85后体操奥运冠军退役,回家当奶爸,转型打网球,段子不离口:体坛“郭德纲”实锤

运动员的人生节奏和普通人迥然不同。

他们大多从少年时便开始发力与冲刺,其中绝对努力和相对幸运的那部分,既在二十出头的年纪走向万众瞩目的巅峰,又在而立之年暗淡下去。

冠军退役以后会过着什么样的生活?

结束运动职业生涯后,等待他们的会是怎样的人生下半场?

带着这种好奇,我们和继李小鹏之后,中国体操队第二位实现双杠大满贯的选手——2012伦敦奥运会体操冠军冯喆聊了聊。

作为一个85后,冯喆身上天然带着“斜杠青年”的气质。

不仅把极具难度的双杠玩到了极致,还一度凭借幽默实力被称为体坛“郭德纲”。

不为多数人所知的是,如今的他已经“跨界”成为了网球运动中心主任。

退役后,冯喆选择回到自己的家乡成都,进了体制、结婚生子、管理球队…

演绎冠军之外,更多样的人生角色。

不同于转型为明星或商人的诸多典范,冯喆并没有试图跳进另一个光环中,而是将自己的退役人生,活成了另一个样本。

01

天生的“段子手”

初见冯喆的那天,他穿着卫衣,脚踏一双运动鞋,坐下时背挺得笔直,双手十指交叉端放在桌子上,眼睛真诚又直率地注视我们,仿佛在说:来吧,你们有什么问题要问我。

那一瞬间,曾经赛场上青涩而活泼的“小胖”冯喆和如今举止更显成熟的“冯主任”这两种身份似乎重叠交织,令人有些恍惚。

“你最近是不是瘦了一些?和前些天在微博分享的视频里看着不一样了。”

“最近社交恐惧症犯了,晚上溜了一些饭局。加上我知道自己一吃就胖,在家稍微控制了一下,身材就会稍微好一点。”

坚持运动、保持身材的冯喆

冯喆说话时总是带着一种狡猾的幽默:

面无表情地抛梗,令人分不清他是认真还是调侃。

直到对面的人猛然懂了他的冷笑话,才会把故意紧绷的神情放松下来,嘴角扬起。

这种习惯逗乐的松弛感,似乎是与生俱来的。

曾在体操队的时候,他就是队里的开心果,每次训练前的闲暇时刻,他一定会准备几个段子给大家讲,打破凝重和枯燥的气氛。

日本世锦赛,冯喆与队友合影,冯喆(右三),邹凯(右二)

中国运动员大多都比较内敛,不善交谈,所有的劲儿都憋在肚子里,用在赛场上。

但冯喆显然是个例外,他从小便好动,也喜欢表达。

走上运动员的职业道路,也是阴差阳错中某种冥冥之间的必然。

02

误打误撞

开启的体操生涯

1991年,三岁半的冯喆就读于成都一所幼儿园,调皮捣蛋的他让老师非常头疼,父亲借机把冯喆送到了少儿业余体校的新苗体育幼儿园。

从那时起,冯喆便懵懵懂懂开始学习体操。

其他孩子叫苦不迭的时候,冯喆却乐在其中。

一方面,枯燥的练习成为他释放过剩能量的通道;

另一方面,冯喆的身体素质好、悟性强,深受教练喜爱,体操房似乎是他唯一能够得到表扬的地方。

少年时期的冯喆

体操是一项特殊的运动项目,选手能完成的动作难度往往与身高、体重密切相关,因此在竞技领域,身高较矮,体重较轻的选手更具优势。

当教练确认过冯喆父母的身高不高后,更加认为他是个练体操的好苗子。

从此,随着训练、比赛、获奖逐渐铺陈开,冯喆正式走上了职业运动选手的道路,如是度过了自己的前半生:

1994—1999年,在成都市少年儿童业余体育学校男子体操队开启专项训练;

1999年入选四川省体操队;

2004年进入国家队;

2006年,获得世界杯上海站双杠冠军;

2007年,获世界杯巴黎站双杠冠军、上海站跳马、双杠双冠军;

2012年,获伦敦奥运会男子双杠冠军、男子团体冠军。

冯喆早年间参赛获奖

再回忆起2012年在伦敦北格林威治体育馆的那场惊心动魄的比赛,冯喆的表情与当初站在领奖台上如出一辙,依然淡淡的, 他把那次金牌归功于教练,也归结为“运气”。

早在7月28日的体操男子资格赛第一场双杠项目上,冯喆便出现了和东京世锦赛单项决赛上一模一样的失误。

屏息凝神之际,留给他反应的时间只有零点几秒。

好在他及时进行了补救,最终动作的全部难度依然获得了裁判认可。

这种小小的插曲像是老天开的玩笑,不断挑战着他的心理素质。

决赛的那天,冯喆出色地完成了三个两周空翻,而后的大回环后屈两周挂臂高度充足,提皮尔特和分腿前空翻游刃有余,整体动作难度达到7.0,凭借15.966的高分摘下金牌。

