浩瀚印象
2024年6月7日到9月1日,在中法建交60周年、诺曼底登陆80周年与印象派诞生150周年的重要时刻,一场跨越时空与文化的艺术盛宴在中法两国同时展开。法国艺术家让·弗朗索瓦·赫奇耶 (Jean-François Rauzier) 中国首个聚焦其吉维尼印象派系列的大型个展“浩瀚印象”于北京凤凰中心与法国弗农博物馆(Musée de Vernon)同期举办,作为今年中法文化文化之春的重要组成部分,为我们呈现出一段联结东方与西方的印象派之旅。展览由凤凰中心、凤凰艺术与陛橙文化主办,INSIGHT出品,凤凰艺术总编辑、凤凰中心馆长肖戈担任策展人。以下是凤凰艺术为您带来的艺术家专访。
▲ 让·弗朗索瓦·赫奇耶 (Jean-François Rauzier) 在拍摄中,摄影:周賽蘭,2024年,凤凰中心,©️周賽蘭
让·弗朗索瓦·赫奇耶 (Jean-François Rauzier) ,这位1952年在法国诞生的视觉摄影艺术家,始终致力于文化遗产的守护与展望。
2002年,他提出了革命性的“浩瀚摄影”技术,该技术通过长焦镜头的运用,捕捉到遗产建筑或城市景观的精细瞬间,进而将这些数以万计的瞬间图像拼接成一幅幅超越现实的作品。
▲ 让·弗朗索瓦·赫奇耶 (Jean-François Rauzier) ,艺术家肖像 ©️ Jean-François Rauzier
在2022年,赫奇耶作为唯一一位受到莫奈基金会邀请的艺术家,在莫奈故居中居住并创作,将印象派的鲜明色彩和独特技法融入其中,开展了一场穿越时空的艺术对话。这次对话的成果,便是“吉维尼”系列——一个充满生机与活力的作品合集。
▲ 印象派大师克劳德·莫奈 (Claude Monet) 在莫奈花园内
▲ 克劳德·莫奈 (Claude Monet) 《睡莲和日本桥》,油画,1899 ©️普林斯顿大学艺术博物馆
在吉维尼系列创作中,赫奇耶通过大量的拍摄花园中的植物,将花朵作为元素提取出来,并作为画笔,再进行数字创作。有时,他会以莫奈的作品为基地,以花与印象派笔触不断覆盖叠加,最终创作出一幅幅具像与抽象融合的作品,并不断赋予它们新的内核。
▲《莫奈肖像》吉维尼系列,让·弗朗索瓦·赫奇耶,2024,图片©️ Jean-François Rauzier
从莫奈故居的静谧到繁茂花树,再从抽象想象到城市的经典景观,“浩瀚印象”大型个展引领我们踏上了一场探寻人类景观与自然造物的创作之旅。
▲ 让·弗朗索瓦·赫奇耶“浩瀚印象”展览现场,2024年,凤凰中心
在吉维尼系列作品中,细节与整体交织呼应,令人仿佛置身于时间停滞的梦幻之中。当赫奇耶漫步于吉维尼的花园之中,他仿佛与莫奈的精神合二为一,汲取着周围自然之美的精髓,将其转化为一幅幅绚烂夺目的图像。他的创作充满了对生活的热爱与喜悦,对风景的深沉思考,对莫奈艺术领域独特能量的沉醉。他巧妙地将这些情感融入作品中,使得每一幅作品都生机勃勃,充满了极致的感染力。
▲《玫瑰之树》吉维尼系列,让·弗朗索瓦·赫奇耶,2024,图片©️ Jean-François Rauzier
独家对话
▲ 让·弗朗索瓦·赫奇耶 (Jean-François Rauzier) 对话凤凰艺术总编辑、副总裁、凤凰中心馆长,此次展览策展人肖戈,2024年,凤凰中心
Q:您最新创作的吉维尼系列作品非常的惊艳,在您于莫奈故居创作的这三个月中,能否分享一下您在此的经历、创作过程以及背后的灵感来源呢?
