提及奔驰性能车,大部分人会映射出AMG系列。这个系列兼顾运动与驾驶乐趣,一人一机的制造理念,值得成为每一个爱车之人的“目标”。但高昂的价格,只让少部分人“圆梦”,即使最入门的AMG A45也是如此。
为了让更多的人踏入AMG系列阵营,奔驰下探AMG系列入门门槛,推出了起售价39.98万的AMG A35 L。
不一般的乐趣
有人说,它的出现打破了人们对AMG的固有认知,觉得它不够纯粹,没有了以往AMG一人一机的制造理念。而且,它被加长了,会不会影响到它的操控表现。但在我看来,北京奔驰AMG A 35 L虽然没那么“偏执”,但也能给你不一般的乐趣。
AMG A 35 L搭载的是代号为M260的2.0T四缸涡轮增压发动机,最大功率306马力,最大扭矩400牛·米,与海外版车型一样。这台发动机改进了进气水冷装置,与风冷进气冷却方式相比,水冷式冷却装置能有效缩短进气管路长度,让空气更早进入气缸,提高油门响应。
与这台经过AMG洗礼的发动机匹配的是一台7速双离合变速箱,这台变速箱比较“柔和”。面对拥堵路况时,它的存在感也不会因为换挡时的冲击感而被强化,反而要比预想中要小。
舒适模式下,这台A35 L没有那么躁动,变速箱也很平顺。在各个速度下都保持着不错的换挡逻辑,初段的油门稍显迟缓,但如果深踩油门,变速箱也能及时完成降挡动作。
对于一台性能车而言最重要的,肯定是动力。而A35 L的表现确实不会让你失望,运动模式下深踩油门,它会给你很强的推背感。运动+模式,更强的动力输出还是去赛道体验最好。
排气声浪是AMG系列的拿手好戏,这台A35L也没失去它的精髓——即便其搭载的是一台小排量发动机。浑厚的声线极具辨识度,在排气阀门开启的时候,升挡后的回火声也会随之传来。
转向手感,转向过程中虚位较小,在日常驾驶时的指向性也很精准。车头灵活,但不是那种“机灵”过头的感觉,一切都在你的可控范围内,即使在弯道中较大的转向角度,也能轻松完成。
A 35 L提供了防滑、舒适、运动、运动+以及个性化五种驾驶模式,分别有不同的油门响应、发动机运转模式、变速箱逻辑。在动力输出最激进的运动+模式下,发动机怠速上升至990转/分,变速箱降挡更积极。
悬挂调校整体偏硬,但也顾及了些许日常舒适性。除了面对减速带、大沟坎时,其余的沟沟坎坎可以无视。
对于这台AMG A35 L,它在公路、山路上的表现十分不错。它的底盘悬架与高动力输出的体验给我留下来深刻的印象,还有那套四驱系统,虽然只能向后轮传递50%动力,但也能给驾驶过程中增添不少乐趣。不过,行驶中过大的风噪、胎噪也是其需要包容的一方面。
从容,是与它在山间、城市道路中行驶最直观的感受,也是高动力输出的美妙之处。无论你想完成怎样的行驶动作,油门深踩一点,随着转速的提高,推背感成正比回馈到你的身上,伴随着尾排的声浪,AMG的味道来了。
视觉上的“AMG”
怎样烙上最完美的国产标签?加长就对了。不过这台A35 L身上,很难发现它被加长过的痕迹,4637mm的车身长度,看上去依旧十分紧凑,轴距与奔驰A级一样2789mm没有变化。
AMG该有的专属标识它都有,车头的风刀、前唇,梳理车头以及轮胎周围的气流。藏在19英寸大轮圈之内的是一套前四活塞、后单活塞卡钳,配套打孔刹车盘的刹车系统,散热效果良好。再加上后扩散器、小鸭尾与进气格栅上的AMG标志,都是一台AMG才有的样子。
走向车侧,你会看到C柱上的AMG徽章,首次出现在量产车型上。之前,只出现在S65的限量款车型上。
打开车门,奔驰对于车内的设计,就像它对于排气声浪的执着一样令人惊艳。两块高清连体屏和精致的圆形出风口,与彩色氛围灯的配合确实让人喜欢。
车内唯一能证明其AMG身份的是方向盘,底部配有AMG标识,两侧舒适的握感来源于打孔皮材质。
A 35 L的MBUX操作系统和国产A级车型没有太大差别,其中新增了“AMG性能表现”选项,能实时显示车辆的G值、前轮转向角度、前后动力分配、油门和刹车踏板开度,以及发动机功率等动态参数,还可调整个性化驾驶模式的各项设定。液晶仪表盘也增加了一个“超级运动”显示风格,将转速表放在了正中央,整体的设计感也更科幻。
长轴距车身带来的额外空间显而易见,与国产A级车型完全一致,在空间上的表现如后备箱、门板空间上与国产A级一样,没有任何变化。
总结
回归文章一开始,加长到底如何?在它之前,全新的奔驰A级长轴轿车已经获得了不错的家用属性。如今,再贴上AMG标签有了运动属性,有人觉得加长会影响驾驶乐趣,不纯粹。在没有驾驶过进口版标轴A35的情况下,这台A35 L也能带来不错的驾驶乐趣。
实际上,这台A35 L可以看做是一台具有“兼顾日常用车需求”的紧凑级性能车。而且它还是AMG,能让喜欢它的人早日“圆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