疆人一般都爱吃。在伊犁非常受欢迎。

丁丁炒面,就是面的形状大小宛若豆丁,一般炒丁丁面的菜和拌面菜都差不多,每个季节的时令蔬菜比较多些,肉也是羊肉比较常见,做法就是把所有的蔬菜和肉都成丁。一般我们所常见的丁丁炒面口味是酱香型,一改新疆传统的香辣型,这样不能吃辣的朋友也可以享用。洋葱、辣椒、羊肉和西红柿是新疆丁丁炒面的基本配菜,也可以根据自己的口味可以加入其他各种蔬菜,比如芹菜、胡萝卜或者豆角等,但是芹菜和蒜薹的味道最好。喜欢比较酸一点口感的也可以多加一些番茄酱。

纳仁,新疆面食,通常用羊肉、马肉、牛肉煮的,是民族的风味饮食。这种面好吃的诀窍一是和面时用适量盐水,使面有硬度,二是肉汤要浓。在过去是来了尊贵的客人,牧民才杀羊做这种饭来招待。纳仁一般爱和奶茶一起吃的,因为奶茶可以去油腻的纳仁是新疆牧区的一种佳肴,具有明显的牧区特色。这种佳肴也叫手抓肉或手抓羊肉面。放上马肉就是马肉納仁

烤包子是新疆各民族喜爱的食品之一。做烤包子得用新鲜羊肉,最好选择肥瘦均匀的羊腿肉,太瘦的肉不太适宜做馅,口感太柴,一般得肥瘦各一半。烤包子主要是在馕坑烤制。包子皮用死面擀薄,四边折合成方形。包子馅用羊肉丁、羊尾巴油丁、洋葱、孜然粉(孜然,是新疆地产的一种香料,带有特殊的香味,可以提香去膻,是制作羊肉菜肴时的调味佳品)、精盐和胡椒粉等原料,加入少量水,拌匀而成。把包好的生包子贴在馕坑里,十几分钟即可烤熟,皮色黄亮,入口皮脆肉嫩,味鲜油香

馕,外皮为金黄色,以面粉为主要原料,多为发酵的面,但不放碱而放少许盐。馕大都呈圆形,中间薄,边沿略厚,中央戳有许多花纹,直径足有40-50厘米。这种馕大的要1-2公斤面粉,被称为馕中之王。最小的馕和一般的茶杯口那么大,叫“托喀西” 馕,厚约1厘米多,是做工最精细的一种小馕,还有一种直径约10厘米,厚约5-6厘米,中间有一个洞的“格吉德”馕,这是所有馕中最厚的一种。馕的花样也很多,所用的原料也很丰富。馕的一般做法跟汉族烤烧饼很相似。在面粉(或精粉)中加少许盐水和酵面,和匀,揉透,稍发,即可烤制。添加羊油的即为油馕;用羊肉丁、孜然粉,胡椒粉,洋葱末等佐料拌馅烤制的乃为肉馕;将芝麻与葡萄汁拌和烤制的叫芝麻馕,等等,皆因和面和添加剂成分、面饼形状、烤制方法等各不相同,馕的名称也就相应而别。馕极耐贮存,是维吾尔族家庭常备的主要食物,新疆其他民族也爱食馕。因此城镇都有烤馕、卖馕的小作坊(俗称馕房)。食馕时通常要配以茯茶、奶茶或肉汤。

伊犁肉饼是新疆的一道特色美食,使用的是新疆巴里坤牛肉。它的制作可追溯到游牧时期,传承下来后经厨师改良,更符合现代人的口味。把面揉成饼,再放入牛肉馅、油、皮牙子等,烙出锅后金黄诱人,吃起来酥香可口。

羊排揪片子是这家店的招牌菜,有大中小之分,我们点的中份,份量很足,完全够五个人吃。味道很棒不说,最主要的是,这是我这辈子第一次吃到盆里的羊肉比揪片子多的汤饭,这点必须点赞。而且羊排做的又嫩又烂,老人和小孩也咬得动。一口就爱上了,味道非常惊喜!羊排软烂,揪片子筋道,不膻,因为炖的时候放了大量胡萝卜,汤是微甜的味道,听本地的朋友说,这家选用的食材都是小羊羔的肉,所以肉质鲜嫩可口。另外,羊肉汤真的超级好喝,鲜而不腻,怕膻的朋友可以放一百个心,因为我也怕。

邀您一起,品尝伊犁美食

打开APP阅读更多精彩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