赫奇耶:
我受邀在吉维尼度过了三个月的时光,这是一段无比美妙的经历。在这段时间里,我在莫奈的花园和池塘边独自漫步,尽情拍摄,这种体验尤为特别,因为白天游客非常多,难以自由拍摄。于是,我通常选择在夜晚的花园中捕捉花朵,白天则专注在电脑前进行创作。
▲《爱丽丝之屋》吉维尼系列,让·弗朗索瓦·赫奇耶,2024,图片©️ Jean-François Rauzier
这与我之前的工作体验截然不同。这里除了莫奈的房子,没有其他建筑,只有五彩斑斓的鲜花和茂密的植被。因此,我首先创建了一个包含数千种花卉的丰富资料库,随后如同使用画笔一般,将这些花朵元素投放到屏幕上,层层叠加,直至形成完美的构图。这一过程对我而言是一种纯粹的享受,让我完全沉浸在自然的宇宙之中。
▲ 让·弗朗索瓦·赫奇耶 (Jean-François Rauzier) 在“浩瀚印象”展览现场,摄影:周賽蘭,2024年,凤凰中心,©️周賽蘭
这种创作方式更像是受到莫奈启发的绘画过程,只不过我运用的是数字技术。有时,我会以莫奈的画作为背景,开始我的构图;有时,则完全凭借自己的想象。得益于驻地提供的日程安排,我有机会深入探索花卉主题的多种可能性,并完全沉浸在莫奈的艺术氛围中。
▲ 《吉维尼之桥》吉维尼系列,让·弗朗索瓦·赫奇耶,2024,图片©️ Jean-François Rauzier
Q:您如何解读浩瀚摄影与印象派之间的关系?您是如何在作品中与印象派对话的?
赫奇耶:
正如我所述,这是一次无比特殊的经历。在我的艺术创作中,浩瀚摄影作品通常都呈现出一种极致的具体与分形之美,我借助超现实主义的视角和构图,创作出如梦似幻的图像。有时,这些作品甚至带有立体主义的影子,因为它们展现了同一主题的多个面向。
▲ 让·弗朗索瓦·赫奇耶 (Jean-François Rauzier) 在“浩瀚印象”展览现场,摄影:周賽蘭,2024年,凤凰中心,©️周賽蘭
然而,在吉维尼系列中,我与莫奈的灵感和印象派艺术进行了深入的对话。我的作品从现实主义出发,经过印象派的熏陶,最终走向抽象,这一过程与莫奈的艺术探索有着异曲同工之妙。在创作过程中,我甚至犹豫过要将这些作品命名为“抽象”还是“印象”。
▲ 《抽象 15》吉维尼系列,让·弗朗索瓦·赫奇耶,2024,图片© Jean-François Rauzier
Q:在吉维尼系列中,内容分为了莫奈故居、树、田野和抽象,您是如何决定划分这些系列的?每一系列的独特表达是什么?
赫奇耶:
“莫奈”,这一系列专注于捕捉莫奈的灵魂,展现他的生活点滴,描绘他的住所、花园的静谧、以及他珍爱的收藏。每一幅作品都是对这位艺术大师生活片段的深情致敬。
▲ 《莫奈之家 室内》吉维尼系列,让·弗朗索瓦·赫奇耶,2024,图片©️ Jean-François Rauzier
“树”,这是一个由花园中绚丽花朵编织而成的系列,呈现出一片梦幻而超现实的树木景象。每一棵树都仿佛是从缤纷的花海中脱胎而出,展现着一种超越现实的奇幻之美。
▲ 《紫藤花之树》吉维尼系列,让·弗朗索瓦·赫奇耶,2024,图片©️ Jean-François Rauzier
“田野”,这一系列同样以鲜花为创作素材,但却营造出了田园的宁静与和谐。花朵在田野中绽放,如同诗意的画卷,将观众带入一个宁静而美好的世界。
▲ 《吉维尼的田野》吉维尼系列,让·弗朗索瓦·赫奇耶,2024,图片©️ Jean-François Rauzier
“抽象”,这是这一系列中的主要作品,它是对抽象的深入探索。在这里,色彩、形状和线条被重新组合,形成了独特而富有深意的抽象画面。
▲《抽象 42》吉维尼系列,让·弗朗索瓦·赫奇耶,2024,图片© Jean-François Rauzier
Q:数码摄影的出现是上世纪的一大跨越,当下,许多新兴技术(如人工智能)的出现再次影响着艺术、摄影领域,您是如何看待这些技术的?正如同您与印象派之间的对话一般,您认为未来将有什么样的摄影形式与“浩瀚摄影”对话?
赫奇耶:
当人工智能技术出现时,我深感兴奋。它如同一把神奇的钥匙,为创造梦幻般的图像提供了无限可能。首先,人工智能在图像处理方面展现出了惊人的能力,无论是剪裁图像还是填充背景,都能轻松应对。这极大地丰富了我的创作手段,使我能够在作品中融入更多想象力和创意。
▲ 让·弗朗索瓦·赫奇耶“浩瀚印象”展览现场,2024年,凤凰中心
接着,我利用人工智能生成了数千张独特的图像,这些图像各具特色,为我的创作带来了源源不断的灵感。我将这些图像巧妙地拼接在一起,创作出了一系列令人叹为观止的艺术作品。这些作品不仅展现了我对艺术的热爱,也体现了人工智能技术在艺术创作中的巨大潜力。
未来,我将继续深入探索人工智能在艺术领域的应用,用生成的数千幅图像创作出更多富有创意和感染力的艺术作品。
▲《抽象 45》吉维尼系列,让·弗朗索瓦·赫奇耶,2024,图片© Jean-François Rauzier
Q:您未来有什么创作计划?可以讲讲是关于什么的吗?
