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红楼梦》| 从“诗礼传家”走向“耕读传家”,为何这么难?

排在十二钗末位的秦可卿,是个严重两极分化的人物。一方面,她“擅风情,秉月貌”,成了被作者痛恨的败家根本;另一方面,她又通过托梦的方式,向王熙凤提出了解救贾府的方案,是一个愿意为家族存亡沤心沥血的人。

然而,读者多半只记住了她的风情月貌,无视了她那一番提醒王熙凤的肺腑之言。其原因,主要在于她的这一方案没能执行,仅仅停留在了理论上。

那么,王熙凤为何对她的这一提议不予理睬?

对这个问题,我一度以为是王熙凤个人的原因,细读深思之下才发现,即使王熙凤把这一提议极力向贾母王夫人等劝进,最终还是会无疾而终,不会有什么结果。其原因就在于,这不是贾府某个人的问题,这是整个阶层的问题甚至整个人类的问题,其中有着人类固有的劣根性

“诗礼传家”,是贾府延续了四代的家风,也是贾府的脸面。

阶层之所以成为阶层,是因为有着其共性。贾府属于盛世中的贵族阶层,这个阶层的共性,就是崇尚“诗礼传家”

什么是“诗礼传家”?“诗”指《诗经》,“礼“指《礼记》,《诗经》代表的是品性淳厚,《礼记》代表是的凡事都遵循礼仪、礼制。

贾府自宁荣二公建府开始,就确立了“诗礼传家”的家风,这个家风一直延续到了第四代玉字辈。但在延续过程中逐渐变了味,不再是出于对自身修养的要求,而是更重在脸面

因此,我们会发现,当宝玉招惹了戏子、调戏了母婢,贾政气得要打死他,理由是“若外人知道,祖宗颜面何在”;当大观园出现绣春囊,一向淡定的王夫人,急匆匆地赶到王熙凤面前责问:“外人知道,这性命脸面要也不要”。

还有贾母对宝玉的教育,读不读书不重要,是否顽劣不重要,有没有上进心不重要,只有一点是必须严格要求的,就是在外人面前要有礼数:“见了外人,必是要还出正经礼数来的……若一味他只管没里没外,不与大人争光,凭他生的怎样,也是该打死的”。

宝钗在大观园住了好几年,其“雪洞一般,一色玩器全无”的室内风格早已存在,不见贾母说过什么,唯有在带着刘姥姥游园时,突然指出不妥,原因就在于“倘或来一个亲戚,看着不象”,也就是有失脸面。虽然刘姥姥是个拐了很多弯的穷亲戚,但万一她出去当八卦说,贾府光鲜的脸面就被抹黑了。

是的,光鲜是贾府现在唯一看重的。刘姥姥慨叹:“我只爱你们家这行事,怪道说`礼出大家'”,这正是贾府要的排面,也是贾母带刘姥姥游园希望收到的效果:展现“诗礼传家”的贵族风范,在刘姥姥面前也不会有任何失礼之处。

也正是这种名声的传扬,才让不知就里、只看表象的人以为,贾府依然是“钟鸣鼎食之家,翰墨诗书之族”。

“耕读传家”, 是秦可卿为贾府指明的出路。

外人眼里的“钟鸣鼎食之家,翰墨诗书之族”,实际上已经呈现衰败之象,“外面的架子虽未甚倒,内囊却也尽上来了”。照这样发展下去,贾府很快就将衣食难继、生活无着。因此,为家族命运谋虑的秦可卿,通过王熙凤,为贾府指明了一条切实可行的出路。

趁今日富贵,将祖茔附近多置田庄房舍地亩,以备祭祀供给之费皆出自此处,将家塾亦设于此.合同族中长幼,大家定了则例,日后按房掌管这一年的地亩,钱粮,祭祀,供给之事.如此周流,又无争竞,亦不有典卖诸弊.便是有了罪,凡物可入官,这祭祀产业连官也不入的.便败落下来,子孙回家读书务农,也有个退步,祭祀又可永继。

秦可卿指明的这条出路,其实是有别于“诗礼传家”的另一种传家风范:“耕读传家”,即以祖坟为核心,购置田地房产,一边耕种以自给自足,一边读书以修身养性,做恬淡的田舍翁

这是有别于贵族的另一个阶层,这个阶层的人,不注重脸面排场。在身份上,他们只是平民,但他们又不是普通的平民,因读书而有着高于普通平民的修养,而且根据时势有自由选择进退的能力,进可走仕途治国平天下,退可读书务农。比如诸葛亮,在出山之前,只是一介布衣,躬耕于南阳,过着读书务农的闲适生活。

