台湾写真:“巾”字招牌风云录

中新社云林7月31日电题:台湾写真:“巾”字招牌风云录中新社记者欧阳开宇刘舒凌以位置观之。从事业脉络来看,正是一段“漂移过弯”般的转型经历,让林家的产业摆脱危机,驶上新途。

中新社云林7月31日电 题:台湾写真:“巾”字招牌风云录

中新社记者 欧阳开宇 刘舒凌

以位置观之,林国隆所经营的厂区,位于云林县虎尾镇一处道路急弯的转角处。

从事业脉络来看,正是一段“漂移过弯”般的转型经历,让林家的产业摆脱危机,驶上新途。

云林县虎尾镇曾是台湾毛巾生产重镇,作为当地产业代表性人物,73岁的兴隆毛巾观光工厂总经理林国隆近日为中新社记者导览厂房,讲述其“毛巾招牌”背后的故事。

步入观光工厂,枫香树林小道旁,落地窗内是一排毛巾生产线,从选纱、前漂,到浆纱、织造,再到毛巾成品的制造过程一览无余。纺织机器从依靠人力操作传统纺织机,逐渐转变为现代的智能数字提花织机。

在工厂传统作业区域,打版师傅认真为每件织造定版,纺织机具声嘈杂震耳,飞梭不停地来回跳动。一部台湾纺织业历史,似就在眼前上演。

上世纪七十年代,是台湾毛巾业发展的全盛时期,一度拥有200多家毛巾工厂,80%的毛巾业者都集中在云林县的虎尾小镇。林国隆、林素夫妇也是当时弄潮者,他们创办“兴隆纺织厂”,约20余台毛巾梭织机;1985年迁厂至埒内里,梭织机增至40台,事业也驶上平坦的道路。

情况在上世纪九十年代发生变化,不少虎尾毛巾厂商基于成本考量,开始陆续远赴大陆投资设厂,毛巾产值不断下滑,而跨过2000年后,伴随着经济全球化所带来的市场冲击,虎尾毛巾传统产业一度飘摇,产业规模急遽萎缩,同其他工厂一样,兴隆纺织厂也面临着前所未有的危机。

据林国隆回忆,那时儿女回到虎尾,加入到工厂的经营建设中,家人每天都商量着怎样才能走出困境,经历无数次家庭会议商讨,终于迎来转机。

“女儿林姿君进厂前,作为舞者曾到欧洲表演,在宾馆中看到欧洲人用浴巾、毛巾折成动物。她灵机一动,就跟哥哥讲,是不是可以在台湾做不一样毛巾,不只限于用在洗澡、擦脸而已的毛巾。”林国隆回忆说,当时女儿形容说,将毛巾抹上蜜糖“招蜂引蝶”,把顾客吸引过来。

于是,“蛋糕毛巾”的想法就出炉了。当第一个圆柱体的“蛋糕毛巾”生产出来,林家便申请了专利。

不过,转型的过程并非一帆风顺,对外,市场是否接受尚未可知,内部经营管理面临员工技能、部门调整等一系列问题。

“蛋糕毛巾生产出来的第一年(2005年)几乎没有人买,一直到年底,一位老板一口气买了3000个。我当时对儿女讲,商机来了!”林国隆说,工厂毛巾的定位,从单纯日用消耗品,扩展到可爱动人的礼品或装饰品,对消费者提供更多附加价值。

与此同时,另外一扇窗同时在向林国隆敞开,那时,西方国家尤其是欧洲兴起“观光工厂”浪潮,将废弃的工厂重新改造,赋予人文性等文化内涵,供旅客实地体验参观。这种理念迅速在台湾落地生根,传统如白酒、酱油、饼干、玻璃、糖业工厂,纷纷向观光体验转型。2008年,林国隆将工厂旧址转型为当地第一家毛巾观光工厂。

走过工厂流水线,便是毛巾展览馆,一楼各式各样的产品琳琅满目,从小蛋糕到三层大蛋糕、棒棒糖、冰淇淋、粽子,再到各种卡通小动物,毛巾形态各异。二楼提供毛巾蛋糕DIY、毛巾手工绢印等课程让游客动手参与。

林国隆说,除了台湾本地市场,兴隆毛巾已销往中国大陆、英国、美国、新加坡、澳大利亚,德国、瑞士、韩国、马来西亚的市场正在积极拓展。

尽管如今工厂业绩稳步提升,然而对于曾经历过“发夹弯”的林家毛巾产业来说,仍然绷紧了弦。老一辈员工将逐步退休、产品如何创新等问题虽没有那么紧迫,但已摆上林国隆的案头。

尽管已年过7旬,林国隆夫妇仍延续“以厂为家”的习惯,“不这样不行,前面的路总是充满未知”。

面对大陆记者,林国隆特别提到,“虽然大陆游客总体不多,但对我们的毛巾都有好评”,希望更多大陆游客来到观光工厂参观,支持虎尾毛巾产业,支持兴隆毛巾。(完)

打开APP阅读更多精彩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