伦敦奥运会,冯喆获得男子双杠冠军

从此,也成为继李小鹏之后,中国体操队第二位实现集奥运会、世锦赛和世界杯冠军于一身的“双杠大满贯”得主。

只有冯喆知道自己其实是险胜,“中间的一个动作完成时明显感觉到力量不够,差一点 点就掉下了双杠”。

“如果我当时没有扭转情形,我的金牌是没有的”

直到如今,很多夜晚入睡前,这个“生死瞬间”都会时不时猛地击中他,吓出一身冷汗。

比起“十年磨一剑”,冯喆更愿意用“有运更有命”来形容自己。

03

人生下半场

训练的这些年,伤病如影随形。

冯喆在伦敦之前,先后经历过手腕骨裂、肩部拉伤、带状疱疹、跟腱拉伤……拿到伦敦的奥运冠军,很大程度上已经是一种圆满。

普通人很难设身处地理解运动员所经历的一切,所以当2017年突然传出冯喆已经悄然退役的消息时,网友都纷纷表示惋惜和不理解。

对冯喆来说,退役,若不是“不得不”,他绝不。

只是竞技体育,你永远都无法判断明天会发生什么。

冯喆参加训练

如今,冯喆摇身一变,作为四川体育职业学院网球运动管理中心的主任,迎来了自己的人生下半场。

很难想象,曾一度靠微博段子爆红出圈,被誉为体坛“郭德纲”的冯喆,

并没有紧握当时的流量,顺势进娱乐圈“再就业”,也没有贩卖奥运冠军的头衔、快速积累身家,跻身商界。

冯喆参与综艺节目录制

其实冯喆曾经陆续参加过一些综艺节目,但参加后才发现并不适合自己。

为了解释清楚,他调侃着举了个很“小胖风”的例子:“不是有人说,在没有找到同性的真爱之前,人们都以为自己是异性恋吗?”

与我们眼神交汇后,他开始正经起来。

“其实每个行业都很累,每个人的承受点也不一样。

一期40分钟的综艺节目光是录制就没有低于6个小时的,最多时候超过12个小时的也有。

而且节目涉及到多人的配合,对习惯单打独斗的我而言,其实很难适应。”

各条道路都挤满了前辈们,而冯喆只想走自己的路。

冯喆参与公开活动

尽管进了体制,成为“冯主任”,每天要开大大小小的会,要去各个地方指导分享,要管理50多个人,但他觉得没有离开自己喜欢的体育事业,但又多了些挑战。

比如站在管理的角度,他更能体会和自己“相爱相杀”的王红卫教练当初是如何付出。

如今冯喆依然和王导保持着密切的联系。他会时不时参加网球比赛,每次赛前的那个电话,总是打给王导。

冯喆显然不是一个善于表达情感的人,但他也有表达敬爱的独特方式,比如在他微博的段子中,王导总是主角。

冯喆夺冠后和教练王导紧紧拥抱

冯喆现在最喜欢的运动是高尔夫球和网球,其余时候也会去滑雪、参加铁人三项、学习射击。

我们好奇,不背负比赛的压力,他是不是会更享受运动本身带来的自由和乐趣。

但冯喆摇摇头,运动员很难摆脱竞技的心态。哪怕尝试新的体育项目,他也会想要时刻给自己设定目标和门槛,快速实现突破。

虽然打得不好,但透过于此,他似乎更加理解到在某一项运动中走上巅峰,并不是靠天赋。

“一周只练一次还能成功的才叫天才,而我们过去一周六天都是在馆里训练的”。

冯喆喜欢尝试新的运动方式,比如滑雪

除了工作,冯喆如今更多的时间留给了家人。

2019年,他在微博宣布得女,迎来了生命中的小天使“朱鼓励”。她有着白皙的皮肤,大眼睛、长睫毛,一头小卷发,像极了洋娃娃。

关于女儿的未来,冯喆默默在心里设想过很多。

想来想去,他还是带着“私心”,希望能通过运动来和女儿交流,一起经历挫败、一起分析失误,然后共同成长。

他想去承担起更多父亲这个角色的责任,而不是只做一个“物质上的爸爸”。

稍稍感性一些后,冯喆很快又“不着调”起来。

如今刚两岁多的朱鼓励已经开始在托育班里学习一些简单的体操动作,他希望小孩子从小就要经历一些磕磕绊绊,

“甚至我还会给她增加一些困难,看她摔倒,让她知道人生到处都是坑。”

冯喆与女儿朱鼓励

如今的冯喆,低调得像是一个学校里普通的体育老师。

汗泪、比赛、金牌、名誉好像已经是上个世纪的事了,但过往的一切,又时刻滋养着他,影响着他。

他很喜欢如今的生活,喝喝酒,吃吃火锅,带带娃,像个普通公务员一样上上班,一不小心,可能还能推动家乡体育事业的小小发展。

这是一种契合于他本性的,更加广义的自由。

生活中的冯喆

当被问到是否如今还会经常回味站在最高领奖台,真实触摸金牌的那充满荣光的一刻时,冯喆毫不犹豫地回答道:

人生需回头,莫回头,往前看,向后转。

打开APP阅读更多精彩内容