来源:南昌晚报
记者昨日从中国人民银行江西省分行获悉,今年以来,我市金融系统坚持稳字当头的货币政策,把服务实体经济摆在更加突出的位置,为推动经济高质量发展提供了坚实的金融支撑。数据显示,截至今年9月末,我市金融机构本外币各项贷款余额20122亿元,占全省各项贷款余额比重为34.9%;比年初新增1173亿元,占全省各项贷款增量比重为24%。
金融总量稳定增长
各项贷款新增1173亿元
贷款投放稳步增长,新增贷款占全省比重接近四分之一。数据显示,截至今年9月末,我市金融机构本外币各项贷款余额20122亿元,占全省各项贷款余额比重为34.9%;比年初新增1173亿元,占全省各项贷款增量比重为24%。
在增速方面,平安银行、北京银行、渤海银行、赣州银行贷款余额同比增速较高,均达15%以上;在增量方面,国家开发银行、进出口银行、建设银行贡献度最高,三者增量合计占全市增量比重为43.8%。前三季度,全市新增贷款实现同比多增的银行机构19家,其中北京银行同比多增最多。
各项存款余额,我市保持平稳增长。截至今年9月末,全市金融机构本外币各项存款余额17183亿元,占全省各项存款余额比重为29.7%;比年初新增1073亿元,占全省各项存款增量比重为22.8%。
在增速方面,中信银行存款余额同比增速最高,达32.4%;在增量方面,工商银行、农业银行、中国银行、光大银行贡献度最高,四者增量合计占全市增量比重为52.6%。前三季度,全市新增存款实现同比多增的银行机构20家,其中农业银行同比多增最多。
信贷结构持续优化
普惠小微企业贷款增加243亿元
“前三季度金融数据显示,流动性合理充裕,信贷结构持续优化,实体经济融资成本下降,为经济回升提供了适宜的货币金融环境。”中国人民银行江西省分行调查统计处副处长黄琦华说。
普惠小微企业贷款,继续量增面扩。截至今年9月末,全市普惠小微企业贷款余额1755亿元,占全省普惠小微贷款余额比重为21.1%;较年初增加243亿元,占全市各项贷款增量的20.7%。普惠小微贷款授信户数19.1万户,较年初增加4142户。
涉农贷款增量创历史同期新高。截至今年9月末,全市涉农贷款余额4006亿元,占全省涉农贷款余额比重为22.7%;比年初增加477亿元,占各项贷款增量比重为40.6%,较上年同期上升5.2个百分点;余额同比增长13.3%,增速比上年同期提高0.7个百分点。其中,南昌县、安义县涉农贷款增长较快,余额同比增速分别为8.5%、8.2%。
基础设施行业贷款,全省近半数投向我市。截至今年9月末,全市基础设施行业贷款余额6702亿元,占全省基建业贷款余额比重为48.5%;较年初增加433亿元,增量占全市各项贷款增量比重为37%。其中,进贤县基建业贷款增速最高达104%。
金融助推制造业做优做强
高技术制造业贷款增长41.4%
当前,制造业贷款放量与制造业转暖“互为表里”。截至今年9月末,全市制造业贷款余额1729亿元,占全省制造业贷款余额比重为35.6%;比年初增加213亿元,占全市各项贷款增量比重为18.1%,增量占比创同期历史新高;贷款余额同比增长12.6%。今年以来,我市制造业贷款的投放重点主要是高技术制造业和先进制造业。截至今年9月末,全市高技术制造业、先进制造业贷款分别增长41.4%和32.4%,分别高于各项贷款增速34.9、25.8个百分点,有力推动制造业做优做强。
前三季度,全市金融系统积极调整信贷结构,加大对重点领域和薄弱环节的信贷支持力度。新兴服务业和部分领域绿色贷款较快增长。截至今年9月末,全市服务业贷款余额10427亿元,占全省服务业贷款余额比重为43.8%;较年初增加958亿元,同比多增283亿元。其中,新兴服务业贷款增长较快,截至今年9月末,新兴生产性服务业、新兴生活性服务业贷款分别同比增长25.4%和20.0%,高于各项贷款增速18.9、13.5个百分点。
部分领域绿色贷款方面,截至今年9月末,全市绿色贷款余额2552亿元,占全省绿色贷款余额比重为34.9%;较年初新增547亿元,占各项贷款增量的46.7%。其中,基础设施绿色升级产业投入最多,余额占全部绿色贷款比重的49.1%;节能环保产业贷款增长最快,同比增长49.3%。
洪观新闻·南昌晚报记者 李海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