赫奇耶:
我将继续我的旅行征程,用镜头捕捉博物馆、图书馆以及城市的独特魅力。目前,我正忙于威尼斯和马德里的拍摄项目,并计划基于北京城市图书馆和天津图书馆进行创作,这两处都充满了令人惊叹的景象。此外,我还计划踏足日本,深入探索那里的风土人情。
▲ 让·弗朗索瓦·赫奇耶 (Jean-François Rauzier) 拍摄凤凰中心,摄影:周賽蘭,2024年,凤凰中心,©️周賽蘭
在创作方面,我仍然在尝试运用人工智能生成的图像进行创作。目前,我的作品在多个展览中展出,包括诺曼底印象派艺术节上的吉维尼系列,该系列将持续到九月底。不久后,我还将受邀参加安纳西的印象派画展。更为令人兴奋的是,我与雷吉斯·马蒂厄(凡尔赛宫的灯饰公司)达成了联合品牌合作,这将为我的创作带来更多可能性。
同时,我仍致力于一个已启动10多年的大型项目——巴黎之旅。这是一幅高达6米、长达30公里的巴黎巨幅图像,展现了我对这座城市的热爱和执着。尽管尚未完成,但其中的56个精彩片段已经在戴高乐机场T1航站楼展出,并吸引了众多观众的目光,这一展览已经持续了三年。未来,我计划在明年于巴黎举办个人画展,这将是我艺术生涯中的又一重要里程碑。
▲《抽象 29》吉维尼系列,让·弗朗索瓦·赫奇耶,2024,图片© Jean-François Rauzier
关于艺术家
让·弗朗索瓦·赫奇耶
Jean-François Rauzier
摄影艺术家
2002年,数字拼贴艺术的先驱让·弗朗索瓦·赫奇耶(Jean-François Rauzier)提出了革命性的“浩瀚摄影”(Hyperphotography)概念。
他借助长焦镜头,捕捉遗产建筑或城市景观的特写,再将成千上万张快照组合起来,从实景(主要是遗址)中构建出不同的超现实世界。这些不朽的画面深深吸引着我们,它们从无限大到无限小,每一次的视觉呈现都能唤起人们无限的激情。这些被捕捉的建筑或风景获得了非凡的维度,充满了诗意,展示出前所未有的视觉盛宴,而其中也包含着诸多细节。从巴黎的小巷到里约热内卢的遥远海岸,浩瀚摄影以其奇妙的叙事吸引着观众。
他的作品曾在法国凡尔赛的兰比内特博物馆、布洛涅博物馆、瓦斯科伊城堡、Gaîté Lyrique 数字艺术中心、安纳西风景艺术节等地展出。他的作品也曾在包括纽约、伦敦、阿姆斯特丹、巴塞罗那、伊斯坦布尔、里约热内卢、北京等地巡展,并成为巴黎市政厅、Emerige、Léon Grosse、沙特阿拉伯皇家收藏的一部分。
2021年至2022年,他举办了2020年迪拜世博会法国馆的常设展览《乌托邦》(Utopia)。2022年5月2日至7月31日,作为芒恩艺术家和志愿者计划的一部分,他在吉维尼的克劳德·莫内基金会(吉维尼花园)进行了为期3个月的艺术家驻留。自2022年12月起,他的《巴黎歌谣》(The Ballad of Paris)项目中的54件作品在巴黎戴高乐机场1号航站楼展出。
关于策展人
肖戈 Xiao Ge
艺术家、策展人、媒体人
肖戈,出生于艺术世家,曾就读于中国美术学院附中、中央美术学院、法国艾克斯-普罗旺斯美术学院、法国巴黎国立高等美术学院、法国巴黎时装工会高级服装学院、巴黎八大等多所院校,旅法 14 年 于 2009 年归国,现工作、生活于北京。
肖戈具有以人为本的艺术态度,她将东西方文化观融合,在艺术实践中呈现了一种非二元论的开放式观看方式。
作为策展人,她担任第九届上海双年展“中山公园计划”策展人;2013 年第 55 届威尼斯双年展平行展“大运河”策展人,以艺术之举推动中国大运河成功申遗;2019 年,与乔纳斯·斯坦普(Jonas Stampe)成立策展组合,策划 CHAO 艺术中心年度大展“观看之道”;2020 年,策划“从屏幕到观念—50 年的历史”“当速度成为形式—在屏幕里生活”艺术展等。
(凤凰艺术 北京报道 摄像/张红涛 剪辑/李广楠 编辑/dbk 责编/dbk 索菲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