美媒:从五笔到拼音,汉字输入法四十年奇妙演变

美国《麻省理工科技评论》8月23日文章,原题:汉字输入法的奇妙演变 汉字是现代语言中仍在使用的唯一表意文字,这意味着其书写可能与其发音完全分开。因此,使用键盘打汉字将极其艰难。

打字软件的正式名称为输入法编辑器(IME)。如今,IME无处不在且不可或缺,以至于人们很容易忘记有关人员在创建它们时付出多少艰辛努力。上世纪80年代,市场上没有用个人电脑处理汉字的方法,即使在费尽周折将汉字显示在电脑屏幕上后,仍然存在一个大问题:如何键入这些汉字?特别是,如何将数万个汉字与标准键盘上的26个字母相对应?

在整整40年前的1983年8月,中国工程师王永民成功为电脑开发出第一款流行的汉字输入法:五笔。他的做法是将汉字拆分为不同的字根,并为键盘上的每个字母键分配几个字根,五笔输入法能将每个汉字与最多4个字母键的组合相对应。这被视为最快的汉字输入法,但缺点也很明显:用户需要记住每个键对应哪些字根,因此学习过程相对困难。

输入法演变的下一步是拼音输入法的发明。上世纪八九十年代,中国开始尝试在学校先教学生拼音再学写汉字,一个结果是,拼音成为更容易和更被广泛接受的输入方式。人们在上世纪90年代发明了大量基于拼音的汉字输入法,最突出的是北大教授朱守涛开发的智能ABC拼音输入法。

但拼音输入法也有其问题:数十个甚至数百个汉字使用相同拼音。因此每当用智能ABC打字时,仍然要从一长串潜在候选汉字中选择正确的汉字。显然,这种方法效率不高,实际上,这要比五笔输入法更慢。但下一代打字软件很快超越其前辈。2006年将拼音输入法与搜索引擎相结合的搜狗输入法面世,这种键盘软件可以预测用户可能想要键入的内容。

许多其他富有创意的汉字输入法大约与搜狗输入法同时被发明。一些尝试将基于字形与拼音的输入方法结合起来。但随着时间推移,这些方法并未推广开来,人们转向远比它们更高效的智能输入法,它们成为人与科技、人与人之间交流的基础。(作者Zeyi Yang,王会聪译)

打开APP阅读更多精彩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