担当与责任并举 双汇做有温度的行业领军企业

双汇,大家都不陌生,尤其是双汇火腿肠,成为了我们快速获取美味的最优解。近期,双汇第三工业园成功签约,双汇将围绕“一顿饭、一桌菜” 开发中华菜肴进家庭、上餐桌产品,满足市场需求的同时,也将为广大消费者带来福祉。

双汇的前身是1958年建厂的漯河肉联厂,双汇品牌创立于1989年,经过30余年的快速发展,在2021年品牌价值达到738.46亿元,双汇和母公司万洲国际双双进入中国500强和世界500强。

产业引领 成就世界领先的肉类服务商

作为从河南地级市漯河走向世界的中国品牌,双汇的成功,不仅得益于其开阔的全球视野,更是专注于“杀猪卖肉”这一件事,不断推进产业升级,技术迭代。

早在1992年,经过对市场的深入考察和研究,双汇拿出全部家当“all in”火腿肠项目,一次性从日本、德国,瑞士引进了10条先进的火腿肠生产线,一年时间就让“双汇”跻身国内前三强。

如今,双汇投资了7亿多元对生猪屠宰分割联合加工项目和肉制品加工项目进行了技术改造。

伊利引进了丹麦、荷兰自动化生产线,关键工序通过机器人实现了雕肛、去头、劈半,去皮膘等自动化操作,并采用更加人性化的二氧化碳致昏工艺确保动物福利。

在肉制品加工中,双汇与中科院沈阳自动化研究所联合定向开发,引入了原料一体化处理、辅料自动供应、盐水配置、结扎机自动上料、火腿肠自动摆篦、自动杀菌、产品包装、自动入出库、MES生产管理九大智能模块,实现了肉制品的集约化、自动化,智能化生产。

而这两个项目的投产,也确保了双汇在肉类加工业中的领先地位。

高筑安全墙 落实“产品质量无小事”

30多年的苦心经营,双汇逐步成长为具有行业乃至世界影响力的中国肉类品牌。

在双汇人的眼里,消费者的安全与健康高于一切,双汇品牌形象和信誉高于一切。所以,双汇构建了“预防为主、风险管理、全员参与、全程控制”的食品安全内控体系,落实“产品质量无小事,食品安全大如天”。

双汇率先导入ISO9001、HACCP、ISO22000等管理体系,建立了覆盖产、供、销各环节的十大标准化内控体系,其中涉及产品质量安全管理的文件有200多份。

先进的检测技术也是双汇保障食品安全的有力抓手。双汇在漯河总部设立一个检测中心,在全国设立29个检测室,投资1.2亿元购进飞行时间质谱仪、气质联用仪等先进的检测仪器设施3000多台/套,全面开展理化、微生物、兽药残留、重金属、违禁物质、真菌毒素,转基因等876个项目的检测,出厂产品批批检测,合格后出厂。

另外,双汇对产业链全过程实施信息化管控,确保顺向可追踪、逆向可溯源、过程可控制,责任可追究,并通过有效追溯做到了原辅材料使用清晰、过程管控清晰、时间节点清晰、设备运行清晰、检验情况清晰,产品流向清晰。

双汇坚持“开放式办厂、透明化办企业”,关键控制点视频监控与市场监管部门联网,自觉接受社会各界的监督。

严格系统的控制,不断高筑的食品安全防火墙,也让双汇产品的质量和信誉获得了消费者广泛认可。

饮水思源 积极践行企业社会责任

作为从漯河成长起来的我国最大的猪肉食品加工企业、农业产业化国家重点龙头企业,双汇坚持围绕“农”字做文章,积极参与慈善公益事业。

目前,双汇在全国六大区域建设有30家现代化肉类加工基地,每年可消化1500万头生猪、10亿只肉鸡、转化粮食800万吨,带动300万农户从事与双汇相关的养殖、种植业,有力促进了农业结构调整、农民增收和农村经济发展,充分体现了一个大企业的社会责任。

在精准扶贫、脱贫攻坚上,双汇也体现出一个农业产业化龙头企业的担当。

双汇帮助漯河市老窝镇古同村建设果蔬大棚,展集体经济,带动贫困群众脱贫;配合河南省叶县人民政府开展叶县种养结合项目,发展乡村生态旅游;联合政府、银行实施产融结合,帮助舞阳县1366户贫困户开展肉鸡养殖脱贫;捐助800多万元对咸阳北五县实施精准扶贫。

当河南在2021年7月遭遇洪涝灾害时,双汇第一时间捐赠了1500万元现金和52000多箱肉类制品,与家乡人民一起守望相助,共克时艰;当新冠疫情开始蔓延,双汇捐赠了价值1900多万元的紧缺物资驰援……

一次次的慷慨解囊,一次次有温度的奉献,也让双汇荣获了“中华慈善奖”、“新冠肺炎疫情防控捐赠突出贡献奖”、“慈善功勋企业”等荣誉。

显然,对于一个立志于“做世界领先的肉类服务商,缔造百年双汇”的民族企业来说,这些褒奖并不是最重要的。在接下来的几十年里,双汇需要充分发挥食品全产业链龙头的引领作用,不仅为漯河建设现代化食品名城、实现经济高质量发展贡献自己的力量,更要扛起民族品牌的大旗,做世界领先的肉类服务商。

打开APP阅读更多精彩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