原标题:以人间烟火 绘烙画葫芦
本朴的葫芦,华彩其章;淡雅的烙画,福禄其间。深深浅浅,浓浓淡淡。灵动的葫芦,恍然成瑞,由此而散发出纯真的人间烟火之气。
新天水·天水晚报记者 何喜田
烙画葫芦艺术,又被称为烫画葫芦、火笔画葫芦,在天水流传已有千年。丝路绵延中,艺人们以烙铁作笔,葫芦为纸,在浑圆坚硬的木质上烙制出心中的大千世界。
烙画葫芦历史悠久,相传起源于西汉时期,盛兴于东汉。后来因为战乱、灾荒等,曾一度失传。直到清朝光绪三年,即1877年,才被一位山东赵姓的民间艺人重新发掘、整理。由此,又鸟一样振羽高飞于世。烙画葫芦独特新奇、古朴典雅,且把玩有趣,逐渐成了达官显贵、文人雅士间礼尚往来的馈赠佳品。当时的“火烩工艺”将葫芦的木质材料与中国传统的烫画技法相结合,以烙铁代笔,运用国画的白描、工笔、写意等手法,在葫芦光滑坚硬的木质表皮上创作出了人物、山水、花鸟、走兽等作品。随着艺人们对艺术的理解和对烙铁的娴熟运用,烙画的画面呈现出焦、黑、褐、黄、白等多种层次且类似于国画渲染的效果,表现力丰富,给人以耳目一新、不媚不俗的观感和美感。
葫芦制作工艺从明朝起就有了文字记载,到清朝时,兰州的“刻制葫芦”和“范制葫芦”已达到很高的艺术水平,成为朝廷贡品。葫芦烙画,其实源于古代的一种烙刑。《封神演义》里殷纣使用的抱火柱、抱火斗就是烙刑的极致。所谓烙画葫芦,就是以烙铁经烫烙葫芦使其炭化后成画成品。
年过50岁的白旺生,是天水市秦州区的一名干部,在葫芦上烙画山水、鸟兽,是他日常生活中最为光亮的时刻。刻刻画画、烙烙制制间,流淌着源远流长的烙画技法。葫芦一般是在清明前后点种,八九月份成熟。每年白旺生都会在自家房前屋后空闲的地方种植几行葫芦,风雅之余,也自己烙画。采摘后的葫芦一般要放在通风、阴凉、干燥处阴干。这样的葫芦水分干透、色泽鲜亮,才能烙出深浅不同的层次。之后,就是打磨清洗。也就是把葫芦表层的一些疤痕、污迹,或粗糙的东西刮掉。再用碱水浸泡、打磨。
烙画葫芦,最主要的就是构思,也就是构图。依照多年烙制的经验,白旺生在构思时会根据葫芦的材质,既考虑画面的疏密、虚实关系,也要考虑大小、奇正,确实做到胸有成“葫”才会落“烙”。所谓奇正,就是既要恪守常规,也要打破常规。
由于地域风情的差异,流传在民间的烙画葫芦形式多样,有小到直径不足二三厘米的手捻葫芦,也有大到几十厘米的大地葫芦、神仙葫芦。传统的烙制题材主要有山水、人物、书法、古代神话、上古灵兽等,这和中国传统绘画一样,反映的都是文人意趣。最早的艺人是以铁针为工具,在香里插入钢针葫芦上烙绘、烙制一些漂亮的饰纹。后来,经过不断改进,变“香烙针”为“电烙”。一般讲,电烙铁25瓦或35瓦,带有调压器。不同的艺人也会把烙铁改造成自己需要的形状,且随意调温。如此,才能将字、画,或者说笔画、粗细、笔锋、技法在葫芦上完美地体现出来,以拓展烙画艺术丰富的表现力。
白旺生的烙画葫芦非常注意“意在笔先,落笔成形”。因为他明白,烙画不仅有中国画的勾、勒、点、染、擦、白描等手法,还可以烙出丰富的层次和色彩,以表达较强的立体感,就像棕色素描和石版画那样,既能保持传统绘画的民族风格,又可达到西洋画严谨的写实效果。这样的效果,在他的山水烙画里表达得淋漓尽致。
目前,作为国家非物质文化遗产的烙画葫芦技艺,主要分布在安徽、河北、河南、山东等地。在丝路的光辉下,天水历史上也曾有人进行过类似的创作,但因为制作难度较大,后来慢慢失传了。如今,流传在天水的烙画技法,借鉴了其他姊妹艺术,已从单一烙制发展为烤烙、烙刻、细描和烘染、渲染等不同的艺术形式。看着失传已久的民间技艺在自己的手下复活,并散发出浓浓的乡土气息,白旺生感觉非常有成就感。
葫芦是世界上最古老的作物之一,早在浙江余姚河姆渡遗址就发现了距今7000年前的葫芦及种子。因为有了伏羲女娲“葫芦方舟”、创世造人的传说,天水与葫芦就有了深厚的不解之缘。也因为葫芦与“福禄”、蔓与“万”谐音,葫芦就被赋予了吉祥辟邪、多子多福的寓意,长期以来深受天水人的喜爱。《诗经·大雅》记载,“绵绵瓜瓞,民之初生”,说的就是天水葫芦的皮薄、白细和旺盛的生命力。
在天水西关伏羲城,徐鸿千每天都会听着音乐刻画葫芦。60多岁的他精神矍铄,醉心于葫芦的天地,舒心自在。他的烙制技艺,得益于麦积山的雕塑艺术。多年来,他沉浸在菩萨、壁画中,从中领悟到了人物点、线、面之间的默契技法。虽然他近年来致力于伏羲创画八卦的主题葫芦烙刻,但精烙细琢间,恍如东方微笑、小沙弥、十八罗汉欣然走来,形神兼备,栩栩如生,内涵古朴的烟火之气。
阮琦,兰州雕葫芦第三代传人,从小在葫芦的世界里长大。在她看来,天水的烙画葫芦丰富了中国葫芦文化的表达范畴,万千精细中,清旷空灵,透着苍茫、幽古,而又有着最世俗的人间烟火,就像是天水的麻辣烫,有滋有味。
烙画之中,无不安放着艺人们的心灵。白旺生醉心于家乡的山水,日复一日在自己的葫芦世界里悠然行走,而徐鸿千将自己放逐在远古,在神话与传说中找寻着艺术的真谛。但无论如何,那一道道烙痕,都是他们最美、最深的心灵印记;那一缕缕散发着焦煳的青烟,都是他们最崇尚的艺术精髓。
古老的天水,因为有了一个个醉心于烙画葫芦的民间艺人,更因为有了他们淳朴的艺术和追求,迷人的葫芦也就在山水之间、松木之中,有了更多的诱惑和苍远。
(天水晚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