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国防成绩斐然,未来武器装备更新速度将加快。

马上就是国庆70周年阅兵了,这个月不少人在写预测阅兵的装备。本炮霸本来也想写,可是转念一想再有几天大家都知道了,现在故弄玄虚太没意思了。据报道本次阅兵将是历次阅兵中规模最大的一次,新亮相的装备足够让大家嗨很久。不过本炮霸想说,在过去的二十年里,中国的国防建设取得了长足的进步,国庆阅兵中展示装备的意义早已从以装备的有无来展示国家建设成绩转变为以战斗力的实现来展示我们实现既定目标的决心。也就是说今天我们即将在国庆阅兵中所亮相的新装备基本都是已列装并转化为战斗力的武器装备,他们已经不新了。对于十几天后的国庆阅兵,我们在怀着激动的心情的去感受这些已经不新的装备给我们带来振奋的同时,大可以将眼界放的宽一些。因为马上我们将进入一个全新的时代,在这个时代一些武器装备会因为技术的发展和需求的变化,更新迭代的速度加快;一些武器装备随着技术的进步焕发了新的生命力, 其换代不再是一件容易的事。

新技术促进武器装备的迭代最直观的例子是精确制导弹药领域的发展。

具有真正的发射后不管能力的图像制导体制的出现,让反坦克导弹的性能有了极大的提升。并且也正是因为其性能的先进,加快了我国反坦克导弹装备迭代的速度。例如,在单兵反坦克导弹方面,红箭12的发射后不管极大提高了射手的隐蔽性,俯冲攻顶模式则使得便携导弹不再为威力而纠结;因为其被动的图像制导模式使其全程难以被侦测,增加了敌方坦克感知对抗的难度。在其之前虽然我们研发了较新一代的红箭11,但毕竟激光驾束体制容易被激光告警装置发现,并且射手全程仍然得操控瞄准装置对准目标,所以当红箭12成熟之后,红箭11会很快的退出历史舞台。同样在车载或者机载领域,图像制导反坦克导弹的优势一样是巨大的。对于载车或者载机平台来说,图像制导反坦克导弹的瞄准系统可以做的非常简单,并且载车或载机在发射导弹之后可以立即进行规避机动。如果在再在图像跟踪体制的基础上引入弹载双向数据链,人在回路控制以及,还可以实现射后锁定,以及拉远导弹的射程。也就是说当新一代车载或机载图像弹出现之后,原先的车载指令制导以及机载激光半主动以及毫米波制导导弹存在的意义就没那么大了。

除了反坦克导弹之外,战术地地导弹领域也是。早先我们对敌方中远程目标的压制只要超过了70公里就得依靠近程战术地地导弹,在战时DF-11和DF-15的担负的任务非常的繁重。在全新一代的简易制导火箭弹出现之后,我们将战术地地导弹压制的近界从70公里提高到300公里,这样极大的减轻了战术地地导弹的负担,推动其向更高的技术层次和向更远的射程发展。因此DF-16的射程和性能都较DF-11和DF-15有了很大的进步,甚至还实现了用弹道导弹打击对手反斜面目标。不过其实现指标的成本巨大,对于今天已经不穷的我们仍然有些小贵。因此我们需要用更新的,廉价的技术来实现其功能,这就有了我们即将在阅兵中出现的某型导弹。

同样新技术让老装备焕发持久生命力最直观的例子仍然出现在弹药领域。

在过去受到炮射精确末制导武器性能的限制,身管自行火炮在超过20公里射程之外,唯一可以应用精确制导弹药就只有末敏弹了。在多模EFP战斗部出现之后,其不光可以杀伤车辆,也可以较为精准的对付人员了。当全新一代的复合末制导体制的出现,又让其真正的实现了火炮的全射程末端精确制导。如果再搭配上冲压,火箭等复合增程技术又让身管火炮本身不升级的情况下获得了更远的精确火力打击能力。以上新技术的大规模应用将极大丰富身管压制火力的打击手段。使得中近程飞航战术导弹对其地位的威胁大大降低,不过也使得身管火炮更新换代的难度加大。

除了身管压制火炮之外,直射武器新弹种的出现也让坦克等装甲车辆焕发了新的生命力。比如横向效应增强弹,不仅可以用来精准的拆墙,还可以用来对付各种轻装甲目标。又比如多模起爆的聚能弹可以根据目标类型的不同,控制其起爆方式的不同而形成长杆杵体,短粗杵体,射流以及破片等多种杀伤效果从而既简化了弹种,又实现了一弹多能。

除此之外,还有什么弹道修正弹,智能封锁弹药,各种功能的巡飞弹都极大的提高了现有武器装备的作战效能。虽然我们这一代的某些主战装备并不完美,与世界先进水平相比有若干不足,但是在上述新技术的加持之下,作战效能获得了极大了提升。在这种情况下,如果再搞武器装备的更新换代的话,恐怕得跳出火炮、装甲车辆等细分领域,以一个更高的视野去做更大系统的规划自上而下的牵引武器装备的更新换代。那些精致的小进步,真的不会太容易的就得到展现了。

打开APP阅读更多精彩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