B-24轰炸机飞行员欧文.巴格特少尉用手枪击落日军战斗机的艺术画。
谣言的源头出自于美国1996年6月份的空军杂志,记者是约翰.弗里斯比(John L Frisbee),随后被美国陆航第7轰炸大队的官方战史收录,因为有美国陆航官方战史作为背书,因此这个谣言通过各种渠道,经过翻译与改编后,在中文媒体、自媒体上广泛传播。
网上各种版本的截图
~谣言中真实的部分
一个不容易被识破的谎话,最要紧的就是7分真,3分假,我们接下来看看欧文.巴格特(Owen J.Baggett)少尉用手枪击落零式战斗机的故事中有哪些真实的描述。
1943年3月31日,美国陆航第7轰炸大队下属4个中队出动22架B-24解放者轰炸机空袭缅甸曼德勒以北的平蛮那(Pyinmana)铁路编组站,遭到日本战斗机拦截。
日本陆航隼式战斗机拦截美国陆航B-24解放者重型轰炸机的艺术画
①日军战斗机的扫射击中了B-24解放者轰炸机机身内的应急氧气瓶,真实;
②因为轰炸机损毁严重,机长劳埃德·詹森(Lloyd Jensen)中尉命令乘员们跳伞逃生,机上对讲机被摧毁,副驾驶欧文.巴格特少尉口头传达了机长弃机跳伞的命令,真实;
③跳伞逃生的乘员们遭到日军战斗机的扫射,几名机组乘员当场丧生,真实;
注:B-24解放者轰炸机的9名机组乘员中,最后仅有主驾驶劳埃德·詹森中尉、副驾驶欧文.巴格特少尉和两名机枪手一共4人跳伞后被日军俘虏。
④伞下的巴格特少尉一只手臂受伤,他用未受伤的手抽出随身携带的M1911型手枪,向接近的日军战斗机开了4枪,真实;
~如何判断这是一个谣言
判断这个传奇故事是否谣言,非常简单,只要多花点时间去检查一下日军在1943年3月31日,缅甸战区是否有零式战斗机被击落的记录即可。
首先,1943年3月,在缅甸战区,日军并没有部署海航零式战斗机,一架都没有,也没有途径该区域正在执行转场任务的零式战斗机。距离缅甸战区最近的零式战斗机属于日本海航第331航空队,作战基地位于印度洋安达曼群岛和尼科巴群岛。
空战位置与最近的零战部署位置的关系,海南岛与台湾岛也部署了日军海航的训练单位。
实际上,当天拦截盟军B-24 解放者轰炸机编队的日军战斗机属于日本陆航第64飞行战队,由黑江保彦大尉率领,是代号奥斯卡的Ki-43,中岛隼式战斗机。
第64飞行战队,Ki-43 中岛隼式2型战斗机
那么,是否欧文.巴格特少尉使用M1911手枪击落了一架隼式战斗机,然后又将其误认为外形相似的零式战斗机了呢?
1943年3月31日,日本陆航第64飞行战队在与B-24 解放者重型轰炸机的空战中,出击的13架隼式战斗机一架都没有损失(有两机受伤迫降)。
那么,是否巴格特少尉使用M1911手枪在空中射击,击中并且击伤了日军隼式战斗机呢?有这种可能性。
M1911型手枪口径0.45英寸,有效射程为50米,弹夹容量7发,初速度每秒250米,即使在平地上,要射中50米外的胸靶也不容易,何况是巴格特少尉跳伞吊在空中,这并不是一个稳定的射击平台,瞄准一架时速接近500公里(每秒移动138米)的隼式战斗机并击中头部大小的目标谈何容易?
当天出击的13架隼式战斗机中,因遭B-24解放者轰炸机防御机枪火力反击,当天共有5机(毛利公一中尉、高桥俊二中尉、西泽中尉、隅野五市中尉)中弹受损,日军战斗记录中没有提及这些中弹是12.7毫米机枪子弹还是M1911手枪子弹。
第64飞行战队宫边英夫大尉机引擎停转,在马圭机场附近的一处畜牧场迫降,撞到一棵大树,他因此受伤。由马圭机场派出卡车接回宫边大尉返回基地,卡车在途中接到了被俘的欧文.巴格特少尉。当时巴格特就宣称用自己的手枪击落了战斗机。
~梅尔顿上校的证言真伪
后来,巴格特在战俘营中,遇到了哈利·梅尔顿(Harry Melton)上校(注1)。梅尔顿上校告诉巴格特,巴格特击中的那架日机引擎熄火后坠毁,据推测,飞行员的尸体从飞机残骸中抛了出来,他似乎是被枪杀或是受了重伤。
注1:
在1943年11月28日空袭仰光的战斗中,第331战斗机大队大队长哈利.梅尔顿上校驾驶一架P-51A 野马战斗机,被日本陆航第64飞行战队桧与平中尉驾驶的隼式战斗机击落,梅尔顿上校在300米高度跳伞逃生,被日军俘虏。
1944年9月6日,哈利.梅尔顿上校登上一艘日本运输船乐洋丸(Rakuyo Maru),从新加坡出航前往日本,但1944年9月16日,在在南中国海西沙群岛东北约100英里处,乐洋丸被美国潜水艇海狮号(USS Sealion SS-315)击沉,1161名盟军战俘中,仅有157人幸存,梅尔顿上校未能获救。
关于巴格特对记者转述的这一段梅尔顿上校的证言,因为关键证人——梅尔顿上校已死,他是否真的对巴格特说过上面的话,我们无从考证。
从道理上来说,上面这一段可以证实巴格特可能用手枪击落敌机的话本应出自当天与巴格特一同参战的其他轰炸机同伴,他们才是距离空战现场最近、最有机会观察到日军战机坠毁的人。
耐人寻味的是,这段话却出自一位在巴格特坠机9个月之后,才参加缅甸空战的美国飞行员口中。而且,梅尔顿上校作为一名盟军被俘飞行员,日军并无义务邀请他前往9个月前(3月31日)的一处日军坠机现场做事故原因调查,他是如何得知“飞行员的尸体从飞机残骸中抛了出来,他似乎是被枪杀或是受了重伤。”这样的关键信息的?
我做出如下推测:
第一,可能是巴格特为了在记者面前证实自己用手枪击落零式战斗机的成就,刻意编造虚构了梅尔顿上校的证言,死无对证。
第二,可能是巴格特在战俘营中吹牛时,梅尔顿上校为了提振战俘们打击日寇的士气,刻意附和了巴格特手枪击落零式战斗机的故事。
最后,我想说说这个谣言为什么能够在网络上广为流传,据我所知,现在这个谣言已经被一些媒体视频化了。
“用手枪击落战斗机”和“击落零式战斗机”这种标题,本身自带话题热点和吸引读者眼球的流量,在快节奏的信息化社会中,大众对信息的来源不求甚解和追求感官刺激的信息消费习惯,促成了这种类型的信息肆意传播,网络造谣成本太低,开局一张图,内容全靠瞎编,造谣动动嘴,辟谣跑断腿。
文章的最后,祝愿读者们多一些独立思考。
~(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