对于贾府来说,这确实是一条不错的出路,趁着现在手头还拿得出银子,购买田产轻而易举。比如刘姥姥就拿着王夫人给的一百两,通过购置田产,从贫困线上翻了身。

但是,这条路于贾府而言,犹如蜀道之难,难于上青天。

从“诗礼传家”走向“耕读传家”,说来容易做来难。

秦可卿提出的建议这么好,能保全贾氏子孙,“祭祀又可永继”,王熙凤为何视若罔闻?原因只有一个字:难!理论上说说容易,要付诸于执行,有着重重阻力,而这些阻力,都是贾府上下无法克服的。

其难之一:由奢入俭难,改变固有的奢靡生活习惯难。

贾府在贾母的引领,早已奢靡成风,其三等仆妇的吃穿用度,在同为官宦小姐的黛玉眼里,“已是不凡了”。其家的丫头,比别人家小姐都强,强的不仅是综合素质,还有对精致生活的追求。司棋吃鸡蛋,要“炖的嫩嫩的”;晴雯吃芦蒿,荤的不好,要“炒个面筋的,少搁油才好”;芳官嫌柳嫂子为讨好她刻意做的硬菜“油腻腻的,谁吃这些东西”。所以,这些丫头们,宁死都不肯离开,宁做奴仆不要自由身。因为她们清楚,离开了贾府,她们再也找不到这么好的生活待遇了。

这种奢靡享受,已经是贾府的日常,由奢入俭难,想要贾府上下主动放弃这种奢靡生活,去过俭朴的农家日子,谈何容易?就连最为务实的探春,都认为朱熹的《不自弃文》是“虚比浮词”,不愿意把理论变为实践

因此,放弃现有的生活,主动退到农耕状况,这个提议,谁提都不落好,要么被嘲笑,要么被打压。精明的王熙凤又怎能不知?所以,她只会选择无视,就当从没听到过。

其难之二:能上不能下的面子观念,根深蒂固。

从“诗礼传家”走向“耕读传家”,不仅仅是家风的改变,其根本的问题在于阶层的坠落。而阶层的坠落,最为让人难以接受的就是面子上挂不住。

俗话说,死要面子活受罪,说的就是为了面子宁愿死撑,也不愿意失去脸面。正是出于这种考虑,当王熙凤提出趁抄检大观园裁减丫头时,王夫人回答的是“不但于我心不忍,只怕老太太未必就依”。老太太不依,不仅仅是因为担心姑娘们受苦,还担心丢了脸面,被人说三道四。

如果变“诗礼传家”为“耕读传家”,势必遣散奴仆,只留几个贴身侍候的。也不再有让人望而生羡的豪华府第,现在的排场都不可能再有了。对于面子大于天的贾府,有何颜面去面对亲友?再来一个像刘姥姥一样的穷亲戚,贾母拿什么去炫耀?

因此,只要有老太太在一日,退守的话就谁都不敢提,谁提谁挨骂。一贯以讨好老太太为要的王熙凤,当然不会去做这个吃力不讨好的人。

其难之三:“身后有余忘缩手”,得到难,放下更难。

不知足,是人固有的劣根性。因此,人们在追求名利的路上前仆后继。对于已然到手的东西,更是舍不得放手,就像贾母珍藏的百年老参,宁愿让它腐朽变质,也想不到要及时拿出来散济。

这种劣根性,会让人形成不到万不得已绝不放手的心理。所以佛家说,一念放下,万般自在。人生难得自在,就是因为放不下,正如贾雨村在智通寺看到的对联之上联:“身后有余忘缩手”,其实哪里是“忘缩手”,分明是舍不得缩手。

因为这句诗联是贾雨村看到的,很多读者以为它只是对贾雨村走上末路的预警,其实是对世人的预警:学会放下。世之拥有很少的普通人都舍不得放下,何况是贾府这样已经爬到金字塔顶端富贵双全的人家?

因此,秦可卿提出的这一建议,在王熙凤看来,就像探春读朱熹的《不自弃文》,不过是“虚比浮词”,说说而已,当不得真。

既然当不得真,当然就不会去向贾府和王夫人进言,更谈不上执行了。

所以,贾府最终“落了片白茫茫大地真干净”是必然结局,不是他们无路可走,而是他们不肯主动选择退步。即使有秦可卿提出的至佳方案,也不能挽救贾府的败亡。

其实,秦可卿能提出这样的方案,算不上有多智慧。因为,这样的智慧人人都有,不过大家都和贾府一样,不愿意去做罢了

打开APP阅读更多精彩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