祭祀求雨是君王对万民的体恤还是灾难的开始?

去冬以来,一场50年一遇的特大旱灾持续袭击了中国中部和北部,波及15个省市。近段时间,各地纷纷采取人工增雨降雨缓解旱情。由此,不禁让人联想起商朝建立之初的那场大旱,以及商汤在桑林的那次动天地、泣鬼神的“人工”求雨。

据古籍记载,商朝建立不久,国内便发生一场罕见旱灾,旱情持续长达七年之久。《管子·轻重篇》说:“汤七年旱,民有无粮卖子者。”《汉书·食货志》载:“尧、禹有九年之水,汤有七年之旱。”甲骨文及《竹书纪年》等也均有这场大旱灾的记载。

连续七年的大旱,对立足未稳的商王朝来说,无疑是一场最严峻的考验。当时的商王朝境内,烈日暴虐,河干井涸,草木枯萎,禾苗不生。百姓四处逃荒,饿殍遍野。旱情发生之初,商朝还组织人力物力抗旱,如打井开沟、引水灌水等。但随着旱情的日益加重,这些原始的抗旱之策已无济于事。

timg (5).jpg


商代信占卜,当时的卜辞中便有“不雨,是天遣”之意。商朝统治者笃信神灵,史载“殷人尊神,率民以事神,先鬼而后礼”。故自旱灾发生后,商王汤即命在郊外设祭坛,每日安排人行“郊祭”,祈求上天降雨。

这种“郊祭”的原始仪式是:燃烧木柴,用牛羊猪狗等生畜作上供的牺牲。祭祀时史官手捧盛满牛羊等肉的三足之鼎,虔诚地向上天地山川祷告:“是否因王政事无节制法度?是否因让百姓遭受了疾苦?是否因官吏受贿贪污?是否因小人谗言流行?是否因女人干扰政事?是否因王宫修得太奢侈?为何还不降雨普度百姓呢?”这六个“是否”,其实是史官受汤之命,陈述六条责备自己的事以求天帝鬼神赐予甘雨。但尽管史官日复一日、年复一年地苦苦郊祭哀求,苍天毫无赐雨的迹象。

u=3253910586,1087431504&fm=27&gp=0.jpg


大旱持续至第七个年头时,汤再也坐不住了,他命史官在一个叫桑林的地方设立祭坛,亲率伊尹(商初重臣)等大臣举行祭祀求雨,但老天爷还是不给汤面子。汤即命史官占卜,占卜的结果是:这种烧柴祭天需用“人牲”。所谓“人牲”即人祭,就是将活人放在柴上焚烧,以此感动天地鬼神。

汤听后沉思片刻道:“我祭祀占卜求雨,本为救民,怎可用他人去焚烧呢?用我自己来代替吧!”说罢便命架起柴堆,让左右将自己的头发、指甲剪掉,淋浴洁身,向上苍祷告说:“我一人之罪,不可累及万民;若万民有罪,也有我一人承担。不要因我一人的无德,祸殃百姓万民。”祷告完毕,汤便毅然坐到柴堆上,命左右点火。正在此时,突然乌云翻腾,狂风大作,一场大雨骤然降临。

u=643232450,2996552662&fm=27&gp=0.jpg


这场大雨自然非汤之“人工”所求所降,这应该纯属一个巧合。久旱必有大雨是一种自然现象。但商代之人的愚昧意识却认定这是汤勇于牺牲自己而感动了上苍,老天才降下这场甘露,救济万民。因此,人们便作“汤乐”歌颂汤的伟德。

令人遗憾的是汤甘愿牺牲自己为万民求雨的精神,传至自己的子孙后代,则成为遇天旱求雨便用奴隶作人祭,而且作牺牲品的大多是女奴隶

打开APP阅读更多精彩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