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月21日0时5分,夜色如浓稠的墨汁,沉甸甸地压在深圳北站上空。然而,站内灯火辉煌,客运值班员戴隆平身姿笔挺,他身着整洁的制服,在灯光下格外醒目。手中的对讲机不时传出沙沙声,他沉稳有力地发声:“综控室,G4598次列车5站台发车。”
列车缓缓启动,车轮与铁轨摩擦发出低沉的声响。戴隆平的目光紧紧追随着列车,眼神中满是专注与坚毅,仿佛在守护着一份无比珍贵的使命。这趟深圳北站开出的首趟夜间高铁,满载着归乡游子的殷切期盼,缓缓驶出站台,而戴隆平与同事们的坚守,就像寒夜中的一团火焰,温暖着每一位旅客的心。
“孩子每天都在盼着我回去,这下一早起来就能看见我了。”林先生,这位来自贵港的中年汉子,脸上洋溢着幸福的笑容。往年春运,他总是骑着那辆略显破旧的摩托车,在寒风中踏上漫长的归乡之路。凛冽的寒风如刀子般刮过脸颊,手脚冻得麻木,可对家的思念却从未有过一丝动摇。今年,他和两位工友紧紧攥着G4598次列车车票,检票上车时,一路欢声笑语,激动之情溢于言表。列车疾驰,窗外夜色如墨,他们靠在座椅上,一年的疲惫与忙碌在这一刻渐渐消散。
“为满足广大旅客春节前返乡的迫切需求,深圳北站将运能拉到极致,并在1月21日至22日、24日至28日这七天,加开了不同热门方向的647趟夜间高铁,多送50.3万名旅客归家团圆。”深圳车站主管副站长欧阳巍介绍,这七天七夜,深圳北站成了春运浪潮的中心,处处涌动着归家的渴望。
1月21日凌晨1点,B14/15检票口前人流如织。一位旅客突然腿软无力,身体摇摇欲坠,急忙向客运员王紫胭求助。王紫胭拿起对讲机呼叫支援。客运值班员戴隆平、副值班员雷明利迅速赶来,他们一边联系医疗点,一边轻声安慰着旅客。待旅客服药好转,顺利上车时,感激的目光中满是对他们暖心守护的认可。
“太感谢了,没想到这么方便。”1月21日1时30分,一位从台湾归来的旅客神色慌张,脚步匆匆地找到“迎春花”服务队队员李晨光。原来她的证件遗失,却急着回株洲奔丧。李晨光一边轻声安抚,声音温柔而坚定:“别着急,我们一起想办法。” 一边指引她办理临时身份证。手续办妥,旅客眼眶泛红,8分钟后赶上了G9548次列车。
1月24日晚,刘璐璐一路小跑,元气满满地报到:“班长我来啦!” 清脆的声音在忙碌的综控室回荡,驱散了些许疲惫。综控一班班长于晶神色专注,迅速部署工作:“先了解各台夜班车情况,确认好上水吸污车次和作业时间。” 身为双职工的刘璐璐拍着胸脯,自信满满:“放心啦,今天上水班夜班盯控是我家刘冠良,我们保证完成任务!” 节前,夜班车客流发送量屡创新高,于晶主动放弃休息,带领刘璐璐、刘贝沫、杨茜婷等同事挑起 3个夜班车的重担。
1月25日3时31分,行动不便的张先生一出车门口,就被迎春花服务队队员李文豪稳稳接住,一路护送至出租车。他满心感动,递上一包嘎嘣脆,直言 “服务不打折”。
1月26日,深圳北站迎来汹涌人潮,单日客流达 34.94 万人次,创历史新高,连续三天攀上34万大关。检票口前,人们排着长队,嘈杂的人声交织在一起。客运员姜欢和冯占林嗓音早已沙哑,却仍扯着嗓子维持秩序,日夜在检票口奔忙。一个通宵下来,客运三班组织了 67244 人检票上车,大家的脸上写满了疲惫,可心中满是成就感与自豪感。
“晚上要打起十二分精神,保障每一趟列车安全开出。”1月26日2时20分,深圳北客运车间副主任尹裕龙的身影匆匆穿梭在各个站台间。他脚步急促,眼神坚定,不时扯着浑厚的嗓子,向客运员叮嘱重点事项。他和上水班长谭伦,护佑7个通宵夜间车顺利开行,灯光将他们的身影拉得很长。
客运班长王俊、付敬文主动请缨,开启通宵作业。他们神色专注,对讲机在手中不断传递指令,目光如炬,紧盯各处动态。面对突发状况,二人冷静应对,精准协调,用熬红的双眼和无眠的坚守,撑起旅客顺畅出行的秩序。
这7个不眠奔跑夜,深圳北站职工用坚守与奉献,让这个奔赴春天的铁路运输充满了温暖与希望。
文/凤凰网深圳 雷可可 实习生 刘慧 通讯员 胡福祥 刘雯
图/受访方供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